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 >

4200亿“现金雨”来袭!1740 家深市公司抛分红预案 457家企业股利支付率超 50%

2023-07-11 21:03:33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21 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杨坪 深圳报道


(相关资料图)

随着2023 年上半场正式收官,A 股市场的分红数据也全面揭晓。

在刚刚过去的 2022 年年报季,上市公司主动分红意识逐步增强。据统计,深市共1,740家公司宣告分红预案,年度累计分红合计超4,200亿元,平均股利支付率35%。

其中,1178家公司连续三年实施分红,457家公司股利支付率在50%以上。66家公司年度派现10亿元以上,11家派现50亿元以上。

深交所的持续引导之下,上市公司股东回报机制持续强化,深市现金分红步入常态化阶段。

截至2023年7月4日,深市共1,605家公司完成现金分派,合计派现约3,600亿元,占比9成。其中,央企已派现1,266亿元;民企及其他企业合计已派现2,334亿元。

分板块看,主板公司分红规模大,创业板公司增长趋势明显。主板已派现公司806家,派现金额合计约2,800亿元,占整个深市的78%。

其中,美的集团(000333.SZ)更是以 171.88 亿元的分红额问鼎2022 年深市分红之最。据了解,美的集团自2013年上市以来连续10年实施分红,累计分红总额达867亿元,股利支付率均超过40%。

自2019年起,美的集团年度分红金额均超百亿且呈逐年增长。2022年度,美的集团在营业收入及净利润均创新高的情况下,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25元(含税),合计分红171.88亿元,创出历史新高。

紧随其后的 是五粮液(00858.SZ),2022年度,五粮液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37.82元(含税),合计分红146.80亿元,股利支付率高达55%。值得一提的是,五粮液自1998年上市以来累计实施21次现金分红,累计分红总额约760亿元。2022年,五粮液营收跨越700亿元大关,收入与净利润均实现双位数增长。业绩亮眼的同时,公司分红比例和金额再创历史新高。

除此之外,上市期间一直坚持稳定分红的还有万科A(000002.SZ)、中国广核(003816.SZ)等企业,万科自上市以来已连续 31 年现金分红,累计分红总额超过1000亿元,是历年股权融资总额的2.83倍,股息支付率为33.82%。

2022 年度,万科向全体股东每 10 股派发现金6.8 元(含税),合计分红 81.07亿元。此外,公司 2022年以集中竞价方式耗资12.92亿元回购A股7.295.60 万股。现金分红与回购金额合计占公司当期归母净利润的 41.36%。

中国广核自2019年登陆A股以来现金分红总额及比例稳步提升。2019年至2022年,累计分红总额165亿元,分红比率由38%稳步增长至44%。2022年度,中国广核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0.87元(含税),合计分红43.93亿元。根据公司2021年-2025年股东分红规划,公司将继续注重现金分红与股东回报,预计将保持分红比例适度增长。

创业板公司也不甘示弱,目前已有 799 家公司派现,派现金额合计约820亿元,占整个深市的22%。近三年,创业板公司平均分红金额逐年增长,分别约为7,804万元、8,458万元、10,258万元,中小公司表现出较强的分红意愿。

以迈瑞医疗(300760.SZ)等为代表的一批优秀创业板公司也表现“慷慨”,迈瑞医疗自2018年上市以来连续5年实施分红,累计分红总额157.68亿元,是深市医药生物行业中派现金额最高的公司。五年来,公司分红力度逐年增长。现金分红金额自2018年的12.16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54.56亿元,股利支付率由32.69%大幅上升至56.79%,积极回报投资者。

从主题领域看,当前,深交所聚焦先进制造、数字经济、绿色低碳三大领域,着力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化发展。 深市已派现公司中,超4成为三大领域内公司,合计已派现约1,525亿元,占整个深市的42.36%,近三年现金分红总额呈逐年增长。

一名资深市场观察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深交所近年来坚定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方针,引导投资者树立长期价值投资理念,促进价值投资与上市公司质量优化的良性循环,不断推动和规范上市公司完善现金分红体制,发挥市场传导作用,优化市场资源配置,实现上市公司、投资者和市场各方共赢。

标签:

