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上下“一盘棋”深入推进劳动教育 美丽劳动花香飘满津门

2022-05-24 11:00:37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周末的傍晚,天津市河东区凤凰小学三年级学生贾钧哲正在完成学校布置的劳动作业——包饺子。他以菠菜汁和紫甘蓝汁与面粉和成面团,剁、擀、捻、捏一套动作行云流水,一只只紫绿相间的漂亮饺子便在案板上排排铺开。

而在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劳动教育示范田里,学生亲手种植的菠菜也成熟了。为了表达对驻守校园教师的感激,学生们采下鲜嫩的菠菜,在食堂厨师帮助下,将一道菠菜炒鸡蛋端上了当晚值班教师的餐桌,给教师带来了一个美味的惊喜。

这样的劳动场景,如今在天津并不鲜见。不久前,教育部对32个省级地区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推进情况进行了一次调研。调研结果显示,天津推进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各项指标落实率为100%。49项指标中,天津超过80%的指标高于全国均水,部分指标远高于全国均水。亮眼的数据背后,是天津自上而下对劳动教育的细致规划,是天津各级各类学校对劳动教育的高度重视和创新发展。

强化顶层设计,“一盘棋”推进劳动教育

你能在5分钟内包几个书皮?你能在3分钟内把一摞衣服叠得整齐又美观吗?10分钟内擦玻璃,你能否擦得干净?这些听起来十分“接地气”的家务劳动,成为天津市首届中小学劳动技能大赛上的比赛项目。

2021年春季,这场别开生面的劳动技能大赛在天津鸣锣开赛。从校赛到区赛再到市赛,两个月的时间里大赛逐级比拼,天津市120万名中小学生全员参与。学生在紧张有趣的比拼中增强了劳动技能,更为重要的是将“劳动最光荣”的理念深植心中。

为什么孩子们在比赛中如此踊跃?这源于时的日积月累。2020年10月,天津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若干措施》文件,让学校劳动教育有了“章法”。“每所中小学校至少建设1间劳动实践教室”“每所职业院校和普通高等学校至少建设1个校内劳动教育工坊”“学生参加家务劳动和掌握生活技能情况要按年度记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这些操作强的举措,让“热爱劳动”不再是一句口号。

自此,天津各级各类学校的劳动教育在以往经验和基础上,更加有的放矢、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除了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和选修课,各种有创意的劳动实践也层出不穷。

天津市河东区香山道中学在校内打造“葫芦种植园”,各班学生认领责任田学葫芦种植技巧;武清区光明道小学将民族传统手工艺“扎染”引入校园,学生在传承非遗文化的过程中体会劳动之美;天津师范大学成立玩教具制作工坊、传统服饰技艺劳动工坊等4个校内劳动教育工坊,让学生参与生产劳动和服务型劳动;天津职业大学与南开区养老中心等30家单位共建校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大学生在劳动实践中锻炼专业技能……

“通过在校内开设劳动教育课程、开展各类劳动实践活动、举办劳动技能大赛,天津教育系统从上到下都形成了高度重视劳动教育的氛围。学生们不论在课内还是课外都能体会到劳动带来的快乐与满足,在潜移默化中将劳动变成了自己的‘肌肉记忆’。”天津市教委体美劳教育处处长张健青说。

家校携手,凝聚劳动教育强大合力

腌制鸡丁的同时切蔬菜丁,炸花生米后下锅煸炒,一盘宫保鸡丁就出锅了。在一个周末的晚上,天津市宝坻区第一中学高一学生张涵正在参加学校开展的“为家人做一道菜”活动。“在做饭中我体会到了父母的辛苦,以后一定会尽力分担家务劳动。”张涵说。

2021年底,天津的学生家长们收到了市教委发布的两份关于中小学生家庭劳动的“清单”。第一份是“正面清单”,对每个年龄层次学生在家中应掌握的劳动能力提出了建议。更耐人寻味的是第二份“负面清单”,其中列出了诸多家庭中不能做的事,例如“家长给孩子穿衣服、洗漱”“家长帮孩子整理文具与书包”“家长帮忙包书皮”等。清单由各学校推送给家长,让家长及时了解并配合改进。

家长林女士一直将读小学的儿子照顾得无微不至,早上帮忙穿衣,晚上帮忙整理书包。“看到这份‘负面清单’后,我忽然意识到自己做错了。我立即为孩子制定了家庭劳动方案,让他从自己的事做起,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林女士告诉记者,今年春节期间孩子还参与了家中的扫房工作,收获满满。

天津市教育部门深刻意识到,只有形成家校合力,劳动教育才能贯彻始终。除了发布“清单”,天津市教委还督促各学校建立了家长委员会,通过家长会、家访、家长开放日、家长接待日等各种家校沟通渠道,向家长传递科学的劳动教育理念。

