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 >

月度保费观察(7月)|六家上市险企1-7月累计保费同比增速达8.16% 财险增速整体小幅放缓

2023-08-29 17:05:52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孙诗卉 实习生 高文欣 上海报道,

近日,各大上市险企陆续披露1-7月保费收入公告,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2023年1-7月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人保、新华保险、中国太保及中国太平六家上市险企共揽保费20241.75亿元,较去年同期的18714.73亿元增长8.16%。人身险业务保费延续高增长态势,财险业务保费增速回落,且各公司有所分化。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整体来看,六家险企总保费收入实现了全员正增长。其中,中国平安2023年1-7月保费收入达5213.46亿元,同比增长7.23%,保费规模为五家之首;中国太平1-7月实现保费收入1375.17亿元,中国太保1-7月实现保费收入2938.09亿元,两家险企保费收入同比增速分别为11.97%和11.03%,增速领跑行业;中国人保1-7月实现保费收入4504.3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8.27%;中国人寿1-7月实现保费收入501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79%;新华保险1-7月实现保费收入1195.6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57%。

分业务来看,在前期3.5%预定利率产品停售和切换的预期下,各大险企7月寿险保费均实现高增,延续6月增长态势,单月保费增速进一步提升;而财险7月保费增速则有所分化,累计保费增速整体小幅放缓。

人身险延续高增长态势

1-7月,五家A股上市险企人身险子公司合计实现保费收入12015.3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8.12%。

从保费规模上看,中国人寿1-7月人身险保费收入5015亿元,规模显著高于其他四家。

从增速来看,其余四家险企人身险子公司同样延续较好增长态势。太保寿险、人保寿险、平安人寿三家表现亮眼,保费收入同比增速超过9%,且较1-6月保费增速进一步提升:太保寿险、平安人寿上半年人身险业务同比增速分别为7.94%、7.18%,1-7月同比增速分别扩大至9.70%与9.57%;人保寿险同比增速稳中有升,由1-6月的9.07%扩大至9.69%。

具体来看,中国人寿1-7月人身险业务保费收入501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79%;平安人寿1-7月人身险业务保费收入3220.8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9.57%;人保寿险1-7月人身险业务保费收入833.0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9.69%;太保寿险1-7月人身险业务保费收入1750.7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9.70%;新华保险1-7月人身险业务保费收入1195.6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57%。

对于2023年1-7月上市险企人身险保费收入均延续较好增长态势,光大证券分析师认为,这主要受益于经济弱复苏预期、预定利率切换在即以及多家银行存款挂牌利率下调等因素影响下居民对储蓄型保险产品需求持续旺盛。

而从7月单月保费看,上述5家上市寿险公司合计实现保费收入1033.59亿元,同比增长22.33%。

其中,太保寿险7月单月保费同比增速最高,为89.76%,对此,信达证券指出,太保寿险6、7两月保费高增速表现一方面来源于去年同期较低基数,同时与其他保司业务节奏安排有关,但太保1-7月领先同业的保费增速显示了太保寿险长航改革行动一期的显著效果;而其余各家险企同比增速均边际回落,业内普遍认为原因在于不同产品策略下,各险企3.5%预定利率产品下架节奏及销售力度有所不同。

针对预定利率产品切换后,下半年的销售情况,开源证券研报指出,高定价产品7月底自主下架带来7月新单保费同比延续高增趋势,预计8、9月将受需求端客户需求前期消耗较大以及供给端渠道队伍学习适应新产品、阶段性休整影响新业务增速有所下降,但全年视角看负债端仍然维持较高景气度且长期看供需改善趋势明显。负债端后续关注开门红筹备进展及渠道队伍新产品掌握情况,短期板块弹性将来自于资产端改善,关注长端利率变化趋势。 

光大证券同样认为,预定利率下调后新产品销售或将面临短期压力,但全年影响可控,长期利好行业可持续性发展。随着7月3.5%预定利率产品销售陆续“落下帷幕”,前期居民对储蓄型保险产品需求的集中释放或将导致后续“新产品”销售面临压力,但一方面在银行存款挂牌利率下调、银行理财产品近期收益率有所承压的背景下,保险产品3.0%的预定利率仍然具备一定竞争优势,分红险的“保底+浮动”利率也能承接部分需求,全年来看无需过度担忧,且长期利好保险公司降低负债成本、减少利差损风险;另一方面下半年保险公司将进一步推动渠道向高质量转型,重视绩优人力发展,提高服务能力进而赋能产品销售。

