稳消费需要从哪里发力?

2022-11-30 16:57:44   来源:南国今报

10月中国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再次出现负增长(-0.5%)。无论是从扩大内需战略还是从逆周期政策的维度,稳消费都是当务之急、重中之重。

遗憾的是,各界在发力稳消费的战略重要性和政策措施方面,还没有形成共识。年初以来,一些学者写了很多文章呼吁扩大投资,认为中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还是投资驱动;认为通过扩大基建投资来稳增长,不但见效最快,而且政府好把控;认为投资既能形成供给,又能扩大需求;认为消费是内生变量,稳消费没有政策抓手,给老百姓发钱是“打水漂”,等等。

这些陈旧过时的观点,造成我们在扩大投资方面力度过大、投资过剩,而在稳消费方面,几乎没有预算安排,也缺乏决策共识。比如,在政府层面,如果是稳投资的决策,几万亿、十几万亿的基建投资毫无障碍;在部委层面,有一套成熟的稳投资机制,从做预算到确定重点领域、审批项目、上项目都没问题;在地方,几乎所有的稳增长动作都是围绕着基建投资和招商引资展开的,而稳消费则缺乏有力支撑。


(资料图片)

当然,除了决策观念,稳投资背后还有很多利益主体的推动,比如地方融资平台、城投城建公司、建筑施工企业等等,都希望搞投资,有一整套的利益驱动机制。

1

为什么说稳消费如此重要呢?

因为我国的经济增长结构早已悄然转变了,不再是过去20年快速城镇化、快速工业化需要大搞投资的阶段了,该建的楼都建好了,该修的路都通车了,这个时候房地产和基建投资已经基本饱和,跟10年前、20年前搞投资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一样了。

事实上,过度投资早已扭曲我们的经济增长和财政支出结构了。以2021年为例,中国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是55万亿人民币,同期GDP的总额是114万亿,投资占比高达48%。这个比例在其他国家和地区是多少呢?不论是美国、欧洲、澳大利亚、日本,他们每年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占GDP的比重都是20%左右。发展中国家,如印度,其基础设施比我们落后、搞基建的迫切性应该比我们强,但印度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比重也只有27%。

固定资产投资的不合理增长,不仅长期挤占消费,而且已经形成了非常低的微观效益。比如说去年我们的高速公路收支差额7000多亿人民币,高速铁路也是亏损的,2000个特色小镇,80%都是严重亏损的。

从乘数效应来看,投资的乘数效应也远远小于消费乘数。早在2014年,中国北方的一个省份就出现了一年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超过那个省GDP的情况,这个情况持续了三年以后,到2017年不公布这个数据了,所以我们也没办法继续研究。

为什么这个省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会超过GDP?就说明一块钱的固定资产投资下去,还产生不了一块钱的GDP,乘数效应小于1。

有学者的研究表明,如果一块钱的财政资金用来稳消费,在城镇的乘数效应是3以上,在农村是5以上,为什么不把宝贵的财政资金用来稳消费?

过去两年,我们扩张投资的工作越来越难,虽然中央有预算、有专项债额度,但是地方没项目,落实不下去。所以靠投资驱动来稳增长的结果,反而使经济下行压力越来越大。

2023年的经济工作重心应该是放在稳消费,还是稳投资?如果明年我们还是按照之前的决策惯性去扩张投资,或者打着新基建的旗号继续把宝贵的财政资金用来扩张无效和低效投资,就会继续扭曲经济结构,加大经济下行压力。

