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记者唐燕飞
1月5日,A股三大指数高开高走,其中沪指更是收获新年三连阳。行情强势的背后,是资金的持续流入。近期,外资不断流入中国资产ETF,海外多只相关ETF均创下规模新高。
“超配”中国资产成为不少外资的一致选择。瑞信2023年度策略报告表示,A股正处于多年以来的底部,预计MSCI中国指数、恒生指数、沪深300指数2023年均存在20%以上的上涨空间。瑞银证券中国股票策略分析师孟磊认为,2023年市场总回报率或达到25%至30%。
海外多只中国资产ETF成交额激增。截至当地时间1月4日,KraneShares中国海外互联网ETF资产规模达到65.12亿美元,较2022年10月底的39.39亿美元增加了六成以上。全球第一大中国股票ETF——MSCI中国ETF资产规模攀升至77.21亿美元,较去年10月底的50.76亿美元增加了五成以上。MSCI中国ETF的成分股包括腾讯、阿里巴巴、京东等互联网巨头,以及建设银行、中国平安、工商银行等金融股。
据中信证券测算,2022年11月下旬起,外资开始回流港股市场。经测算的托管数据显示,截至12月23日,外资当月流入恒生综指约149亿港元。随着海外投资者对国内政策预期的逐步扭转,外资在2023年有望持续回流港股。
北向资金自去年四季度以来也在加速流入,其中仅12月就流入超350亿元。进入2023年,北向资金继续保持流入势头,1月5日共净买入超127亿元,为2022年11月14日以来单日最大净买入量。
野村东方国际证券研究部首席策略分析师高挺预计,美联储加息进程即将进入尾声,美元大幅升值的阶段已经过去,这对新兴市场是有利的。“我们判断2023年中国经济复苏,尤其是在二季度之后复苏更趋明显,北向资金流入规模有可能会较2022年增加,外资有望成为全年的流动性亮点。”
由于2023年中国经济复苏预期颇高,多数国际投行认为全球资金将从估值低、增速高、货币政策仍具支持性的中国市场找机会。
瑞信2023年中国市场策略认为,A股估值仍具有吸引力,处于多年来的底部。瑞信预计恒生指数、沪深300指数较目前均存在20%以上的上涨空间。
瑞银证券也十分看好2023年A股表现。瑞银证券中国股票策略分析师孟磊认为,经济复苏等因素将推动沪深300指数成分股加权平均每股收益增速从2022年的4%跃升至2023年的15%。
旗袍,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虽然其定义和产生的时间至今还存有诸多争议,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服饰文化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发布《北京市电影局关于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有序推进电影院恢复开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风险地区影院,可于7月24日
武汉7·16渡江节组委会14日发布公告,由于长江武汉关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规定取消2020年第46届武汉7·16渡江节。受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
过去一段时间,国家级非遗项目灰塑传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陈家祠等工作现场,向身边那些带着好奇目光的人们讲解灰塑的种种技术细节:草根灰、
7月13日,位于璧山区南门唐城夜市街区的璧山冷酒夜市开街。这是璧山区打造夜间经济消费载体、培育夜间经济活动品牌的举措之一。璧山市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