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中,徐海东的一个手下败将问
作者:朱炳东
解放战争中,徐海东的一个手下败将问徐海东:请问将军是哪所大学毕业的?徐海东笑答:我是青山大学毕业的。
青山大学?国军军官愣住了:不是军校吗?哪个青山大学?
徐海东一指眼前的翠绿山峦:这就是青山大学。
【斯诺对徐海东印象深刻,称他“像一个顽皮的孩子”】
在现代化正规化的军队,军官几乎都是各类军校的毕业生。比如英国的桑赫斯特,美国的西点,中国的黄埔、保定,等等。在军校里有系统、完整的军事理论、实践课程,全面培养指挥员。
在有的
人看来,
没上过军校似乎就不会打仗。
在三年解放战争中,很多被俘的蒋军将领,被我军士兵用枪指着时,不是怒火中烧,不是恐惧畏惧,不是垂头丧气,而是露出满脸的不屑不服,他们往往表达一个共同的意思:你们根本就不是正规军,得意什么?在抗战中,有的日本军官也很郁闷:
自己堂堂的日本陆军士官、陆军大学军校毕业生,为什么打不过没上一天军校的八路军?
伟人对来访客人说,自己会打仗。只要是地球人,都不认为这是说大话。伟人只是一个师范生,数学不好,绘画不擅长,外语也没怎么学过。如果今天去考军校,恐怕不会被录取。可是,谁能否认伟人的杰出军事才能?
看看《论持久战》,那是与《孙子兵法》《战争论》并列的经典兵法著作。伟人写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持久战”“评西北大捷兼论解放军的新式整军运动”等等文章,发给各级指挥员,提高认识、见识,这岂是那些正规军校里的蒋军败将所能比的?
伟人从来看不起只会死读书的人。在他文章中,多次讽刺不知变通的书呆子,称之为“教条主义”“本本主义”。伟人认为,那些条条框框扼杀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告诫各级指挥员要实事求是搞调查研究,不要做“马谡”式的人物。
红军刚改编为八路军不久,杨勇在晋西北几次伏击日军后,不甘心失败的日军指挥官给杨勇写了一封挑战书,要求八路军排兵布阵与日军堂堂正正交战,称
“
小偷小摸的打法,不是军人大丈夫行径
”
。
【杨勇】
看到日军这封信,八十多年后我们依然觉得很可笑。这也不奇怪,在那个时候的世界各国军校里,没有教过学生“游击战”这门课程。日军感到这样作战不合常规,不对胃口,所以很不习惯。蒋军与日军作战,经常是摆开阵势,哪怕自己的武器装备比日军落后。往往是守城守不住,攻城攻不动。因为蒋军军官无论在军校学的,还是上级指导,都是这样的“堂堂之阵”。
【同志,不要踏麦苗】
本文由搜财资讯网发布,不代表搜财资讯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QQ 841991949,并注明出处:https://www.ncrw.com.cn/news/junshi/429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