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锅市场持续沸腾!海底捞、呷哺上半年成绩亮眼,多方火锅势力抢滩

2023-08-30 18:17:23   来源:大河财立方

【大河财立方 记者 郝楠楠 吴海舒】火锅市场持续沸腾。日前,“火锅双雄”海底捞、呷哺集团先后发布2023年上半年财报。海底捞净利润22.6亿元,接近2019年全年净利润。呷哺集团营收28.46亿元,同比增加32%,扭亏为盈。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1—6月,全国餐饮收入达24329亿元,同比增长21.4%,餐饮市场迎来强势复苏。除了外部环境利好,火锅巨头们“花式整活”也创造着营收新增长点。此外,巨头之外,多方火锅势力抗衡,火锅市场热闹程度与日俱增。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两大火锅巨头上半年表现亮眼

8月29日,海底捞发布半年报。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海底捞多项经营数据同比大幅提升,营业收入188.9亿元,较去年同期持续经营业务收入增长24.6%,净利润22.6亿元,创上半年业绩新高,已接近2019年全年净利润。客流量恢复显著,累计接待顾客超过1.7亿人次,整体翻台率回升至3.3次/天,同店翻台率3.5次/天。

海底捞表示,此次业绩不仅证实了“啄木鸟计划”“硬骨头计划”等企业重要决策的有效性,更体现了海底捞借复苏机遇持续创新,并优化经营质量,推动消费的能力。

2020年,海底捞逆势扩店,经营未达预期,净利润持续下降。2021年11月,海底捞宣布启动“啄木鸟计划”,逐步关停调整300家左右经营未达预期门店。2022年下半年,海底捞启动“硬骨头计划”,重开了过往关停的部分餐厅。财报显示,“硬骨头”计划下部分先前关停门店重开后,餐厅数目同比增加。截至2023年6月30日,海底捞在大中华区共经营1382家海底捞餐厅。

另一火锅巨头呷哺集团也在上半年交出亮眼成绩单。半年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呷哺集团营收28.46亿元,同比2022年上半年增加32%,期内利润为212万元,扭亏为盈。

今年上半年,呷哺集团在全球共经营1094家直营餐厅。在餐厅布局及扩张方面,已新开超140家餐厅,包括呷哺呷哺、湊湊、趁烧等品牌。

其中,呷哺呷哺营收13.77亿元,同比去年同期增长29.5%,同店销售增长29.1%,翻座率从去年1.9增至2.4。湊湊营收实现14.01亿元,同比增长36.8%。截至目前,湊湊今年已新开超30家餐厅。

呷哺集团相关负责人告诉大河财立方记者,今年1至7月,呷哺集团复购率提升超17%,会员跨品牌登陆超50万人,引流消费近8000万元,引流储值近2000万元。“在品牌互相引流方面,目前拉动最为明显的是呷哺食品,其小程序月均销售额同比去年提升了23倍,为呷哺的火锅底料、预制菜等产品打开了新的市场。”下一步,呷哺集团仍以集团会员系统为依托,重点发力会员数字化营销及探索会员异业合作等。

餐饮消费恢复,巨头们花式整活

上半年,餐饮市场整体复苏向好,为两大火锅巨头的增长提供机遇。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1—6月,全国餐饮收入达24329亿元,同比增长21.4%。随着客流恢复,促消费政策持续发力,餐饮市场迎来强势复苏。

除了外部市场,火锅品牌自身也铆足劲搞“花活”,激发消费活力,以拉动增长。

“各位捞粉,目前河南区海底捞新增了豫剧表演,专门为过生日的、家庭聚餐带有老人的,以及包间的顾客提供表演。”8月29日晚,海底捞凯旋广场店的店长高星发布朋友圈,吸引顾客到店消费。“豫剧具备河南特色,周末来店里消费的以家庭聚餐偏多,也有带老人一起来的,我们想让消费者近距离感受河南豫剧的魅力。”高星称,为此,专门邀请了河南豫剧团的演员进行表演。目前郑州橄榄城店和万达坊店周五六日有豫剧表演。

今年以来,海底捞“花式整活”频频出圈。上半年全国演唱会密集开唱,海底捞员工着醒目的头饰在演唱会门外“捞人”,接消费者去门店吃火锅。特种兵旅行扎堆赶赴自淄博,海底捞便提供夜宿场所,为前来履行的顾客开放留宿服务,收获一波好评。“冰封玫瑰”火爆社交网络时,海底捞表示消费者可以自带玫瑰花,海底捞免费提供透明杯与冰块将花朵封在其中。日前,海底捞又“卷”到了夜市,在青岛、郑州等地的夜市上摆摊。

