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CDMO扎堆毛利急剧下降,和元生物扩建产能如何释放?

2023-04-21 22:15:07   来源:第一财经

4月21日,细胞与基因治疗(CGT)领域的研发外包平台服务商(CDMO)和元生物超大规模单一产业基地——“和元智造精准医疗产业基地”落户上海临港,项目总投资超过15亿元,30多条基因细胞治疗生产线以及2000升的反应器规模不仅在国内是超前的,在全球都屈指可数。

“这是一个世界级规模的平台。”和元生物创始人、董事长潘讴东在基地落成仪式上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新产业基地的落成将进一步释放产能,更好满足快速增长的基因治疗CDMO需求,并成为公司迈向国际化的重要一步。”

基因治疗市场不断扩大


(资料图)

潘讴东表示,随着越来越多基因治疗产品进入临床中后期或获批上市销售,基因治疗市场不断扩大。“原有的产能已经超负荷,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客户需求。”他对第一财经记者说道。

根据研究机构弗若斯特沙利文分析,2016年到2020年,全球基因治疗市场规模从5040万美元暴增至20.8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全球基因治疗市场规模将进一步增至超过300亿美元的规模,2020-2025年的复合增长率高达70%;中国CGT整体市场规模预计于2025年达到25.9亿美元,2020-2025年复合增长率高达276%。

目前全球已有超过数十款基因治疗药物上市并进入临床应用,CGT药物相关的临床就有超过3000项。根据FDA评估,未来3-5年有望看到基因与细胞治疗药物的大规模上市。

“全球正在临床的基因药物中也包括中国很多细胞治疗药物。”潘讴东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我相信未来两三年内我们的大规模基地可以满负荷生产,我们能够满足CGT领域所有的载体需求。”

近期,美国FDA和欧盟药物管理局EMA相继批准了首款B型血友病基因治疗药物Hemgenix的上市申请,刷新了世界最贵药的记录。Hemgenix是一种基于AAV载体血清5型(AAV5)的基因疗法,价格达到每剂350万美元。

基因细胞治疗药物之所以价格昂贵,是因为生产工艺复杂。潘讴东向第一财经记者透露,生产一批基因治疗药物通常需要3-6个月,要求大量的先进仪器设备的投入。

生物基金公司Loncar Investments创始人布拉德·隆卡(Brad Loncar)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Car-T这类基因药物在未来的肿瘤治疗方面将会发挥重要的作用,然而今天的价格仍然过于昂贵了。中国CDMO企业入局可以把基因治疗药物的生产成本往下降,这肯定是好事。”

根据摩根大通统计,由于基因治疗药物的研发具有典型的高技术壁垒、严格的监管政策特征,CGT外包渗透率已超过65%。

毕马威中国管理咨询数字化业务合伙人季刚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CDMO市场规模在近年来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主要原因是制药公司在研发和生产领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如技术复杂性增加、市场竞争加剧、制度审批越来越严格等。”

“价格战”已经打响

巨大的市场潜力也吸引了众多CDMO企业进入CGT的细分赛道,竞争的加剧对产业的直接影响就是利润的压缩。根据和元生物最新披露的2022年年报,净利润、毛利率双双下降,其中净利润下降近25%,毛利率下降13.5%。

潘讴东表示,中国CDMO公司有30多家,他向第一财经记者坦言:“高价很难维持。甚至有很多企业的项目都在贴钱做,这一趋势未来两三年还会持续。”

和元生物也在调整策略,潘讴东说道:“一些利润没有那么高的单子,如果对方是长期投入的话,我们也会考虑接。”

一位CDMO领域的资深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整个中国CDMO的产能肯定是过剩的,但专注于CGT领域的企业并不多,大部分是做抗体药的,而且基因治疗领域上游的产品现在也还太少,产业都在等待基因治疗药物的爆发。”

上述人士预计,基因治疗领域的全面爆发可能会在未来五年之内到来。“现在可以说是整个行业的冰河时代开始,还没有到爆发的时间点,但是提前布局起来也没有问题。”

目前,全球CGT市场也仍然缺少成熟的CDMO供应企业。在国际市场上,赛默飞、龙沙等龙头企业也早就开始布局CGT领域的CDMO业务。2019年,赛默飞曾以17亿美元收购病毒载体制造商Brammer Bio,2021年,赛默飞又以8.75亿美元收购Novasep的病毒载体业务;全球CDMO巨头龙沙则在美国休斯顿打造了全球最大的CGT CDMO生产基地,并于2021年正式获批允许CGT产品的商业化生产。

在国内市场上,康龙化成等上市公司也大举进军CGT CDMO业务。3月31日,康龙化成发布公告称,子公司康龙生物完成新一轮9.5亿元人民币融资,高瓴等投资方入局。高瓴还投资了博腾生物、金斯瑞旗下的蓬勃生物、凯莱英生物等CGT CDMO公司。

毕马威中国近期发布的《2022年股权投资动态》也显示,包括生物科学在内的生物健康行业2022年投资规模、投资数量均跻身前五,总投资额达191亿美元,投资数量达1391笔,其中也包括大量CDMO企业的投资。

毕马威预计,CDMO市场规模将在未来几年内持续增长,但企业需要在降本增效方面采取更多措施,以保持竞争力。“随着跨国制药公司的全球扩张,CDMO企业也可以跟随这些公司的脚步,在全球范围内提供服务,从而拓宽了市场。”季刚对第一财经记者说道,“而为了提升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未来CDMO企业需要更多地重视并应用数字化技术,特别是在智能制造领域。”

标签:

