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地产支持政策接连祭出,年初又处于经济复苏的最初期,市场对于20日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进一步调降的预期加强。
(资料图片)
与此同时,经济重启的预期继续吸引外资加仓,1月17日,北向资金流入超92亿元,1月总计流入891亿元,创沪深港通开通以来单月历史新高,也逼近了去年全年的总和。
不少市场人士认为,2023年现金已不再为王,股债组合可能在2023年有更好的表现。随着春节临近,今年“持股过节”是否值得期待?当前行情是否已经兑现了预期?
政策宽松仍有空间
1月17日公布的中国GDP数据显示,2022年第四季度GDP同比增长2.9%,好于市场预期的1.6%。2022年全年经济增长3%,基本符合预期。
“2022年最后一个月的活动数据高于预期。特别是,零售额仅同比收缩1.8%,而市场普遍预期为-9%。更令人鼓舞的是,到2022年底,调查失业率从前一个月的5.7%降至5.5%。”国泰君安国际首席经济学家周浩表示,虽然房地产投资仍然疲软(-10%),“但我们相信,由于强有力的政策支持,整体数据将有所改善。”
景顺亚太区(日本除外)全球市场策略师赵耀庭对记者表示,“12月数据最大惊喜来自零售销售行业,相比预期的同比降9.0%,12月仅下降1.8%,这主要是受惠于汽车和医药行业的销售表现异常强劲。”
在机构看来,这将为今年经济复苏奠定基础,未来几个季度消费和投资都将进一步改善,因为复工复产的势头正在增强,政府将为基础设施投资增加更多动力。周浩称:“我们预计,今年两会将把经济增长目标定在5%左右,目前看来,这个目标是可以实现的。”各界也预计,一季度财政、货币政策仍有放松的空间和必要性。
南银理财研究部负责人王强松对记者表示,20日将公布LPR利率,“当前经济依然需要房地产的支撑,预计本月LPR有可能下调10BP。”
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连平日前对记者表示,货币政策将保持稳健偏松,即基调是稳健的,但调节方向是向偏松方向,以使得流动性保持合理充裕。
“接下来可能会有一次或两次的降准,降准的幅度将以25个基点为主,50BP的概率不大。目前银行准备金率的平均水平是7.8%,但许多中小银行的准备金率已是6%左右,没有太多下调的空间,但这并不意味着完全没有空间,仍有调整一到两次的可能性。”连平称,“利率也将相应向下调整,但幅度也会较为谨慎。”
“持股过节”值得期待
在经济复苏的预期下,1月以来股市人气高涨,北向资金加速涌入,抢筹大盘蓝筹股。
“尽管若干中国指数已大幅上涨,但我认为仍有上行空间,尤其是内地股票。政策制定者已出台更多促增长举措来支持经济增长,尤其是针对至关重要的房地产市场。”赵耀庭对记者称。
王强松对记者表示,就春节行情而言,预期改善延续叠加股市情绪高涨,“持股过年”应是更优选择,银行和地产板块建议节前“止盈”。在他看来,宽基指数总体在节后表现更好;其次,春节前后风格轮动较为明晰,节前消费和成长风格表现较好,偏重大盘、中盘风格,而节后成长、稳定和周期风格占优,偏重小盘风格;节前银行、汽车、家电表现较好,节后通信、计算机、综合、纺织服装、农林牧渔更佳。
总体来看,王强松认为,流动性宽松、相对乐观的盈利预期均是春节后偏强行情的主要驱动因素。
债券收益率曲线走陡
2022年末债市急跌后,目前机构抛盘压力明显缓解。
2022年底的理财赎回“负反馈”导致债市大幅调整,公募基金、其他产品类、券商和理财二级债券分别净卖出1753亿元、2627亿元、2751亿元和5926亿元。此外,公募债基久期中位数基本也处于历史中枢附近,债市情绪回归中性。机构认为,在年初配置行情支撑下,预计债市的调整幅度可控。
1月以来资金面较为平稳,DR007上周基本回落到1.5%以下,接近去年低点的水平。市场的回购交易量在1月初有很明显的反弹,例如,质押式回购单日成交量突破7万亿元,这可能意味着流动性宽松的环境下,一些市场参与者又有加杠杆的动作。
王强松表示,综合来看,1~2 月上半月,资金、社融、经济难以共振,不会形成显著利空债市的环境,预计长端利率走势偏震荡,中短端胜率和安全性更高,国债收益率曲线大概率呈现陡峭化的季节性特征。
随着地产支持政策接连祭出,年初又处于经济复苏的最初期,市场对于20日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进一步调降的预期加强。与此同时,经济重启的预
截至1月18日,A股五大上市险企已全部披露2022年原保险保费收入(下称“保费收入”)。第一财经统计显示:2022年,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人
经过连续5年的国家医保目录调整,中国在很多治疗领域的药品价格已成为全球的“洼地”,而国产创新药通过一年一度的谈判正加速进入医保目录。18
“一轮猪周期退市一家猪肉股”的魔咒,似乎仍难打破。1月17日晚,“昔日猪老二”正邦科技(002157 SZ)公告称,公司预计2022年度期末净资产为
多重利好支撑下,银行板块走出跨年行情。1月18日早盘,银行股震荡上行,多股异动拉升,江阴银行一度触及涨停。进入2023年,银行股整体延续2022
随着地产支持政策接连祭出,年初又处于经济复苏的最初期,市场对于20日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进一步调降的预期加强。与此同时,经济重启的预
截至1月18日,A股五大上市险企已全部披露2022年原保险保费收入(下称“保费收入”)。第一财经统计显示:2022年,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人
经过连续5年的国家医保目录调整,中国在很多治疗领域的药品价格已成为全球的“洼地”,而国产创新药通过一年一度的谈判正加速进入医保目录。18
“一轮猪周期退市一家猪肉股”的魔咒,似乎仍难打破。1月17日晚,“昔日猪老二”正邦科技(002157 SZ)公告称,公司预计2022年度期末净资产为
多重利好支撑下,银行板块走出跨年行情。1月18日早盘,银行股震荡上行,多股异动拉升,江阴银行一度触及涨停。进入2023年,银行股整体延续2022
2022年,我国人口总量首现负增长,减少85万人。人口数量由增转减与人口结构老龄化并存,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国情。南开大学经济学
类似加特林机枪射击效果的网红烟花“加特林”成了今年烟花市场的宠儿。2023年元旦以来,“加特林”的零售价已经从20元逐渐炒至100元,却仍卖断
上周末(1月14~15日)恰逢日本一年一度的高考。日本大学入学考试中心此前公布的2023年度日本“高考”考试的各项数据显示,其中,报名人数为51
宝馨科技1月18日晚间发布公告称,公司拟与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人民政府签署《宝馨科技6GW高效异质结电池及相关产品高端制造项目投资合同》,项
德国正式进入“后默克尔时代”一年有余,朔尔茨政府运转如何?18日,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德国蓝皮书《德国发展
旗袍,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虽然其定义和产生的时间至今还存有诸多争议,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服饰文化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发布《北京市电影局关于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有序推进电影院恢复开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风险地区影院,可于7月24日
武汉7·16渡江节组委会14日发布公告,由于长江武汉关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规定取消2020年第46届武汉7·16渡江节。受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
过去一段时间,国家级非遗项目灰塑传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陈家祠等工作现场,向身边那些带着好奇目光的人们讲解灰塑的种种技术细节:草根灰、
7月13日,位于璧山区南门唐城夜市街区的璧山冷酒夜市开街。这是璧山区打造夜间经济消费载体、培育夜间经济活动品牌的举措之一。璧山市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