财险保费增速有所放缓

财险方面,六家上市险企旗下四家财险公司财险1-7月累计保费增速整体小幅放缓,7月保费增速有所分化。

从保费规模来看,人保财险依然占据财险收入规模的大头,1-7月实现保费收入3313.90亿元,占4家财险公司整体保费规模的51.28%。

从增速来看,同比增速最快的则是太保产险,达到13.05%,但五家险企1-7月财险保费收入同比增速相较上半年均有所放缓:2023上半年,平安产险、人保财险、太保产险、太平财险保费收入同比增速分别为5.00%、8.77%、14.29%、10.35%,1-7月同比增速分别回落至3.94%、7.65%、13.05%、9.48%。

具体来看,平安产险1-7月保费收入1775亿元,同比增长3.94%;人保财险保费收入3313.90亿元,同比增长7.65%;太保产险保费收入1187.37亿元,同比增长13.05%;太平财险保费收入185.43亿元,同比增长9.48%。

就7月单月财险保费收入来看,财险“老三家”中,人保财险7月财险保费收入304.60亿元,同比下降2.3%,保费规模位居“老三家”之首;太保产险7月实现保费收入138.37亿元,同比增速4.5%,是三家险企中唯一一家7月保费实现同比正增长的公司;平安产险7月保费规模234.46亿元,同比增速-2.5%。

业内普遍认为,7月单月上市险企财险保费增速整体承压回落,预计主要受非车业务调整影响。分险种来看,车险方面,相关分析师指出,7月新车销量仍面临下滑,同比-2.3%,拖累车险增长;非车险业务方面,因各细分险种业务节奏和相关季节性因素,7月保费相比6月增速有所放缓,各险种月度保费增长节奏有所分化,但整体来看仍有望保持较快增长。

以公示具体险种收入的人保财险为例。2023年1-7月,人保财险共实现意外伤害及健康险745.74亿元,同比增长4.41%;农险收入466.73亿元,同比增长18.91%;责任险215.92亿元,同比增长1.04%;企业财产险收入113亿元,同比增长5.23%;信用保证险收入37.09亿元,增长21.17%;货运险收入31.88亿元,增长8.32%;其他险种收入123.87亿元,增长39.23%。其中,信用保证险、其他险种保费增速突破20%,分别为21.17%、39.23%;农险增速接近20%,达到18.91%。

就人保财险7月单月保费收入表现来看,光大证券指出,7月单月人保车险保费同比增长3.3%至221亿元,增速较上月回落0.4个百分点,预计主要受新车销量同比承压以及家用车占比提升使得车均保费有所下滑影响;非车险保费同比下滑14.6%至84亿,为今年以来首次负增长,主要系政策监管趋严背景下意健险、责任险保费与增速分别有不同程度下滑。

展望后续,光大证券进一步指出,上市险企车险业务有望维持稳健,非车险COR或将受自然灾害影响有所恶化。车险业务方面,随着商业车险自主定价系数浮动范围扩大,头部险企或将受益于规模效应及大数据定价优势更好抢占市场;非车险业务也有望在政策支持下进一步实现业务结构优化,但近期台风及洪涝等自然灾害可能导致农险、企财险等相关险种赔付率上升,三季度COR或将面临恶化压力。

标签: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阅读

月度保费观察(7月)|六家上市险企1-7月累

投资

近日,各大上市险企陆续披露1-7月保费收入公告,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2023-08-29

8月总票房破75亿

投资

据猫眼专业版数据,8月29日14时11分,2023年8月总票房破75亿,《孤注一

2023-08-29

直击业绩会丨行长王良谈招行的“守”与“攻

投资

近日,招商银行发布2023年半年度业绩报告。数据显示,上半年招商银行(6

2023-08-29

今飞凯达中报:主营业务稳步增长,新材料新

投资

8月29日,今飞凯达(002863 SZ)高开,截至收盘报5 87元 股,涨幅3 35%

2023-08-29

湾区金融大咖说⑨丨专访星展中国董事长庞华

投资

作为一家传统的商业银行,星展银行正热情地拥抱虚拟资产。

2023-08-29

月度保费观察(7月)|六家上市险企1-7月累计保费同比增速达8.16% 财险增速整体小幅放缓

投资

近日,各大上市险企陆续披露1-7月保费收入公告,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2023-08-29

