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多项高频指标纷纷回暖,表明因疫情放缓的城市脚步已再次加快,各地企业复工复产不断推进,经营活力正在稳步恢复。
(资料图)
国家信息中心通过对企业登记注册、招中标、人流量、线上消费、工程机械运行等20余种、3.91亿条高频数据监测分析显示,受风高浪急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疫情新发多发等因素影响,去年四季度以来我国经济恢复有所放缓,但总体上看2022年我国经济经受住了各种超预期冲击因素的影响,展现出强大的韧性、潜力和活力。
国家信息中心大数据发展部大数据分析处处长杨道玲表示,随着疫情防控政策加快优化调整,各项稳增长举措持续落地赋能,预计今年市场信心将稳步修复回升,经济发展内生动能有望回稳走强,推动我国经济趋暖趋好。
投资韧性持续凸显
投资方面,高频数据监测分析发现,一方面,作为投资先导指标的工程项目中标数量保持较快增长。对全国投资项目中标数据监测分析显示,2022年以来,工程项目中标量总体较快增长,全年同比增速达到57.7%的较高水平;从第四季度看,10月中标量增速虽有所下滑,但此后快速回升,12月反弹至63.2%,显示出增长势头依然强劲。
另一方面,工程建设相关行业稳步回暖。数据显示,2022年4月以来,国内各类工程机械总销量同比降幅不断收窄,11月降幅为4%,较4月收窄38.3个百分点。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挖掘机销量去年11月份已实现同比正增长,增速为2.7%,较3月的低点提升66.3个百分点,回暖势头明显;同时,反映水泥生产情况的磨机运转率也呈现降幅波动收窄态势,12月降幅较4月份的低点收窄32.1个百分点。
杨道玲分析,综合考虑今年政策支撑力度加大、市场信心回暖以及优化疫情防控措施等有利因素,预计2023年投资内生增长动力将持续强化,投资韧性继续凸显,在稳定经济大盘中将发挥更加关键性作用。
杨道玲表示,充分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特别是促进重大工程项目投资尽快落地实施,是拉动就业、扩大消费、提振市场信心的重要抓手,也是加强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保持经济在合理区间平稳运行的重要举措。今年投资方面仍需持续精准发力,要聚焦重点领域和国家重大战略,因地制宜积极做好项目选取和储备,同时要健全投资项目融资机制,充分发挥重大项目牵引和政府投资的杠杆作用,撬动更多社会资金广泛参与,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进入2023年,稳投资依然是稳增长的重要抓手。发改委副主任赵辰昕日前在接受央媒采访时表示,在投资方面,今年重点是要通过政府投资和政策激励有效带动全社会投资,形成储备一批、建设一批、竣工一批的良性循环。打好投资政策“组合拳”,进一步优化调整中央预算内投资结构,集中力量办好国家层面的大事、难事、急事。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告诉第一财经,受高基数影响,2023年基建投资增速可能小幅回落至8%左右,但2022年至2023年两年平均增速可达10%左右。当前基建仍有补短板空间,同时部分地方政府专项债额度已提前下达,预计2023年财政政策将靠前发力,助力基建投资。
消费热度正稳步复苏
去年12月以来,全国多地陆续经受疫情冲击,消费活力受到不同程度影响。随着各地疫情先后达峰过峰,多地正积极有序助力复工复产,推动城市活力加快恢复,多项高频指标显示我国当前消费热度正稳步复苏。
国家信息中心基于全国18个城市地铁人流量数据构建的地铁人流热度指数显示,去年12月以来我国地铁人流热度先降后升,目前指数达61.4,较12月低点大幅回升36.5个点。
国家信息中心通过追踪全国83城232个重点商圈人流量数据,构建了线下商圈消费热度指数,发现去年12月该指数也呈现先降后升走势,目前已达96.6,较12月低点提升28.7个点,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重点城市在内的全部83个城市指数均已企稳回升,商场往日热闹繁华的景象正加快回归。
分行业看,生活服务业消费正加快回暖。生活服务业商户既是经济社会运行的毛细血管 ,也是 “烟火气”的主要来源。基于餐饮、住宿、休闲娱乐等生活服务类商户订单数据构建的生活服务业消费热度指数近期也持续恢复,截至1月2日为98.1,较去年12月低点提升4.0个点,这表明生活服务消费正在加快“热起来”,特别是旅游业消费热度指数提升45.7个点,恢复势头强劲。
此外,商务部发布的最新数据表示,元旦假期,热点商品销售稳步增长。在节日氛围和各类促销活动带动下,居民基本生活消费平稳增长,年货、日用品等商品需求升温。元旦假期,商务部重点监测零售企业的粮油食品、饮料、日用品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11.3%、10.2%和2.6%。
服务消费呈现恢复态势,各地餐饮门店陆续恢复堂食,餐饮企业线上线下多渠道销售,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冰雪消费持续升温,丰富多彩的跨年活动受到青睐。跨省游、长途游需求明显增长,热门旅游目的地酒店住宿率和预订率持续提高。机构数据显示,元旦三天电影票房突破5.5亿元,全国影院营业率达到85%,创10个月以来新高。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束珏婷表示,目前正值“两节”消费旺季,随着疫情防控措施不断优化,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和线下消费场景加快恢复,居民消费热情正在回归。综合来看,国内消费需求将逐步释放,消费总体有望保持稳步恢复态势。
