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驾驶的应用,是一件短期完全不能解决的事儿
先说结论,不能。
智能驾驶的应用,是一件短期完全不能解决的事儿。君不见,特斯拉刚刚又撞了一辆,又是卡车,又是小概率事件,但头铁的上汽、东风、北汽等还是要全力投入。
上汽集团建议,在部分管制区域、部分限定路段试点法律法规突破,满足智能网联汽车上路测试需要。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如长三角),选择整体环境较好的区域(如上海临港东海大桥、嘉定汽车城),建设高度自动驾驶(L3级别以上)先行示范区,并协调国家有关部门,在示范区内试点突破法律法规限制,允许高度自动驾驶车辆上高速、高架道路进行测试及示范应用,在特定区域率先试点无安全员的自动驾驶载人、载货商业化应用。
东风副总工程师同样认为,应当加快开放自动驾驶道路测试,推动全国路测牌互认。而北汽集团的看法,则是希望落笔于智慧城市,董事长强调充分引入智能电动车,重点在于“电动车”上,毕竟目前北汽集团在自主品牌方面基本就在依靠B端采购电动车回血,北汽新能源2019年累计销量达到15.06万辆,燃油车方面的销量简直不值一提。
但抛开电动车不说,将智能驾驶上升到战略高度,真的能够拯救增长乏力的中国车市么?我觉得有点难,就目前的发展来看,“教会AI开车”要比“教会AI下围棋”难多了。
这就要从智能驾驶的本质说起,自动驾驶的逻辑包含了环境感测能力、核心计算能力以及汽车如何与环境互动并自主进行判断的网络通信及决策能力。
首先是环境感测能力,我们知道一般这可以通过更多的雷达和摄像头进行分辨,并且随着技术的进步,雷达灵敏度和探测距离在不断提升,摄像头的分辨率也不断强化,但你有没有想过,硬素质的提升能让AI了解前方么?
本文由搜财资讯网发布,不代表搜财资讯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QQ 841991949,并注明出处:https://www.ncrw.com.cn/news/jiaoyu/598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