2

如何稳消费?稳消费一定要从收入端发力,而不是从生产端发力。

为什么呢?消费等于居民可支配的收入乘以消费倾向,消费本身就是收入的函数,是边际消费倾向的函数。如果居民可支配收入下降了,那消费增长肯定无法提振。

所以稳消费核心的核心,就是提高居民收入。那怎么提高居民收入呢?提高当期收入,给大家发消费券或者是发钱。

也许发消费券的效果比发钱好一些,无论如何,只要在收入端发力,就没有错。当然,提高财产性收入也行,比如说股市繁荣起来,有了财富效应,消费也会增加——总之,必须立竿见影地提高大家的收入,不论是薪资性收入,还是一次性收入,还是财产性收入,只有居民可支配收入上涨了,消费才能增长,否则谈稳消费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非常遗憾的是,部分决策部门即便认识到稳消费是重中之重以后,还是舍不得给居民发钱、发消费券,他们认为发钱、发消费券就是“打水漂”了,既没有像稳投资那样有楼宇、道路这样的政绩工程,也不放心老百姓会怎么花。所以,即便安排了稳消费的预算,也千方百计地用到生产端,比如,舍不得给居民发钱,而是把稳消费的资金用来给某些消费类产品补贴——结果,就是打着稳消费的旗号来促生产,促生产跟搞投资一样,会进一步加剧产品供给过剩,加大需求不足的压力,结果必然放大经济下行压力!

所以既然要稳消费,就必须放弃那些华而不实的假动作,老老实实从收入端去发力,实实在在给大家发点钱、发消费券,或促进提高财产性收入等,这才能立竿见影。

3

欧洲美国在2020年以来稳消费效果显著,一个办法是发钱,另一个办法就是降息;发钱是增加收入,降息是提高消费倾向。

一个人或一个家庭的收入,自然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存起来形成储蓄,一部分用来消费;储蓄增加了,消费必然就降低。居民储蓄必然跟利率相关,所以欧美2020年面临经济下滑,把利率降到零,降到负利率,消费就很旺盛。

我们为什么就不能降息呢?多降一点又如何?疫情三年,利率本来就是社会平均利润率的一部分,疫情三年中国经济下行压力这么大、全社会平均利润率大幅下降,我们的利率甚至连0.25%、0.5%都不敢降。为什么不敢降息?这也是长期以来的陈旧决策观念的影响。

比如说怕降息造成房价上涨,一降息房地产有了泡沫怎么办?所以为了防止房地产有泡沫不敢降;

又比如,降息还担心造成股市泡沫,股市要涨了以后有泡沫,然后再跌下来怎么办?所以为了防止股市出现泡沫而不敢降息;

又比如,担心降息后物价起来怎么办?有通货膨胀怎么办?所以为了防止物价上涨不敢降息;

再比如,降息以后,人民币汇率要贬值了怎么办?国际影响不好怎么办?所以稳定人民币汇率不敢降息。

这些担心对不对呢?都是对的。货币政策有多重目标,既要保持经济增长,同时也要稳物价、稳资本市场、稳房价、稳汇率。

问题是,中国的房地产还需要防止泡沫吗?现在主要矛盾是防止房地产价格下跌造成系统性风险的扩散,还是防止房地产泡沫?

另外,中国的股市还有泡沫吗?十年都没涨了,很多公司股价都跌到了历史以来的新低。这种情况下还为了怕股市涨就不降息吗?

还有,中国的PPI从10月份都变成负增长了(-1.3%),那是工业通缩,我们没有严重的通货膨胀。欧洲美国有严重的通货膨胀,他们吃通胀的药;我们经济下行,自然应该吃经济下行的药,吃通缩的药,不能因为人家通胀了以后,我们跟着人家吃药,而是谁生病,谁吃药,生什么病吃什么药,所以我们不能吃错药。从物价的角度,中国现在也应该降息。

从人民币汇率的角度来讲,现在美元升值告一段落,美元加息放缓了,人民币现在没有贬值压力了,慢慢在回升,也不应该成为不降息的理由或借口。退一步,就算人民币汇率再贬一贬值,还有利于出口呢。

一个开放型大国的经济决策,跟新加坡的开放型小国决策能一样吗?新加坡这样的小国开放模型,汇率很重要,而中国这样的大国开放模型下,汇率只跟对外经济部门有关,而利率关系到千家万户、每一个企业和经济的方方面面,所以降息无需太多顾忌汇率变化。

