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量持续回暖,谁说燃油车不行了?

2025-10-14 12:09:00   来源:投资界

不被看好的角落,倔强的燃油车正默默地进行着反击。

新能源势不可挡,燃油车节节败退,几乎成为业内外默认的共识,有关新能源渗透率是否迎来拐点的讨论,也一直沸沸扬扬。燃油车,似乎被挤到边缘。

然而,在不被看好的角落,倔强的燃油车正默默地进行着反击。中汽数研显示,6月,燃油车零售量为97.3万辆,同比增长6.2%,终结了此前连续多月的下滑态势;7月,燃油车势头更盛,国内销量攀升至98.1万辆,同比增幅扩大至8.4%;进入8月,这一趋势进一步巩固,燃油汽车国内销突破百万大关,达到107.4万辆,环比增长9.5%,同比增长12.9%。


(资料图片)

燃油车回稳的同时,新能源汽车虽然也在渗透率方面取得突破,但增长背后已隐现压力。尤其是明年购置税靴子的落地,以及最近相关政策的收紧,不仅直接影响了部分消费者的购车决策,更在一定程度上透支了明年的市场销量。

从市场走势的持久程度来看,燃油车此次的销量回升绝非并非昙花一现的偶然事件。伴随价格泡沫的挤出、智能短板的补齐以及电车优惠政策的收紧,燃油车重新获得了一丝喘息空间。

01

燃油车销量连续多月回暖

从乘联分会的乘用车数据来看,9月燃油乘用车零售量继续爬坡。

8月,我国狭义乘用车零售达201.8万辆,其中,新能源狭义乘用车全月零售111.5万,由此推断出燃油车狭义乘用车零售为90.3万辆。而乘联会最新数据显示,9月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224.1万辆,其中,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零售129.6万辆,由此推断出燃油车狭义乘用车零售为94.5万辆,高出此前预测的90万辆。

燃油车市场的回暖与智能化短板的补齐以及终端价格的让利关系密切。

智能化体验已成为消费者购车时的核心决策因素之一。早在J.D.Power 2023 NVIS研究中就曾显示,价格对潜在消费者的影响持续减弱,而汽车智能化体验的权重已升至14%,成为仅次于汽车质量(18%)、汽车性能(16%)的第三大决策因素,与汽车设计(14%)持平,远超品牌(13%)与价格(13%)的影响力。

然而,受限于传统配置逻辑,过去的燃油车在智能领域始终步履蹒跚:辅助驾驶仅能实现基础的高速定速巡航,面对复杂路况束手无策;智能座舱更是“短板”,车机卡顿、语音交互答非所问,甚至连基本的导航更新都不及时,让用户频频失望。

不过,伴随硬件适配和软件升级,“油电同智”也正逐步成为现实。

以新近上市的全新一代速腾L为例,硬件上,新车配备7个摄像头、5个毫米波雷达、12个超声波雷达,车内配置了15英寸2K悬浮中控屏、10.25英寸全液晶仪表与W-HUD平视显示系统。软件层面,新车搭载了IQ.Pilot增强驾驶辅助系统,覆盖95%的城市路况与100%的高速场景,可实现高速领航辅助、精准上下匝道、丝滑避让及红绿灯起停等。

补齐智能化短板的同时,燃油车还在尺寸、价格上下起了猛料。

数据显示,9月传统燃油车的促销稳定在23.9%的水平,较上月增1个点,较同期增加1.9个百分点。此前,合资品牌推出的一口价整车效果显著。君威、轩逸、天籁、卡罗拉等燃油车型在*优惠的一口价政策下,销量获得显著拉升。

一口价之外,越级竞争也是燃油车拉升销量的有力手段。同样以速腾L为例,新近上市后,速腾L不仅车长增加到了4812mm,在A+级车型中占据优势,价格更是达到了历史*价。2006年登陆中国,速腾售价14万-21万元,而在升配后,速腾L的起售价来到了11万元,顶配车型也不及13万元。

02

新能源占优,但燃油车有“后手”

尽管燃油表现出了稳定回暖的势头,然而新能源汽车的涨幅更大,其渗透率仍在有条不紊地攀升。

9月,新能源车乘用车市场零售129.6万辆,同比增长15.5%,增速远高于燃油车。这也帮助新能源乘用车的9月零售渗透率爬升至57.8%,较去年同期提升5个百分点,较8月环比则增长2.6%。

从短期来看,2026年开始实行减半征收购置税的政策,将极大刺激消费者在年内完成购车。

走访门店时,有小米销售称,购置税对客户下订影响很大:“很多人听到这个车要等一年,已经放弃一半了,然后再听到还有购置税放弃90%了。除非真的很喜欢。”

销售进一步解释,就像消费者宁愿把运费直接加进衣服的价格中,而不愿意为邮费买单一样,你可以把这个钱放在汽车基础售价上,但你不能加在购置税上一样。

此外,叠加置换补贴政策以及年底个车企的销量冲刺,新能源渗透率仍有较大的爆发空间。而当2026年购置税实施后,燃油车也有机会拿回更多的主动权。

在新能源汽车狂飙突进的背景下,燃油车的每一次销量回升都容易被贴上短期反弹的标签,饱受争议。但从 6 月到 9 月的连续增长、智能化短板的实质性补齐,再到价格与尺寸上的精准竞争,燃油车正用一系列动作证明,其生命力并非依赖政策缓冲或市场偶然,而是源于对用户需求的重新适配。

当然,我们仍需清醒看到,新能源汽车 57.8% 的渗透率、15.5% 的同比增速,依然彰显着行业转型的大方向。购置税政策的短期刺激、技术迭代的持续降本,将继续为新能源市场注入动力,燃油车想要重回市场主导地位,可能性微乎其微。

但这并不意味着燃油车会就此退出舞台,在广袤的下沉市场,仍有大量用户对充电设施、用车成本的敏感度低于对即加即走、维修便利的需求,在部分特定场景中,燃油车的续航稳定性、低温适应性仍具备不可替代的优势。

对于燃油车而言,此次回暖更像是一次战略调整,通过智能化升级撕掉落后标签,通过性价比竞争巩固基本盘,通过技术优化降低能耗与排放,才能在新能源的增长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长期生存空间。

标签: 燃油车 新能源汽车 车企

相关阅读

销量持续回暖,谁说燃油车不行了?

