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军指挥官见环境无异,老百姓照常赶集而误判战场形势
作者:忘情
“宿鸟惊飞,必有伏兵”,这话的意思,是可以通过观察环境变化的蛛丝马迹,寻觅、推断敌军踪迹,有助于指挥员判断战场形势。这个方法虽说原则上是对的,但也不能一概而论。土地革命时期,就曾发生过
蒋军指挥官见环境无异,老百姓照常赶集而误判战场形势,结果导致全军覆没的案例。
1934年10月23日,红2军团和红6军团共8000人马在贵州印江会师。贺龙、关向应和任弼时、萧克四双大手从此握在了一起。在湘西完成牵制敌军后,红2、6军团决定转至湖北境内,寻求发展。
1935年6月,红2、6军团采用“围点打援”战法,在忠堡一举伏击了来援的一路援敌,歼敌2000余人,生俘蒋军纵队司令兼41师中将师长张振汉。此后,红军以少部兵力继续围困龙山,将主要力量投入开辟根据地、发动群众和扩红。
蒋军湘鄂川黔边区“剿匪”总司令徐源泉,为保存实力和地盘,防止红2、6军团再入鄂西,便不顾老蒋要求他与湘军南北夹击红军的命令,决定把部队推进到湘鄂边界,巩固来风到宣恩一带的封锁线。徐源泉于7月30日至8月1日,先后电令驻鹤峰县太平镇的第34师和驻高罗的第48师142旅前推至沙道沟;限驻扎宣恩县小关的第85师于8月3日开到李家河;驻高罗的暂编第4旅一部占领水田坝;驻来凤的第41师123旅占领李家河,掩护上述3个师的开进。
贺龙获悉这一敌情后,经过缜密分析,决定对骄横的第85师开刀。这个师历史极为复杂,最早可追溯1927年4月13日,由黔军袁祖铭之12军余部,彭汉章第9军余部编成的第43军。该军属于旁系,调到江西参加对苏区“围剿”过程中损兵折将,后缩编成仅辖2个团的第85师,总计才4000人左右。
该师新晋少将师长谢彬是个心狠手辣的老手。
本文由搜财资讯网发布,不代表搜财资讯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QQ 841991949,并注明出处:https://www.ncrw.com.cn/news/junshi/203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