《2023年中国餐饮消费趋势报告》显示,饱腹和口味不再是新一代食客的全部需求,餐饮+体验将能更好满足消费者。

呷哺呷哺则在数字化营销、布局新消费场景、创新产品等方面发力,打造新业绩增长点。

5月份,呷哺集团在成立25周年之际,上线超级会员畅吃卡,正式开启付费会员运行新模式。

今年上半年,呷哺呷哺顺应多商圈的休闲餐饮需求,开发了下午茶产品,补足了非正餐时段供应的产品,为品牌布局全时段餐饮模式提供支持。值得关注的是,呷哺呷哺下午茶设计仍以“火锅+茶饮”双引擎模式为基础,利用茶米茶茶饮的竞争优势,推出“茶饮+炸品”“茶饮+甜品”等组合,打造“茶饮+N”的概念,甜咸组合不仅丰富了产品品类,也给到顾客更多自主选择。

“推出的牛羊肉炸串、几款甜品都成为爆款,单品价格普遍在5-10元的亲民价格。下午茶产品带给单店日均近千元的营收,为餐厅的非正餐时段增效。”呷哺集团方面表示。此外,户外火锅、庆生宴等新消费场景也在紧急布局中,相信会在下半年为总体业绩提升增色不少。

巨头之外,多方火锅势力抢滩

天眼查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国火锅相关企业数量为39.2万家。其中2023上半年新增企业数量约为33147家,相较于2022年上半年20292家,同比增长63.4%。

区域分布来看,二线及以下城市、县区(除一线和新一线共19个城市外),火锅相关企业2023年上半年新增相关企业约为26741,相较于2022年上半年16871家,同比增长58.5%。

在餐饮消费强势复苏的上半年,巨头之外,火锅连锁品牌的市场竞争热闹程度与日俱增,流量新秀频现,洗牌提速。

风头最盛的,当属川渝火锅品牌的较量。在2022年中国火锅消费者喜爱的火锅类型中,58.7%消费者选择川渝火锅。窄门餐眼数据显示,截至今年4月份,全国火锅品类门店总数约48.3万家,其中,四川、广东、河南门店总数排名前三,分别为 50959家、44730家、31751家。

毫无疑问,从小龙坎、谭鸭血时代开始,本土激战早已无法满足川渝火锅品牌的野心,近两年出现的楠火锅、萍姐火锅、朱光玉火锅等行业新贵,更是剑指四方。

过去一年,楠火锅全国密集开店。从去年9月份到今年7月,新增门店数量为221家,平均每个月新开门店20+,全国现有门店总数508家,随着楠火锅4.0模型全新升级,2023年品牌目标冲刺700家门店。从市场布局看,楠火锅四川门店数量为59家,江苏47家,北京、广东、湖北、安徽、福建、河南等地门店数量均在二三十家,主流消费区域发展较为均衡。

说起火锅中的“排队王”,萍姐火锅·公路夜市榜上有名。同样来自川渝地区,萍姐火锅在诞生之初就玩转营销推广。门店设计结合80年代复古港风文化、沉浸式氛围体验,打破传统老火锅的装修风格,凸显街头市井文化,再加上有记忆点的产品,在抖音、小红书等社交平台,广泛出圈,现在门店数量64家。

此外,还有门店数量达110家的朱光玉火锅馆等川渝火锅网红品牌,让火锅赛道开启新一轮竞争。与此同时,早已走向规模化的小龙坎、谭鸭血等老牌火锅品牌,步伐却放缓。

早在2021年,小龙坎门店数量就达到800家。红餐大数据最新资料显示,去年9月份到现在,小龙坎门店数量减少了89家,现有门店644家,相比鼎盛时刻,门店减少约156家。

不断关店的还有谭鸭血。2022年,谭鸭血门店数量由2021年的765家下降至617家,关店数量达148家。截至目前,关店潮仍未散去,谭鸭血门店数量剩余527家。

火锅因其入局门槛相对低且更容易标准化特点,在餐饮业中一直是热门赛道。《中国餐饮发展报告2022》显示,2022年我国火锅市场的整体规模达6046亿元;国泰君安的研报显示,近五年,火锅市场规模复合年增长率为9.5%,2025年火锅市场总收入将达到8501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寻找市场机会,不少品牌将眼光放到了下沉市场。数据显示,楠火锅、萍姐火锅、朱光玉火锅三线及以下城市门店占比分别达45.1%、44.6%、40.2%;专注下沉市场王婆大虾,门店数量已突破1000家。

可以预见,未来的火锅品牌将面临着在存量市场中抢占更大份额的挑战,如何保持优势长虹?火锅巨头和行业新秀们,招数或愈加丰富。

标签:

相关阅读

火锅市场持续沸腾!海底捞、呷哺上半年成绩

财经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1—6月,全国餐饮收入达24329亿元,同比增长2

2023-08-30

蓝天燃气:上半年净利润3.37亿元,同比增长

财经

蓝天燃气报告中称,上半年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期增加4 10%,主要系经营稳

2023-08-30

福建一农信社被罚365万元,涉10项违法违规

财经

8月30日消息,闽侯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日前被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福建