要闻

对于燃油车而言,此次回暖更像是一次战略调整,通过智能化升级撕掉落后

2025-10-14

10月14日生意社液氨基准价为2223.33元/吨

要闻

10月14日,生意社液氨基准价为2223 33元 吨,与本月初(2253 33元 吨)相

2025-10-14

今日热闻!险资四季度投资路径浮现 双线布

要闻

从供给侧来看,“反内卷”有望推动周期性行业产能优化;从需求侧来看,

2025-10-14

中航西飞:公司高度重视市值管理工作_今日

要闻

证券日报网讯中航西飞(000768)10月13日在互动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

2025-10-13

楚江新材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预增2057.6

要闻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刘一枫)10月13日晚间,楚江新材发布业绩预告

2025-10-13

销量持续回暖,谁说燃油车不行了?

要闻

对于燃油车而言,此次回暖更像是一次战略调整,通过智能化升级撕掉落后

2025-10-14

10月14日生意社液氨基准价为2223.33元/吨

要闻

10月14日,生意社液氨基准价为2223 33元 吨,与本月初(2253 33元 吨)相

2025-10-14

今日热闻!险资四季度投资路径浮现 双线布局科技与周期

要闻

从供给侧来看,“反内卷”有望推动周期性行业产能优化;从需求侧来看,

2025-10-14

中航西飞:公司高度重视市值管理工作_今日快讯

要闻

证券日报网讯中航西飞(000768)10月13日在互动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

2025-10-13

楚江新材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预增2057.62%至2242.56%

要闻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刘一枫)10月13日晚间,楚江新材发布业绩预告

2025-10-13

每日速看!美股夜盘,英伟达涨近3%

要闻

美股夜盘,英伟达涨近3%,美股,通涨,英伟达,amd,历史高点

2025-10-13

今日快讯:港股异动 | 上美股份(02145)涨超3% 9月抖音韩束继续领跑 机构看好公司增长动能延续

要闻

智通财经APP获悉,上美股份(02145)涨超3%,截至发稿,涨3 1%,报96 4港

2025-10-13

食品级白油商品报价动态(2025-10-13)

要闻

交易商品牌 产地交货地最新报价食品级白油2号食品级白油1号

2025-10-13

看热讯:10月13日生意社锌基准价为22300.00元/吨

要闻

10月13日,生意社锌基准价为22300 00元 吨,与本月初(21824 00元 吨)相

2025-10-13

A股股票回购一览:1家公司披露回购进展_速递

要闻

每经AI快讯,Wind数据显示,10月13日,1家公司共发布1个股票回购相关进

2025-10-13

遇见旗袍是于万千人群中的惊鸿一瞥 沿途洒满了爱的芬芳

旗袍,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虽然其定义和产生的时间至今还存有诸多争议,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服饰文化

北京市电影院有序恢复开放 周五预售部分场次已满座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发布《北京市电影局关于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有序推进电影院恢复开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风险地区影院,可于7月24日

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 第46届武汉渡江节因长江水位过高取消

武汉7·16渡江节组委会14日发布公告,由于长江武汉关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规定取消2020年第46届武汉7·16渡江节。受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

“非遗”普及受众最看重“动手”参观大师工作室非常享受

过去一段时间,国家级非遗项目灰塑传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陈家祠等工作现场,向身边那些带着好奇目光的人们讲解灰塑的种种技术细节:草根灰、

璧山冷酒夜市 丰富市民夜间文旅活动

7月13日,位于璧山区南门唐城夜市街区的璧山冷酒夜市开街。这是璧山区打造夜间经济消费载体、培育夜间经济活动品牌的举措之一。璧山市民一

日播时尚2024年亏损1.59亿元,能否顺利重组转型“双主业”受关注

中国网财经2月26日讯 日播时尚2024年年报近期出炉。报告期内,日播时尚实现营业收入8 66亿元,同比下降15 7%;归母净利润为-1 59亿元,而

年内两市超过500家上市公司完成回购 累计回购金额超332亿元

近期A股市场持续震荡,不少上市公司或其重要股东推出回购、增持计划,用真金白银力挺股价。记者根据同花顺数据统计,今年以来,两市超过500

持续发力补链强链加大研发抢占市场 渝企跑出“加速度”

玥湖路渝快电充换电站 一辆新能源汽车,离不开研发、动力、配套等多个环节。作为汽车制造重镇,重庆在这些环节的多个板块上,正在加速奔跑

重启上市公司资本运作 康佳集团去年半导体业务营业收入为3.22亿元

近日,康佳集团正式对外发布2021年年度业绩报告。2021年,康佳集团实现全年营收491 07亿元,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为9 05亿元,同比增长89 5

伟禄集团连续6年增长 去年营收同比增长37.5%

深港通标的之一的深圳企业伟禄集团近日公布2021年业绩。财报数据显示,伟禄集团全年营业收入11 95亿港元,同比增长37 5%,连续6年稳步增长;

龙头企业去年净利倍增 整个行业营收规模有望创造历史新高位

近日,面板龙头TCL科技、京东方分别发布2021年度业绩快报,两家企业去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增长129 3%、412 86%,实现超过百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