而以宁河区为试点的劳动教育教材工作也开展顺利。今年1月,宁河区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资源《劳动实践》,让劳动教育课程有了“专用教材”。作为全市首套成体系、完整的劳动教育课程资源,这套共19册的教材全部围绕日常生活劳动、服务劳动和生产劳动设计内容。其中的通用内容不仅引领学生掌握基本的劳动知识和技能,更让学生领悟“技进乎道”的劳动文化,形成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而区域本土内容则来源于宁河区内的非遗项目,如剪纸、泥塑、木版年画等。

“我们从书中感受到了劳动教育传递出来的以劳润德、以劳启智、以劳健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的理念。”学生家长王女士告诉记者,这套《劳动实践》教材让她懂得了劳动综合育人的意义,也启发她在家庭中用劳动培养孩子。

目前,根据区域特色设计劳动教材的工作正在全市各区深入推进。从清单到教材,家校共育让孩子们从课上到课下都有了劳动环境,走出了“在学校做劳动小能手,回到家当甩手掌柜”的困境。

大中小学一体化,推动劳动教育可持续发展

春日午后,天津科技大学“花彩工坊”劳动基地实验室里,化工与材料学院学生刘文知正在忙碌着。他一边将配制好的玫瑰精油加入皂基,一边放入恒温水浴锅中加热,经过打皂、入模、脱模等工序后就可以完工了。“选取手工皂最优配方的过程,让我懂得了很多第一课堂以外的知识。能有这样的机会参加与专业相关的实验劳动,让我对自己的专业更加热爱了。”刘文知说。

在天津,劳动教育不仅是中小学的事,同样也是大学的事。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天津市教委统筹规划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推动不同学段劳动教育相互衔接,并鼓励高校多渠道服务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开展。

作为天津唯一的农业高校,天津农学院在蓟州区建立了天津市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基地,2021年共完成17所中小学4600余名学生的劳动周教育活动,并承办了天津市首届中小学劳动技能大赛涉农项目比赛。学校还主动与中小学合作研发学农劳动教育课程,目前已经开发出五大类40余门课程,如蔬菜栽培、植物标本制作等。这些课程让学生拥有了沉浸式劳动体验,从小感受“真劳动”。

天津职业大学作为一所职业院校,成功入选天津市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学校开发了各级各类适合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的主题课程104门,组织上海道小学、汇德学校等5所中小学49个班次的学生,共计1890人次来校参加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在深入调研、了解中小学劳动教育师资需求的基础上,设置了劳动教育新专业,培养适应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需要的“一专多能”应用型人才。

2021年12月,天津市劳动教育师资培养培训中心、天津市劳动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天津市大中小学劳动教育联盟在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揭牌成立。“‘两中心一联盟’以多方协同、各层贯穿、一体化开展、统筹推进,形成全国领先、特色鲜明的天津市劳动教育发展新格局。”张健青介绍。

劳动教育的舞台为何能在天津不断拓宽和延伸?在天津市教委副主任郝奎刚看来,这是因为从天津市委、市政府到每一所学校都对此高度重视,将劳动教育纳入立德树人全过程,各方形成合力,一起推动各项举措落地;教育部门对工作机制、课程体系、实践场所、家校共育、师资培养等环节进行了细致的规划与布置,探索构建独具特色的校园、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劳动教育体系;两年,天津在大中小一体化格局下整体推进劳动教育,收到了良好效果。

“今年,我们将继续加强劳动教育分类指导工作,在小学、中学、大学各教育阶段建立起‘递进式’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打造一批社会实践基地,评选出一批示范学校、精品课程、优秀教师和劳动小能手,提升劳动教育的针对和实效。”郝奎刚说。

标签: 天津市上下一盘棋 深入推进 劳动教育 劳动花香飘满津门

相关阅读

天津市上下“一盘棋”深入推进劳动教育 美

教育

周末的傍晚,天津市河东区凤凰小学三年级学生贾钧哲正在完成学校布置的劳动作业——包饺子。他以菠菜汁和紫甘蓝汁与面粉和成面团,剁、擀、

2022-05-24

北京教育系统机关41名联络员驻守高校疫情防

教育

5月18日,北京理工大学房山阎村校区疫情发生当天,北京市教委民办教育处薛闻喆第一时间奔赴校园,立即投入到学校突发疫情防控处置工作中。

2022-05-24

数字化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赋能 提高基础

教育

编者按:教育部2022年工作要点提出,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其中提到,强化需求牵引,深化融合、创新赋能、应用驱动,积极发展互联网+教

2022-05-24

乡村教师应做好德育教材的乡土“活化” 培

教育

扶贫先扶志。乡村教育扶起乡村之志,乡村德育扶正乡村之志。乡村教师肩负着立德树人重大任务,有义务、有责任做好乡村学校德育工作,培养塑

2022-05-24

超半数毕业生参加过“云招聘”“云面试”