相关阅读

国内CDMO扎堆毛利急剧下降,和元生物扩建产

要闻

4月21日,细胞与基因治疗(CGT)领域的研发外包平台服务商(CDMO)和元生物超大规模单一产业基地——“和元

2023-04-21

泓博医药:2022年净利同比降8.7% 拟10转4

要闻

泓博医药披露年报,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4 79亿元,同比增长6 84%;净利润6717 59万元,同比下降8 7%;基

2023-04-21

京山轻机:一季度净利5337万元 同比增长61

要闻

京山轻机发布一季报,2023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3 27亿元,同比增长28 01%;净利润5337 04万元,同比增长

2023-04-21

买到烂尾楼“钱房两空”?最高法明确优先保

要闻

近年来,因房企资金紧张引发项目停工,购房者买到烂尾楼的风险有所加大。在现实中,如果项目出现烂尾趋势,

2023-04-21

当前消息!中粮糖业:2022年净利同比增43.1

要闻

中粮糖业披露年报,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264 39亿元,同比增长5 08%;净利润7 44亿元,同比增长43 14%;

2023-04-21

国内CDMO扎堆毛利急剧下降,和元生物扩建产能如何释放?

要闻

4月21日,细胞与基因治疗(CGT)领域的研发外包平台服务商(CDMO)和元生物超大规模单一产业基地——“和元

2023-04-21

泓博医药:2022年净利同比降8.7% 拟10转4派5元 最资讯

要闻

泓博医药披露年报,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4 79亿元,同比增长6 84%;净利润6717 59万元,同比下降8 7%;基

2023-04-21

京山轻机:一季度净利5337万元 同比增长61.49%_全球观焦点

要闻

京山轻机发布一季报,2023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3 27亿元,同比增长28 01%;净利润5337 04万元,同比增长

2023-04-21

买到烂尾楼“钱房两空”?最高法明确优先保护购房者权益

要闻

近年来,因房企资金紧张引发项目停工,购房者买到烂尾楼的风险有所加大。在现实中,如果项目出现烂尾趋势,

2023-04-21

当前消息!中粮糖业:2022年净利同比增43.14% 拟10派2.6元

要闻

中粮糖业披露年报,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264 39亿元,同比增长5 08%;净利润7 44亿元,同比增长43 14%;

2023-04-21

三六零:一季度净亏损1.86亿元

要闻

三六零披露一季报及2022年年报。一季度净亏损1 86亿元,同比减少184%;营业收入19 66亿元,同比减少22 17

2023-04-21

热景生物:下修2022年业绩快报 计提新冠相关存货及资产减值

要闻

科兴制药发布2022年年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 16亿元,同比增长2 39%;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

2023-04-21

热点在线丨厦门钨业:2022年净利同比增22.68% 拟10派3.5元

要闻

厦门钨业晚间发布年报,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482 23亿元,同比增长51 4%;净利润14 46亿元,同比增长22 6

2023-04-21

世界短讯!义翘神州:2022年净利同比下降57.9% 拟10派20元

要闻

义翘神州公布的年报显示,公司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5 75亿元,同比下降40 47%;净利润3 03亿元,同比下降57

2023-04-21

上交所:对泽达易盛公司及有关责任人予以纪律处分-每日观点

要闻

上交所发布关于对泽达易盛(天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及有关责任人予以纪律处分的决定:对泽达易盛(天津)科

2023-04-21

遇见旗袍是于万千人群中的惊鸿一瞥 沿途洒满了爱的芬芳

旗袍,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虽然其定义和产生的时间至今还存有诸多争议,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服饰文化

北京市电影院有序恢复开放 周五预售部分场次已满座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发布《北京市电影局关于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有序推进电影院恢复开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风险地区影院,可于7月24日

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 第46届武汉渡江节因长江水位过高取消

武汉7·16渡江节组委会14日发布公告,由于长江武汉关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规定取消2020年第46届武汉7·16渡江节。受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

“非遗”普及受众最看重“动手”参观大师工作室非常享受

过去一段时间,国家级非遗项目灰塑传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陈家祠等工作现场,向身边那些带着好奇目光的人们讲解灰塑的种种技术细节:草根灰、

璧山冷酒夜市 丰富市民夜间文旅活动

7月13日,位于璧山区南门唐城夜市街区的璧山冷酒夜市开街。这是璧山区打造夜间经济消费载体、培育夜间经济活动品牌的举措之一。璧山市民一

年内两市超过500家上市公司完成回购 累计回购金额超332亿元

近期A股市场持续震荡,不少上市公司或其重要股东推出回购、增持计划,用真金白银力挺股价。记者根据同花顺数据统计,今年以来,两市超过500

持续发力补链强链加大研发抢占市场 渝企跑出“加速度”

玥湖路渝快电充换电站 一辆新能源汽车,离不开研发、动力、配套等多个环节。作为汽车制造重镇,重庆在这些环节的多个板块上,正在加速奔跑

重启上市公司资本运作 康佳集团去年半导体业务营业收入为3.22亿元

近日,康佳集团正式对外发布2021年年度业绩报告。2021年,康佳集团实现全年营收491 07亿元,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为9 05亿元,同比增长89 5

伟禄集团连续6年增长 去年营收同比增长37.5%

深港通标的之一的深圳企业伟禄集团近日公布2021年业绩。财报数据显示,伟禄集团全年营业收入11 95亿港元,同比增长37 5%,连续6年稳步增长;

龙头企业去年净利倍增 整个行业营收规模有望创造历史新高位

近日,面板龙头TCL科技、京东方分别发布2021年度业绩快报,两家企业去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增长129 3%、412 86%,实现超过百亿

深圳国企全力为市民 守好“菜篮子”“米袋子”保障量足价稳

疫情防控形势下,民生物资供应是否充足成为市民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连日来,深农集团、深粮控股等企业,充分发挥国企担当,全力为深圳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