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半数毕业生参加过“云招聘”“云面试” “云求职”如何更加精准有效

2022-05-24 10:58:03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当求职遇上疫情,毕业生们该如何应对?

由于疫情反复,今年很多线下招聘会按下了“暂停键”,改为通过线上台进行。安徽师范大学招生就业处副处长刘振杰介绍,不少学校封控管理,校园线下招聘受阻,用人单位招聘“进不来”,毕业生求职、实等“出不去”,求职和招聘同时受阻。

疫情等不确定因素影响,求职招聘逐渐转移到线上进行,“云招聘”“云面试”成为常态。期,中国教育报微信公众号发起了一项针对毕业生参加“云招聘”“云面试”情况的调查。调查显示,超过半数的毕业生参加过“云招聘”“云面试”。

52%的毕业生认为,“云招聘”“云面试”具有节省时间等优点。但也有部分毕业生认为“云招聘”“云面试”存在容易受外部因素干扰、海量简历难以通过筛选等问题。此外,还有一些毕业生因缺少线下招聘的氛围,紧迫感减少,放松了对简历、面试等方面的准备。

“要一分为二地看待‘云招聘’。”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王洪才认为,“云招聘”让毕业生找工作的面更广,节省了毕业生投递简历、参加线下面试的时间成本,但同时,企业收到的信息也是海量的,这对毕业生如何突出自身特色提出了更高要求。

因此,在“云求职”过程中,一份有针对的简历显得尤为重要。调查显示,75%的毕业生会针对不同的就业岗位修改简历,超过半数的毕业生在制作简历时完全是自己制作。

针对毕业生在“云招聘”台“海投”简历的现象,王洪才表示:“虽然‘海投’能让毕业生收到较多企业的基本反馈,但从成本效益的角度来说,毕业生还是应该明确自己的就业目标,更有针对地投递简历。”他建议,毕业生要正确认识自己的特点、特色、特长,学校和辅导员也要对毕业生开展针对培训,为其打造个化的应聘方案。

实际上,许多高校对此采取了有针对的措施。同济大学开设求职技能提升训练营,组织开展单面模拟训练、群面模拟训练和“简历门诊”三大活动。其中,“简历门诊”由指导教师一对一线上修改学生简历,对简历中存在的求职意向不明确、格式混乱、重点不突出等问题进行“把脉问诊”。湘潭大学连续9年举办毕业生模拟求职大赛和简历制作大赛,邀请校内名师指导、校外企业家或人力资源高管评选、专业第三方培训机构评判。

中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车辆工程系2018级本科生张馨慧就在一次“简历问诊”中得到了针对修改意见。“一开始,我的自我介绍写得比较笼统,老师建议我结合投递岗位的特点,写一个更具有针对的自我介绍。”张馨慧说。

过了“简历关”后,毕业生还需在材料准备、能力提升、反思总结等方面下功夫。刘振杰建议,毕业生要提前进行模拟训练。“几个同学一组,互换角色,多次进行训练,提高沟通交流表达能力。面试前,要充分了解用人单位的招聘要求、企业文化、业绩发展、社会影响等,根据应聘岗位修改完善制作不同的简历。面试中,注重着装和礼仪,表达语速不宜过快,要条理清晰、逻辑严密,把控好节奏和时间。面试后,可通过邮箱提供个人相关求职、成绩、证书等材料,通过电话等及时跟进了解、落实应聘结果,表达感谢等,并进行自我总结提高。”

标签: 超半数毕业生 参加云招聘云面试 如何更加精准有效

相关阅读

超半数毕业生参加过“云招聘”“云面试”

教育

当求职遇上疫情,毕业生们该如何应对?由于疫情反复,今年很多线下招聘会按下了暂停键,改为通过线上平台进行。安徽师范大学招生就业处副处

2022-05-24

扎实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构筑高校哲学

教育

4月25日,到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并发表重要讲话, 对广大教师和青年学生的亲切关怀和殷切希望。河北教育系统坚决把贯彻落实重要讲话精神

2022-05-24

面对灵活就业职业院校需要做什么 推进灵活

教育

灵活就业是国家优先就业导向的政策体现,是群众增加收入的重要渠道。目前,我国灵活就业人员已达两亿多人,他们对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服务业

2022-05-24

山西省教育厅全力推动帮扶县教育发展 教育

教育

乡村振兴,教育先行。2021年6月,山西省教育厅印发《关于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意见》,不断强化责任、政策、

2022-05-24

潍坊职业学院强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让

教育

学生实习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育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重要手段,更是职业教育类型特色的重要体现。

2022-05-24

超半数毕业生参加过“云招聘”“云面试” “云求职”如何更加精准有效

教育

当求职遇上疫情,毕业生们该如何应对?由于疫情反复,今年很多线下招聘会按下了暂停键,改为通过线上平台进行。安徽师范大学招生就业处副处

2022-05-24

扎实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构筑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高地