教育

当求职遇上疫情,毕业生们该如何应对?由于疫情反复,今年很多线下招聘会按下了暂停键,改为通过线上平台进行。安徽师范大学招生就业处副处

2022-05-24

天津市上下“一盘棋”深入推进劳动教育 美丽劳动花香飘满津门

教育

周末的傍晚,天津市河东区凤凰小学三年级学生贾钧哲正在完成学校布置的劳动作业——包饺子。他以菠菜汁和紫甘蓝汁与面粉和成面团,剁、擀、

2022-05-24

北京教育系统机关41名联络员驻守高校疫情防控第一线 坚决捍卫校园一方净土

教育

5月18日,北京理工大学房山阎村校区疫情发生当天,北京市教委民办教育处薛闻喆第一时间奔赴校园,立即投入到学校突发疫情防控处置工作中。

2022-05-24

数字化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赋能 提高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水平

教育

编者按:教育部2022年工作要点提出,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其中提到,强化需求牵引,深化融合、创新赋能、应用驱动,积极发展互联网+教

2022-05-24

乡村教师应做好德育教材的乡土“活化” 培养塑造乡村学生的精神品格与乡土情怀

教育

扶贫先扶志。乡村教育扶起乡村之志,乡村德育扶正乡村之志。乡村教师肩负着立德树人重大任务,有义务、有责任做好乡村学校德育工作,培养塑

2022-05-24

超半数毕业生参加过“云招聘”“云面试” “云求职”如何更加精准有效

教育

当求职遇上疫情,毕业生们该如何应对?由于疫情反复,今年很多线下招聘会按下了暂停键,改为通过线上平台进行。安徽师范大学招生就业处副处

2022-05-24

扎实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构筑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高地

教育

4月25日,到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并发表重要讲话, 对广大教师和青年学生的亲切关怀和殷切希望。河北教育系统坚决把贯彻落实重要讲话精神

2022-05-24

面对灵活就业职业院校需要做什么 推进灵活就业型人才培养

教育

灵活就业是国家优先就业导向的政策体现,是群众增加收入的重要渠道。目前,我国灵活就业人员已达两亿多人,他们对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服务业

2022-05-24

山西省教育厅全力推动帮扶县教育发展 教育帮扶赋能乡村振兴

教育

乡村振兴,教育先行。2021年6月,山西省教育厅印发《关于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意见》,不断强化责任、政策、

2022-05-24

潍坊职业学院强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让学生实习有计划有保障有质量

教育

学生实习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育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重要手段,更是职业教育类型特色的重要体现。

2022-05-24

一体化实习提升“3+3”学生就业竞争力 系统构建“五主体四循环”

教育

为更好对接地区企业转型升级需求,从2017年起,无锡职业技术学院与无锡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共同实施3+3中职与高职分段培养项目。该项目中

2022-05-24

遇见旗袍是于万千人群中的惊鸿一瞥 沿途洒满了爱的芬芳

旗袍,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虽然其定义和产生的时间至今还存有诸多争议,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服饰文化

北京市电影院有序恢复开放 周五预售部分场次已满座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发布《北京市电影局关于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有序推进电影院恢复开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风险地区影院,可于7月24日

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 第46届武汉渡江节因长江水位过高取消

武汉7·16渡江节组委会14日发布公告,由于长江武汉关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规定取消2020年第46届武汉7·16渡江节。受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

“非遗”普及受众最看重“动手”参观大师工作室非常享受

过去一段时间,国家级非遗项目灰塑传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陈家祠等工作现场,向身边那些带着好奇目光的人们讲解灰塑的种种技术细节:草根灰、

璧山冷酒夜市 丰富市民夜间文旅活动

7月13日,位于璧山区南门唐城夜市街区的璧山冷酒夜市开街。这是璧山区打造夜间经济消费载体、培育夜间经济活动品牌的举措之一。璧山市民一

年内两市超过500家上市公司完成回购 累计回购金额超332亿元

近期A股市场持续震荡,不少上市公司或其重要股东推出回购、增持计划,用真金白银力挺股价。记者根据同花顺数据统计,今年以来,两市超过500

持续发力补链强链加大研发抢占市场 渝企跑出“加速度”

玥湖路渝快电充换电站 一辆新能源汽车,离不开研发、动力、配套等多个环节。作为汽车制造重镇,重庆在这些环节的多个板块上,正在加速奔跑

重启上市公司资本运作 康佳集团去年半导体业务营业收入为3.22亿元

近日,康佳集团正式对外发布2021年年度业绩报告。2021年,康佳集团实现全年营收491 07亿元,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为9 05亿元,同比增长89 5

伟禄集团连续6年增长 去年营收同比增长37.5%

深港通标的之一的深圳企业伟禄集团近日公布2021年业绩。财报数据显示,伟禄集团全年营业收入11 95亿港元,同比增长37 5%,连续6年稳步增长;

龙头企业去年净利倍增 整个行业营收规模有望创造历史新高位

近日,面板龙头TCL科技、京东方分别发布2021年度业绩快报,两家企业去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增长129 3%、412 86%,实现超过百亿

深圳国企全力为市民 守好“菜篮子”“米袋子”保障量足价稳

疫情防控形势下,民生物资供应是否充足成为市民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连日来,深农集团、深粮控股等企业,充分发挥国企担当,全力为深圳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