2023-08-30

1—7月国有企业营业总收入477160.7亿元 同

财经

1—7月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经济运行继续呈恢复性增长,增速略有下降

2023-08-30

2023年前7个月 云计算、大数据服务收入同

财经

2023年前7个月,我国软件业务收入64570亿元,同比增长13 6%,利润总额

2023-08-30

火锅市场持续沸腾!海底捞、呷哺上半年成绩亮眼,多方火锅势力抢滩

财经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1—6月,全国餐饮收入达24329亿元,同比增长2

2023-08-30

蓝天燃气:上半年净利润3.37亿元,同比增长3.73%

财经

蓝天燃气报告中称,上半年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期增加4 10%,主要系经营稳

2023-08-30

福建一农信社被罚365万元,涉10项违法违规行为

财经

8月30日消息,闽侯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日前被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福建

2023-08-30

1—7月国有企业营业总收入477160.7亿元 同比增长4.3%

财经

1—7月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经济运行继续呈恢复性增长,增速略有下降

2023-08-30

2023年前7个月 云计算、大数据服务收入同比增长16.2%

财经

2023年前7个月,我国软件业务收入64570亿元,同比增长13 6%,利润总额

2023-08-30

交通运输部:7月完成营业性客运量9.1亿人 同比增长47%

财经

7月,交通运输经济继续保持恢复态势,主要指标同比均实现增长。分领域

2023-08-30

中国贸促会:2023年上半年全球经贸摩擦指数,各月均处于高位

财经

从国家(地区)看,大国竞争仍较为突出。2023年上半年,印度、美国、欧

2023-08-30

首个一线城市!广州官宣执行“认房不认贷”

财经

易居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接受大河财立方记者采访时表示:“广州此次积

2023-08-30

1-7月全国社会物流总额189.9万亿元 社会物流需求基本平稳

财经

1-7月,全国社会物流总额189 9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 7%,

2023-08-30

2.71亿落槌成交!金融街集团携重庆国资入主新华基金

财经

8月30日,本轮拍卖终于以2 71亿落槌成交,北京华融综合投资有限公司及

2023-08-30

遇见旗袍是于万千人群中的惊鸿一瞥 沿途洒满了爱的芬芳

旗袍,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虽然其定义和产生的时间至今还存有诸多争议,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服饰文化

北京市电影院有序恢复开放 周五预售部分场次已满座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发布《北京市电影局关于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有序推进电影院恢复开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风险地区影院,可于7月24日

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 第46届武汉渡江节因长江水位过高取消

武汉7·16渡江节组委会14日发布公告,由于长江武汉关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规定取消2020年第46届武汉7·16渡江节。受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

“非遗”普及受众最看重“动手”参观大师工作室非常享受

过去一段时间,国家级非遗项目灰塑传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陈家祠等工作现场,向身边那些带着好奇目光的人们讲解灰塑的种种技术细节:草根灰、

璧山冷酒夜市 丰富市民夜间文旅活动

7月13日,位于璧山区南门唐城夜市街区的璧山冷酒夜市开街。这是璧山区打造夜间经济消费载体、培育夜间经济活动品牌的举措之一。璧山市民一

年内两市超过500家上市公司完成回购 累计回购金额超332亿元

近期A股市场持续震荡,不少上市公司或其重要股东推出回购、增持计划,用真金白银力挺股价。记者根据同花顺数据统计,今年以来,两市超过500

持续发力补链强链加大研发抢占市场 渝企跑出“加速度”

玥湖路渝快电充换电站 一辆新能源汽车,离不开研发、动力、配套等多个环节。作为汽车制造重镇,重庆在这些环节的多个板块上,正在加速奔跑

重启上市公司资本运作 康佳集团去年半导体业务营业收入为3.22亿元

近日,康佳集团正式对外发布2021年年度业绩报告。2021年,康佳集团实现全年营收491 07亿元,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为9 05亿元,同比增长89 5

伟禄集团连续6年增长 去年营收同比增长37.5%

深港通标的之一的深圳企业伟禄集团近日公布2021年业绩。财报数据显示,伟禄集团全年营业收入11 95亿港元,同比增长37 5%,连续6年稳步增长;

龙头企业去年净利倍增 整个行业营收规模有望创造历史新高位

近日,面板龙头TCL科技、京东方分别发布2021年度业绩快报,两家企业去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增长129 3%、412 86%,实现超过百亿

深圳国企全力为市民 守好“菜篮子”“米袋子”保障量足价稳

疫情防控形势下,民生物资供应是否充足成为市民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连日来,深农集团、深粮控股等企业,充分发挥国企担当,全力为深圳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