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养老服务供给不足 如何托起返乡农民工的幸福晚年?

2024-07-12 09:41:23   来源:工人日报

农村养老服务供给不足,但老人宁愿留守也不进城

如何托起返乡农民工的幸福晚年?

阅读提示

退休农民工返乡,留守老人不愿进城,农村快速“变老”。然而农村养老资源有限,有的进城务工者为照顾老人不惜返乡。专家表示,农村养老问题靠单一主体很难解决,政府、市场、社会、家庭需共同发挥作用。

今年50岁的周萍,2017年到安徽省淮北市打工。如今,她正在为自己的养老问题发愁。

“城里退休老人都有养老金,少的一个月也有几百元,我也应该早点买养老保险的,现在确实后悔了。”周萍告诉记者,自己的父母有4个子女轮流照顾,而到了自己这代,只有一个孩子,而孩子也要工作养家。“等我们老了也不能光指望儿女。”周萍说。

随着大量农民工退休返乡,加上留守老人难离故土,农村正在快速“变老”。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生活在农村的60岁及以上老年人比重为23.81%,比城镇高出7.99个百分点。面对相较城市更加紧张的养老服务资源,返乡农民工如何养老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留守老人不愿进城

在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的一个小村庄,有一个不到30平方米的口腔诊所。没有患者的时候,张万峰喜欢躺在小炕上玩手机。5年前,为就近照顾渐渐衰老的父母,他从100多公里外的城镇搬回了老家。

年轻时,张万峰离乡进城谋生,在吉林省松原市开了家口腔诊所,并在当地安家。

在松原生活的十几年间,张万峰不是没想过接父母一起生活。“但老人进城后极不习惯,反而容易憋出病来。”张万峰说,“这几年,父母年龄越来越大,身体也不好。尤其我妈还有心脏病和脑梗,每年都要住几次院,就怕哪天严重了,连最后一面都见不上。”

几经权衡,张万峰回到农安县买房,在县城和老家中间位置的乡镇重新开了一家诊所,上下班通勤只有10多公里,照顾父母也方便。

不少进城务工者都面临着和张万峰一样的难题:年轻时进城工作安家,本打算站稳脚跟后接父母进城,然而,老人在农村生活了大半辈子,有着根深蒂固的故土情结,难以适应城市生活。城里楼房不如老家平房自在、和年轻人的生活习惯差异大、不想给儿女添麻烦……多重因素导致留守老人不愿进城和儿女共同生活。

年近60岁的姜源老两口可谓谈“城”色变。在长春工作的女儿每次回来都想让他们进城住一段时间,但习惯了村里的宁静自在,两人总是找借口推脱。“我们现在身体还行,农村能种地养鸡,生活成本也低。”姜源说,“在城里睡不着觉,待着上火。”

老年农民工返乡现象突出

根据第五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数据,农村老年人年龄结构、空巢率、健康状况等指标均较城镇更加严峻,在经济收入水平和养老服务费用承受能力等方面均与城镇差距较大,许多地方村庄空心化、农民老龄化、老年农民工返乡现象比较突出。

“我国农村‘未富先老’问题突出,从经济保障看,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金尽管覆盖面广,但水平偏低;从养老服务的供给看,老年人主要依靠家庭来养老,但家庭结构的小型化,叠加农村成年子女外出务工等因素,导致农村家庭养老的照顾主体缺失,家庭养老难以为继。”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李杏果说。

“孩子的工作生活压力也很大,双方加起来四个老人,我们是真不想给孩子增加负担,如果能有上门居家服务就好了。”姜源说。

李杏果告诉记者,农村市场化、社会化养老服务起步较晚,发展相对滞后,且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一直处在发展的薄弱环节,养老服务设施十分缺乏。她指出,这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是农村老年人对养老服务的有效需求不足,收入水平低也限制其对养老服务的消费。长远来看,发展市场化、社会化的养老服务是农村养老服务发展的必由之路。