总之,面对消费低迷、不断放大的经济下行压力,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讲,中国现在都应该降息以促消费、促民间投资。提高居民消费倾向、稳消费的立竿见影的办法,除了提高收入,就是要全面降息。

4

最后,任何消费都需要特定的消费场景,因此,放开消费场景的管制和约束,对于稳消费也非常重要。

没有消费场景或消费场景受限,不但很多接触类消费会消失,而且非接触类消费也会受到影响。最近已经出台了优化疫情防控的20条意见,强调要科学精准防控,不能搞一刀切,更不能层层加码。我们期待着未来各地的疫情防控会更加科学、精准,对消费活动的场景限制影响会越来越少,这也会有利于释放消费潜力。

总之,只有从根本上认识到消费的重要性,从收入端、利率端、场景端等三个方面同时发力,中国经济才能迅速扭转下行趋势,早日触底回升,开启一轮新的增长。

(作者为万博新经济研究院院长)

标签: 基建投资 固定资产 投资总额 通货膨胀 立竿见影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阅读

稳消费需要从哪里发力?

要闻

10月中国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再次出现负增长(-0 5%)。无论是从扩大内需战略还是从逆周期政策的维度,稳消费都是当务之急、重中之重。遗憾的是,

2022-11-30

全球速递!“稳地产”加码,需要关注什么?

要闻

报告正文1 “稳地产”有何措施?从稳供给到稳需求,再到“供需齐发力”地产延续低迷,央地密集出台调控措施,政策导向从“纠偏供给”到“稳需

2022-11-30

焦点热门:特斯拉降价,福特、奔驰紧随其后

要闻

最近几年,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经成为了当前市场最火热的赛道,在特斯拉、“蔚小理”等一众新能源汽车的带领下,新能源汽车市场可谓是高歌猛进,

2022-11-30

环球观热点:杨德龙:2023年A股和港股有望

要闻

11月29日,沪深两市出现大幅反弹的走势,银行、地产、消费和旅游等板块均出现大幅上涨,市场信心为之一振,改变了之前一周连续调整的走势。近

2022-11-30

天天微头条丨10年期国债会到3.0%吗?

要闻

债券市场面临“弱现实+强预期”的环境仍然没有改变,中期维度债券市场运行的底层逻辑已经有所转变,3 0%是今年年底到明年一季度债券市场的方向

2022-11-30

稳消费需要从哪里发力?

要闻

10月中国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再次出现负增长(-0 5%)。无论是从扩大内需战略还是从逆周期政策的维度,稳消费都是当务之急、重中之重。遗憾的是,

2022-11-30

全球速递!“稳地产”加码,需要关注什么?

要闻

报告正文1 “稳地产”有何措施?从稳供给到稳需求,再到“供需齐发力”地产延续低迷,央地密集出台调控措施,政策导向从“纠偏供给”到“稳需

2022-11-30

焦点热门:特斯拉降价,福特、奔驰紧随其后,新能源汽车未来价格如何?

要闻

最近几年,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经成为了当前市场最火热的赛道,在特斯拉、“蔚小理”等一众新能源汽车的带领下,新能源汽车市场可谓是高歌猛进,

2022-11-30

环球观热点:杨德龙:2023年A股和港股有望迎来结构性牛市

要闻

11月29日,沪深两市出现大幅反弹的走势,银行、地产、消费和旅游等板块均出现大幅上涨,市场信心为之一振,改变了之前一周连续调整的走势。近

2022-11-30

天天微头条丨10年期国债会到3.0%吗?

