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金融界8月18日消息 今日发布的《2023年中国主要城市通勤监测报告》显示,过去一年里,在全国45个轨道运行城市中,仅50%通勤人口可以实现5公里以内“幸福通勤”,该指标连续3年同比下降,仍有超过1400万人口承受极端通勤。
但与此同时,自报告监测以来,以一线城市为代表的超大城市首次出现了极端通勤人口规模整体缓解的现象。2022年,北京60分钟以上通勤人口比重28%,同比降低2个百分点,约20万人;沪广深三地60分钟以上通勤人口比重则连续两年没有增加。
报告显示,一线城市45分钟内通勤有所改善,通勤半径维持稳定;二三线城市中,西安、杭州、合肥、南昌“幸福通勤”比例显著下降,才从特大城市晋升为超大城市的武汉,60分钟以上极端通勤比例超过一线城市深圳,平均通勤距离则首次超过9公里。
轨道交通是有效降低通勤时间的手段,报告显示2022年,超7城轨道城市通勤空间辐射半径增加。其中,北京、上海和深圳通勤空间半径均达到40公里及以上,为45城中的最大范围。但除上海同比略增外,京广深当年城市通勤空间半径均未增加。
值得注意的是,报告还发现,相较于城市平均水平,新就业大学生群体平均通勤时间更长,通勤更依赖轨道。在2010-2020年大学毕业生人口增量最多的16个城市中,去年,北京、上海和重庆25岁以下职场新人群体通勤距离超过10公里,超4成职场新人居住在轨道车站800米范围,80%职场新人单程通勤时间在45分钟内。
其中,在北京的职场新人中,14%的人口需要承受,超长(25公里以上)通勤距离。天津、西安、郑州、重庆也有超过12%的职场新人承受超长通勤,且高于城市平均5个百分点。
虽然职场新人平均通勤距离长,但因为更依赖轨道交通,45分钟内通勤可达的比重更高。报告显示,16个城市中,27%的职场新人居住、就业均位于轨道车站800米范围,轨道覆盖通勤比重普遍高于城市平均水平3~5个百分点;80%的职场新人45分钟通勤可达。
本文源自:金融界
标签:
智通财经APP获悉,8月18日,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分析,2023年1-7月
旗袍,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虽然其定义和产生的时间至今还存有诸多争议,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服饰文化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发布《北京市电影局关于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有序推进电影院恢复开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风险地区影院,可于7月24日
武汉7·16渡江节组委会14日发布公告,由于长江武汉关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规定取消2020年第46届武汉7·16渡江节。受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
过去一段时间,国家级非遗项目灰塑传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陈家祠等工作现场,向身边那些带着好奇目光的人们讲解灰塑的种种技术细节:草根灰、
7月13日,位于璧山区南门唐城夜市街区的璧山冷酒夜市开街。这是璧山区打造夜间经济消费载体、培育夜间经济活动品牌的举措之一。璧山市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