综合施策解决农村养老难

近日,民政部联合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农业农村部等多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发展农村养老服务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我国首次在全国层面专门对发展农村养老服务作出总体性、系统性部署。《意见》明确,到2025年,农村养老服务网络进一步健全,每个县(市、区、旗)至少建有一所以失能照护为主的县级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机构;省域内总体乡镇层面区域养老服务中心服务覆盖率不低于60%。

“政府应将农村养老服务所涉土地、税收、设施、组织、人员、资金投入等要素的相关政策进行系统梳理,将分散的、碎片化的政策进行整合,形成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统一规划,推动农村养老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融合。并通过重点考核、督办等举措,确保政策落地见效。”李杏果认为,农村养老问题仅靠单一主体很难解决,政府、市场、社会、家庭等均应参与其中发挥作用。

政府在统一规划之下,应通过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加大农村养老服务的开放力度,增加财政资金的撬动力度,通过完善土地、税收、财政、人才、信贷等各种激励政策,激发市场和社会力量参与农村养老服务的积极性。尤其是要激励企业、村集体、社会组织、志愿者等市场和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

“要充分尊重、激发农村养老的自治实践,鼓励村集体、老年协会、志愿服务组织等基于本地实际、探索农村养老服务新模式。还要充分利用留守农村的活力老人、妇女等劳动力,打造一支基于本地、靠得住的农村养老服务人才队伍。”李杏果说。

 

标签:

相关阅读

热点问答丨普京访朝访越释放哪些信息

要闻

俄罗斯总统普京日前访问朝鲜和越南,这是他自2000年后时隔24年再度访朝,也是他以总统身份第五次访越。普京接连访问朝鲜和越南引发世界高度

2024-06-22

奥斯卡终身成就奖得主唐纳德·萨瑟兰去世

要闻

中新网6月21日电 综合外媒报道,奥斯卡终身成就奖获得者、加拿大资深演员唐纳德·萨瑟兰于当地时间20日在美国迈阿密去世,终年88岁。资料

2024-06-22

马来西亚公使:共度“黄金五十年” 马中关

要闻

中新网北京6月21日电当地时间6月18日起,国务院总理李强开始对马来西亚进行正式访问。马来西亚驻华使馆经济事务公使乌尼·桑卡尔(Unny San

2024-06-22

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十余人传播大熊猫

要闻

中新网6月14日电 据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官方微博消息,十余人传播大熊猫被虐待等不实信息,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已报警。消息称,连

2024-06-14

从猪到人,器官异种移植离我们还有多远?

要闻

中新网北京6月14日电(韦香惠)被视为新一轮医学革命的异种移植(Xenotransplantation)在近几年似乎格外瞩目。简单来说,异种移植是把一个物种

2024-06-14

农村养老服务供给不足 如何托起返乡农民工的幸福晚年?