要闻

债券市场面临“弱现实+强预期”的环境仍然没有改变,中期维度债券市场运行的底层逻辑已经有所转变,3 0%是今年年底到明年一季度债券市场的方向

2022-11-30

今日报丨中国软件商机的“金角银边草肚皮”

要闻

在中国,做软件是当今最时髦的事情,但做软件早已不仅仅是商业,而已经上升为一门艺术;早已经不是真正搞软件的人独占的地盘,而是融入房地产

2022-11-30

天天动态:收盘|三大股指小幅收红 北向资金尾盘大幅进场扫货

要闻

11月30日,三大指数尾盘快速拉升翻红。截至收盘,沪指涨0 05%,月内累涨8 91%;深成指涨0 18%,月内累涨6 84%;创业板指涨0 24%,月内累涨3

2022-11-30

焦点信息:上海董家渡“明星项目”易主,融创中国继续割肉纾困

要闻

融创中国(01918 HK)最近动作频频,不仅要刊发推迟许久的年报,项目出售也有了新进展。11月30日,企查查信息显示,泛海建设控股有限公司发生

2022-11-30

当前热点-三季度新兴市场总体债务水平有所下降 仍须警惕债务压力

要闻

国际金融协会日前发布的报告显示,第三季度全球债务规模减少6.4万亿美元,降至290万亿美元,新兴市场的总体债务水平也有所下降。不过,

2022-11-30

高致病性禽流感肆虐 韩国将排查全国所有家禽养殖场

要闻

近期,韩国多地接连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并呈扩散趋势。10月末到11月初,禽流感主要集中在中部忠清北道一带,但从11月中旬开始,疫情逐

2022-11-30

遇见旗袍是于万千人群中的惊鸿一瞥 沿途洒满了爱的芬芳

旗袍,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虽然其定义和产生的时间至今还存有诸多争议,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服饰文化

北京市电影院有序恢复开放 周五预售部分场次已满座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发布《北京市电影局关于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有序推进电影院恢复开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风险地区影院,可于7月24日

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 第46届武汉渡江节因长江水位过高取消

武汉7·16渡江节组委会14日发布公告,由于长江武汉关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规定取消2020年第46届武汉7·16渡江节。受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

“非遗”普及受众最看重“动手”参观大师工作室非常享受

过去一段时间,国家级非遗项目灰塑传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陈家祠等工作现场,向身边那些带着好奇目光的人们讲解灰塑的种种技术细节:草根灰、

璧山冷酒夜市 丰富市民夜间文旅活动

7月13日,位于璧山区南门唐城夜市街区的璧山冷酒夜市开街。这是璧山区打造夜间经济消费载体、培育夜间经济活动品牌的举措之一。璧山市民一

年内两市超过500家上市公司完成回购 累计回购金额超332亿元

近期A股市场持续震荡,不少上市公司或其重要股东推出回购、增持计划,用真金白银力挺股价。记者根据同花顺数据统计,今年以来,两市超过500

持续发力补链强链加大研发抢占市场 渝企跑出“加速度”

玥湖路渝快电充换电站 一辆新能源汽车,离不开研发、动力、配套等多个环节。作为汽车制造重镇,重庆在这些环节的多个板块上,正在加速奔跑

重启上市公司资本运作 康佳集团去年半导体业务营业收入为3.22亿元

近日,康佳集团正式对外发布2021年年度业绩报告。2021年,康佳集团实现全年营收491 07亿元,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为9 05亿元,同比增长89 5

伟禄集团连续6年增长 去年营收同比增长37.5%

深港通标的之一的深圳企业伟禄集团近日公布2021年业绩。财报数据显示,伟禄集团全年营业收入11 95亿港元,同比增长37 5%,连续6年稳步增长;

龙头企业去年净利倍增 整个行业营收规模有望创造历史新高位

近日,面板龙头TCL科技、京东方分别发布2021年度业绩快报,两家企业去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增长129 3%、412 86%,实现超过百亿

深圳国企全力为市民 守好“菜篮子”“米袋子”保障量足价稳

疫情防控形势下,民生物资供应是否充足成为市民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连日来,深农集团、深粮控股等企业,充分发挥国企担当,全力为深圳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