8月总票房破75亿

投资

据猫眼专业版数据,8月29日14时11分,2023年8月总票房破75亿,《孤注一

2023-08-29

直击业绩会丨行长王良谈招行的“守”与“攻”

投资

近日,招商银行发布2023年半年度业绩报告。数据显示,上半年招商银行(6

2023-08-29

今飞凯达中报:主营业务稳步增长,新材料新产业布局取得多项进展

投资

8月29日,今飞凯达(002863 SZ)高开,截至收盘报5 87元 股,涨幅3 35%

2023-08-29

湾区金融大咖说⑨丨专访星展中国董事长庞华毅:考虑继续加码投资中国,虚拟资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投资

作为一家传统的商业银行,星展银行正热情地拥抱虚拟资产。

2023-08-29

北海牧场推新品 小果泥酸奶黑加仑桑葚味9月上市

投资

中国网财经8月29日讯8月28日,元气森林旗下北海牧场在北京中华世纪坛举

2023-08-29

?电影《奥本海默》进入2023年全球票房榜前五

投资

据猫眼专业版全球票房数据显示,电影《奥本海默》全球票房突破7 85亿美

2023-08-29

崔东树:1-7月中国占世界汽车份额32%

投资

智通财经APP获悉,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发文称,2023年7月的世界汽车销量

2023-08-29

视频丨杭州亚运会8个比赛项目门票29日启动实时销售

投资

杭州第19届亚运会实时销售阶段8个体育比赛项目门票将于29日10时起分时

2023-08-29

衰退加深!SEB下调瑞典GDP预测,家庭支出成决定性因素

投资

智通财经获悉,瑞典最大的银行SEBAB周二表示,瑞典经济前景已经恶化,

2023-08-29

遇见旗袍是于万千人群中的惊鸿一瞥 沿途洒满了爱的芬芳

旗袍,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虽然其定义和产生的时间至今还存有诸多争议,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服饰文化

北京市电影院有序恢复开放 周五预售部分场次已满座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发布《北京市电影局关于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有序推进电影院恢复开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风险地区影院,可于7月24日

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 第46届武汉渡江节因长江水位过高取消

武汉7·16渡江节组委会14日发布公告,由于长江武汉关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规定取消2020年第46届武汉7·16渡江节。受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

“非遗”普及受众最看重“动手”参观大师工作室非常享受

过去一段时间,国家级非遗项目灰塑传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陈家祠等工作现场,向身边那些带着好奇目光的人们讲解灰塑的种种技术细节:草根灰、

璧山冷酒夜市 丰富市民夜间文旅活动

7月13日,位于璧山区南门唐城夜市街区的璧山冷酒夜市开街。这是璧山区打造夜间经济消费载体、培育夜间经济活动品牌的举措之一。璧山市民一

年内两市超过500家上市公司完成回购 累计回购金额超332亿元

近期A股市场持续震荡,不少上市公司或其重要股东推出回购、增持计划,用真金白银力挺股价。记者根据同花顺数据统计,今年以来,两市超过500

持续发力补链强链加大研发抢占市场 渝企跑出“加速度”

玥湖路渝快电充换电站 一辆新能源汽车,离不开研发、动力、配套等多个环节。作为汽车制造重镇,重庆在这些环节的多个板块上,正在加速奔跑

重启上市公司资本运作 康佳集团去年半导体业务营业收入为3.22亿元

近日,康佳集团正式对外发布2021年年度业绩报告。2021年,康佳集团实现全年营收491 07亿元,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为9 05亿元,同比增长89 5

伟禄集团连续6年增长 去年营收同比增长37.5%

深港通标的之一的深圳企业伟禄集团近日公布2021年业绩。财报数据显示,伟禄集团全年营业收入11 95亿港元,同比增长37 5%,连续6年稳步增长;

龙头企业去年净利倍增 整个行业营收规模有望创造历史新高位

近日,面板龙头TCL科技、京东方分别发布2021年度业绩快报,两家企业去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增长129 3%、412 86%,实现超过百亿

深圳国企全力为市民 守好“菜篮子”“米袋子”保障量足价稳

疫情防控形势下,民生物资供应是否充足成为市民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连日来,深农集团、深粮控股等企业,充分发挥国企担当,全力为深圳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