杨道玲表示,但同时也要看到,在经济下行压力和疫情反复冲击之下居民消费信心和消费意愿修复仍然需要时间。下一步要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采取更加强有力措施,增强消费能力,改善消费条件,增加消费场景,着力消除制约居民消费的不利因素,使消费潜力充分释放出来。
野村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陆挺也认为,本轮疫情消退之后,消费的反弹是必然的,但还要谨慎预估消费反弹的幅度。他分析,中国居民经历了三年疫情,除个别几个季度之外,封控对诸如旅游、交通和餐饮等服务业造成了很大的冲击,不少家庭的收入锐减,储蓄被大量消耗。同时又因为股市低迷,房地产行业萎缩,不少地方房价下跌,理财产品收益下降乃至爆雷,很多家庭的资产负债表恶化。
陆挺表示,对于处于真正后疫情时代的2023年而言,恢复国内民众和国际投资者对中国经济的信心是当务之急,是经济可持续复苏的关键。封控解除和重新打开国门之后,中国政府应该积极向全球释放其坚定推进市场化改革和对外开放的决心,稳定各界的预期,告别疫情下的紧急状态,尊重法治,积极改善拓展中国和其他国家的关系,将经济发展重新纳入正常的轨道。
过去一年全球股市和债市的波动,给各国主权财富基金管理带来不小的压力。近日,全球主权财富基金数据平台GlobalSWF最新年度报告显示,2022年全
不知不觉间,2021年公募基金冠军崔宸龙又“杀回来了”。他旗下的前海开源公用事业股票开年以来收益达到了7 39%,在865只同类基金中位居第10名
继推出助力科创中心建设方案后,上海又发布了绿色金融行动方案。1月9日,第一财经记者获悉,上海银保监局等八部门联合印发《上海银行业保险业
1月9日晚间,全聚德发布公告称,近期,公司就股票交易异常波动的相关事项开展了相关核查工作。鉴于相关核查工作已完成,经公司申请,公司股票
过去一年全球股市和债市的波动,给各国主权财富基金管理带来不小的压力。近日,全球主权财富基金数据平台GlobalSWF最新年度报告显示,2022年全
不知不觉间,2021年公募基金冠军崔宸龙又“杀回来了”。他旗下的前海开源公用事业股票开年以来收益达到了7 39%,在865只同类基金中位居第10名
继推出助力科创中心建设方案后,上海又发布了绿色金融行动方案。1月9日,第一财经记者获悉,上海银保监局等八部门联合印发《上海银行业保险业
1月9日晚间,全聚德发布公告称,近期,公司就股票交易异常波动的相关事项开展了相关核查工作。鉴于相关核查工作已完成,经公司申请,公司股票
盘后数据显示,1月9日龙虎榜中,共24只个股出现了机构的身影,有11只股票呈现机构净买入,13只股票呈现机构净卖出。机构净买入前三的股票分别
1月9日,统计数据显示北向资金合计净买入77 00亿元,其中沪股通净买入47 23亿元,深股通净买入29 77亿元。前十大成交股中,净买入额居前三的是
德业股份1月9日晚间公告,公司预计2022年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4 5亿元到15 5亿元,同比增加150 62%到167 91%。公告称,报告期内
当前我国票据市场发展取得了可喜成绩,票据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广度和深度均得到了持续较快发展,票据的功能、效率和安全性都有了质的飞跃。同
2022年,大空头们在美股震荡中狂赚逾3000亿美元,这是自2019年以来美股“空军”首次获利。受累于俄乌冲突、美国通胀高烧不退以及全球主要央行
旗袍,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虽然其定义和产生的时间至今还存有诸多争议,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服饰文化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发布《北京市电影局关于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有序推进电影院恢复开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风险地区影院,可于7月24日
武汉7·16渡江节组委会14日发布公告,由于长江武汉关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规定取消2020年第46届武汉7·16渡江节。受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
过去一段时间,国家级非遗项目灰塑传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陈家祠等工作现场,向身边那些带着好奇目光的人们讲解灰塑的种种技术细节:草根灰、
7月13日,位于璧山区南门唐城夜市街区的璧山冷酒夜市开街。这是璧山区打造夜间经济消费载体、培育夜间经济活动品牌的举措之一。璧山市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