相关阅读

4200亿“现金雨”来袭!1740 家深市公司抛

投资

随着2023年上半场正式收官,A股市场的分红数据也全面揭晓。

2023-07-11

社科院金融所:把财政、货币、房地产政策工

投资

7月11日,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发布《中国宏观金融分析(2023年第

2023-07-11

上海第二轮土拍首日揽金193.8亿

投资

7月11日,上海今年第二轮集中土拍开启,首日共成交7宗地,其中3宗触顶

2023-07-11

社康承担六成诊疗量,深圳罗湖建起15分钟步

投资

近日,“罗湖发布”举行“强基层促健康便居民——罗湖社康机构提供全方

2023-07-11

北京:提振改善性住房、新能源汽车等大宗消

投资

2023年进入下半年,进一步推动居民消费恢复被认为是今年经济稳定运行的

2023-07-11

4200亿“现金雨”来袭!1740 家深市公司抛分红预案 457家企业股利支付率超 50%

投资

随着2023年上半场正式收官,A股市场的分红数据也全面揭晓。

2023-07-11

社科院金融所:把财政、货币、房地产政策工具箱开得再大一些

投资

7月11日,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发布《中国宏观金融分析(2023年第

2023-07-11

上海第二轮土拍首日揽金193.8亿

投资

7月11日,上海今年第二轮集中土拍开启,首日共成交7宗地,其中3宗触顶

2023-07-11

社康承担六成诊疗量,深圳罗湖建起15分钟步行社区健康服务圈

投资

近日,“罗湖发布”举行“强基层促健康便居民——罗湖社康机构提供全方

2023-07-11

北京:提振改善性住房、新能源汽车等大宗消费

投资

2023年进入下半年,进一步推动居民消费恢复被认为是今年经济稳定运行的

2023-07-11

小摩:香港房地产市场有大量资产被低估

投资

智通财经APP获悉,7月11日消息,小摩发文称,随着估值触及30年来低位,

2023-07-11

西咸一体化再进一步:优化重点产业链布局 交通网络融合提速

投资

西安和咸阳的一体化发展进程再提速。

2023-07-11

横琴发布会展新政:19项补贴构建产业生态,支持“一会展两地”

投资

7月10日,《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会展产业发展扶持办法》(简称《扶持办

2023-07-11

央行:上半年人民币存款增加20.1万亿元 同比多增1.3万亿元

投资

央行数据显示,上半年人民币存款增加20 1万亿元,同比多增1 3万亿元。

2023-07-11

彩棠京东自营官方旗舰店盛大开业

投资

近日,珀莱雅公司旗下专业化妆师彩妆品牌彩棠入驻京东美妆,上线彩棠京

2023-07-11

遇见旗袍是于万千人群中的惊鸿一瞥 沿途洒满了爱的芬芳

旗袍,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虽然其定义和产生的时间至今还存有诸多争议,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服饰文化

北京市电影院有序恢复开放 周五预售部分场次已满座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发布《北京市电影局关于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有序推进电影院恢复开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风险地区影院,可于7月24日

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 第46届武汉渡江节因长江水位过高取消

武汉7·16渡江节组委会14日发布公告,由于长江武汉关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规定取消2020年第46届武汉7·16渡江节。受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

“非遗”普及受众最看重“动手”参观大师工作室非常享受

过去一段时间,国家级非遗项目灰塑传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陈家祠等工作现场,向身边那些带着好奇目光的人们讲解灰塑的种种技术细节:草根灰、

璧山冷酒夜市 丰富市民夜间文旅活动

7月13日,位于璧山区南门唐城夜市街区的璧山冷酒夜市开街。这是璧山区打造夜间经济消费载体、培育夜间经济活动品牌的举措之一。璧山市民一

年内两市超过500家上市公司完成回购 累计回购金额超332亿元

近期A股市场持续震荡,不少上市公司或其重要股东推出回购、增持计划,用真金白银力挺股价。记者根据同花顺数据统计,今年以来,两市超过500

持续发力补链强链加大研发抢占市场 渝企跑出“加速度”

玥湖路渝快电充换电站 一辆新能源汽车,离不开研发、动力、配套等多个环节。作为汽车制造重镇,重庆在这些环节的多个板块上,正在加速奔跑

重启上市公司资本运作 康佳集团去年半导体业务营业收入为3.22亿元

近日,康佳集团正式对外发布2021年年度业绩报告。2021年,康佳集团实现全年营收491 07亿元,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为9 05亿元,同比增长89 5

伟禄集团连续6年增长 去年营收同比增长37.5%

深港通标的之一的深圳企业伟禄集团近日公布2021年业绩。财报数据显示,伟禄集团全年营业收入11 95亿港元,同比增长37 5%,连续6年稳步增长;

龙头企业去年净利倍增 整个行业营收规模有望创造历史新高位

近日,面板龙头TCL科技、京东方分别发布2021年度业绩快报,两家企业去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增长129 3%、412 86%,实现超过百亿

深圳国企全力为市民 守好“菜篮子”“米袋子”保障量足价稳

疫情防控形势下,民生物资供应是否充足成为市民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连日来,深农集团、深粮控股等企业,充分发挥国企担当,全力为深圳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