教育

4月25日,到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并发表重要讲话, 对广大教师和青年学生的亲切关怀和殷切希望。河北教育系统坚决把贯彻落实重要讲话精神

2022-05-24

面对灵活就业职业院校需要做什么 推进灵活就业型人才培养

教育

灵活就业是国家优先就业导向的政策体现,是群众增加收入的重要渠道。目前,我国灵活就业人员已达两亿多人,他们对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服务业

2022-05-24

山西省教育厅全力推动帮扶县教育发展 教育帮扶赋能乡村振兴

教育

乡村振兴,教育先行。2021年6月,山西省教育厅印发《关于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意见》,不断强化责任、政策、

2022-05-24

潍坊职业学院强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让学生实习有计划有保障有质量

教育

学生实习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育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重要手段,更是职业教育类型特色的重要体现。

2022-05-24

一体化实习提升“3+3”学生就业竞争力 系统构建“五主体四循环”

教育

为更好对接地区企业转型升级需求,从2017年起,无锡职业技术学院与无锡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共同实施3+3中职与高职分段培养项目。该项目中

2022-05-24

池州学院与地方共建家风馆推动乡村精神文明建设 擦亮家风传承“记忆名片”

教育

天际出现第一缕晨光时,池州学院党委书记孙晓峰已在去往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墩上街道茅坦杜氏家风馆调研的路上。那里是学校帮助地方兴建的第

2022-05-23

教育部再次提醒:考生应14天前抵达高考注册地 做好考前连续14天本地健康监测

教育

2022年高考在即,按照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高考防疫工作的有关要求,各地已陆续向2022年高考考生发布参加高考的注意事项。在此,教育

2022-05-23

北京2022年高考将如期开考 着力做好疫情防控和考试安全工作

教育

记者日前从北京教育考试院获悉,2022年北京高考统一考试确定将于6月7日至8日如期举行,高中学考等级考将于6月9日至10日如期举行。根据北京

2022-05-23

豫籍返乡大学生在郑隔离全免费 已缴费者将全额退还

教育

随着暑假临近,全国广大学子将陆续返豫,近期上海等疫情发生地返豫大学生数量迅速增加。今天,郑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发布消息

2022-05-23

遇见旗袍是于万千人群中的惊鸿一瞥 沿途洒满了爱的芬芳

旗袍,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虽然其定义和产生的时间至今还存有诸多争议,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服饰文化

北京市电影院有序恢复开放 周五预售部分场次已满座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发布《北京市电影局关于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有序推进电影院恢复开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风险地区影院,可于7月24日

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 第46届武汉渡江节因长江水位过高取消

武汉7·16渡江节组委会14日发布公告,由于长江武汉关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规定取消2020年第46届武汉7·16渡江节。受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

“非遗”普及受众最看重“动手”参观大师工作室非常享受

过去一段时间,国家级非遗项目灰塑传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陈家祠等工作现场,向身边那些带着好奇目光的人们讲解灰塑的种种技术细节:草根灰、

璧山冷酒夜市 丰富市民夜间文旅活动

7月13日,位于璧山区南门唐城夜市街区的璧山冷酒夜市开街。这是璧山区打造夜间经济消费载体、培育夜间经济活动品牌的举措之一。璧山市民一

年内两市超过500家上市公司完成回购 累计回购金额超332亿元

近期A股市场持续震荡,不少上市公司或其重要股东推出回购、增持计划,用真金白银力挺股价。记者根据同花顺数据统计,今年以来,两市超过500

持续发力补链强链加大研发抢占市场 渝企跑出“加速度”

玥湖路渝快电充换电站 一辆新能源汽车,离不开研发、动力、配套等多个环节。作为汽车制造重镇,重庆在这些环节的多个板块上,正在加速奔跑

重启上市公司资本运作 康佳集团去年半导体业务营业收入为3.22亿元

近日,康佳集团正式对外发布2021年年度业绩报告。2021年,康佳集团实现全年营收491 07亿元,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为9 05亿元,同比增长89 5

伟禄集团连续6年增长 去年营收同比增长37.5%

深港通标的之一的深圳企业伟禄集团近日公布2021年业绩。财报数据显示,伟禄集团全年营业收入11 95亿港元,同比增长37 5%,连续6年稳步增长;

龙头企业去年净利倍增 整个行业营收规模有望创造历史新高位

近日,面板龙头TCL科技、京东方分别发布2021年度业绩快报,两家企业去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增长129 3%、412 86%,实现超过百亿

深圳国企全力为市民 守好“菜篮子”“米袋子”保障量足价稳

疫情防控形势下,民生物资供应是否充足成为市民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连日来,深农集团、深粮控股等企业,充分发挥国企担当,全力为深圳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