要闻

农村养老服务供给不足,但老人宁愿留守也不进城如何托起返乡农民工的幸福晚年?阅读提示退休农民工返乡,留守老人不愿进城,农村快速变老。

2024-07-12

美国宣布向乌提供额外安全援助 包括“爱国者”导弹系统

要闻

中新网7月12日电 据美国国防部网站消息,当地时间7月11日,美国宣布将向乌克兰提供2 25亿美元额外安全援助。据介绍,该计划将为乌克兰提供

2024-07-12

三部门:依法打击以“订单农业”为名设骗局坑农行为

要闻

三部门联合发布典型案例依法打击以订单农业为名设骗局坑农行为本报讯 记者刘欣 记者近日从农业农村部获悉,农业农村部联合公安部、国家市

2024-07-12

热点问答丨普京访朝访越释放哪些信息

要闻

俄罗斯总统普京日前访问朝鲜和越南,这是他自2000年后时隔24年再度访朝,也是他以总统身份第五次访越。普京接连访问朝鲜和越南引发世界高度

2024-06-22

奥斯卡终身成就奖得主唐纳德·萨瑟兰去世 曾出演电影《大腕》

要闻

中新网6月21日电 综合外媒报道,奥斯卡终身成就奖获得者、加拿大资深演员唐纳德·萨瑟兰于当地时间20日在美国迈阿密去世,终年88岁。资料

2024-06-22

马来西亚公使:共度“黄金五十年” 马中关系将继续迈出坚实步伐丨世界观

要闻

中新网北京6月21日电当地时间6月18日起,国务院总理李强开始对马来西亚进行正式访问。马来西亚驻华使馆经济事务公使乌尼·桑卡尔(Unny San

2024-06-22

外交部公布关于对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实体和高级管理人员采取反制措施的决定

要闻

 新华社北京6月21日电 外交部21日公布关于对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实体和高级管理人员采取反制措施的决定,全文如下:关于对洛克希德·

2024-06-22

中国尼日利亚政府间委员会首次全会在京举行

要闻

新华社北京6月21日电 6月21日,中国尼日利亚政府间委员会首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同尼日利亚外长图加尔

2024-06-22

今年湖南首个“高温日”较常年偏晚26日 三预警齐发

要闻

中新网长沙6月14日电 记者13日从湖南省气象台获悉,2024年湖南首个高温日出现在5月24日,较常年同期(4月29日)偏晚26日,为2000年以来最晚

2024-06-14

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十余人传播大熊猫被虐待等不实信息,已报警

要闻

中新网6月14日电 据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官方微博消息,十余人传播大熊猫被虐待等不实信息,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已报警。消息称,连

2024-06-14

遇见旗袍是于万千人群中的惊鸿一瞥 沿途洒满了爱的芬芳

旗袍,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虽然其定义和产生的时间至今还存有诸多争议,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服饰文化

北京市电影院有序恢复开放 周五预售部分场次已满座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发布《北京市电影局关于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有序推进电影院恢复开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风险地区影院,可于7月24日

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 第46届武汉渡江节因长江水位过高取消

武汉7·16渡江节组委会14日发布公告,由于长江武汉关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规定取消2020年第46届武汉7·16渡江节。受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

“非遗”普及受众最看重“动手”参观大师工作室非常享受

过去一段时间,国家级非遗项目灰塑传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陈家祠等工作现场,向身边那些带着好奇目光的人们讲解灰塑的种种技术细节:草根灰、

璧山冷酒夜市 丰富市民夜间文旅活动

7月13日,位于璧山区南门唐城夜市街区的璧山冷酒夜市开街。这是璧山区打造夜间经济消费载体、培育夜间经济活动品牌的举措之一。璧山市民一

年内两市超过500家上市公司完成回购 累计回购金额超332亿元

近期A股市场持续震荡,不少上市公司或其重要股东推出回购、增持计划,用真金白银力挺股价。记者根据同花顺数据统计,今年以来,两市超过500

持续发力补链强链加大研发抢占市场 渝企跑出“加速度”

玥湖路渝快电充换电站 一辆新能源汽车,离不开研发、动力、配套等多个环节。作为汽车制造重镇,重庆在这些环节的多个板块上,正在加速奔跑

重启上市公司资本运作 康佳集团去年半导体业务营业收入为3.22亿元

近日,康佳集团正式对外发布2021年年度业绩报告。2021年,康佳集团实现全年营收491 07亿元,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为9 05亿元,同比增长89 5

伟禄集团连续6年增长 去年营收同比增长37.5%

深港通标的之一的深圳企业伟禄集团近日公布2021年业绩。财报数据显示,伟禄集团全年营业收入11 95亿港元,同比增长37 5%,连续6年稳步增长;

龙头企业去年净利倍增 整个行业营收规模有望创造历史新高位

近日,面板龙头TCL科技、京东方分别发布2021年度业绩快报,两家企业去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增长129 3%、412 86%,实现超过百亿

深圳国企全力为市民 守好“菜篮子”“米袋子”保障量足价稳

疫情防控形势下,民生物资供应是否充足成为市民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连日来,深农集团、深粮控股等企业,充分发挥国企担当,全力为深圳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