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一下一辆小型自动驾驶汽车正在陆地上行驶,却突然将自己压扁,变成四轴飞行器飞走。据发表在最新一期《科学·机器人》杂志上的研究,美国团队设计了一种在材料层面改变形状的新方法,使用橡胶、金属和温度对材料进行变形并将它们固定在没有电机或滑轮的位置。
“当开始这个项目时,我们想要一种可做3件事的材料:改变形状、保持形状,然后恢复到原始配置,并在多个周期内完成。”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机械工程系助理教授迈克尔·巴特利特说。
为了创造一个可变形结构,该团队借鉴了剪纸艺术。通过观察橡胶和复合材料中这些剪纸图案的强度,该团队创建出了具有重复几何图案的材料结构。
接下来,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能够保持形状但允许按需消除该形状的材料。他们引入了一种由嵌入橡胶皮内的低熔点合金(LMPA)制成的内骨架。通常,当金属被拉伸得太远时,金属会永久弯曲、断裂或拉伸成固定的、无法再用的形状。而将特殊合金嵌入橡胶后,当拉伸时,这种复合材料可迅速保持所需的形状,非常适合可立即承重的柔性变形材料。
最后,材料必须使结构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研究团队在LMPA网格旁加入柔软的卷须状加热器。加热器使金属在60℃或铝熔化温度的10%时转化为液体。弹性体表皮将熔化的金属保持在原位,然后将材料拉回原来的形状,扭转拉伸,使复合材料具有“可逆塑性”。金属冷却后,它再次有助于保持结构的形状。
研究人员发现,这种受剪纸启发的复合设计可创造出复杂的形状,从圆柱体到球状再到凹凸形状。形状改变也可快速实现:用球撞击后,形状改变并在不到1/10秒内固定到位。此外,如果材料破裂,可通过熔化和重整金属内骨架来多次修复。
总编辑圈点
大自然中很多有机体都可改变形状以执行不同的功能。譬如章鱼能大幅改变形状来移动、进食或者与环境互动;人类也能弯曲肌肉进行支撑并保持;植物则可全天候移动以捕捉阳光。但在工程学中能否实现仍然未知。现在,一种变形复合材料不但强度足够,还很容易变形,使得机器人能最大化适应环境。未来这一材料带给我们的,不仅是执行多种功能任务的新一代机器人,还将有受损后自我修复的弹性设备,能在人机界面和可穿戴方面激发丰富的应用。
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公司)野蛮发展的星链低轨互联网卫星星座最近接连遭遇挫折:不但一场突如其来的太阳风暴导致40颗刚发射的星链卫
英国原子能研究所2月9日发布消息称,在去年12月的实验中,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核聚变反应堆——欧洲联合环状反应堆(JET)在5秒内产生了59兆焦耳
美国索尔克研究所的科学家在9日出版的《自然·通讯》杂志上发表论文称,他们对培养皿中的人类细胞和活小鼠的脑细胞进行基因编辑,向其中添
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公司)野蛮发展的星链低轨互联网卫星星座最近接连遭遇挫折:不但一场突如其来的太阳风暴导致40颗刚发射的星链卫
英国原子能研究所2月9日发布消息称,在去年12月的实验中,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核聚变反应堆——欧洲联合环状反应堆(JET)在5秒内产生了59兆焦耳
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生物工程师们在最新研究中发现了癌症进化中一个此前未被认识到的关键角色:基因组某些区域发生的簇状突变。研究
过去,受限于观测数据匮乏和极端高温高压环境,人们对于地球内核结构和性质的认知非常有限。美国时间2月9日发表于《自然》期刊的最新研究结
记者9日从中国海油获悉,由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油工程)自主实施的我国首次深水犁式挖沟机海试作业在南海崖城海域取得圆满
建造空间站是全年宇航任务重中之重。2月9日,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航天科技活动蓝皮书(2021年)》(以下简称《蓝皮书》)发布会上,航天科
据欧洲核聚变研发创新联盟(EUROfusion)、英国原子能管理局(UKAEA)和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9日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称,欧洲科学家在通过聚
旗袍,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虽然其定义和产生的时间至今还存有诸多争议,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服饰文化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发布《北京市电影局关于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有序推进电影院恢复开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风险地区影院,可于7月24日
武汉7·16渡江节组委会14日发布公告,由于长江武汉关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规定取消2020年第46届武汉7·16渡江节。受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
过去一段时间,国家级非遗项目灰塑传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陈家祠等工作现场,向身边那些带着好奇目光的人们讲解灰塑的种种技术细节:草根灰、
7月13日,位于璧山区南门唐城夜市街区的璧山冷酒夜市开街。这是璧山区打造夜间经济消费载体、培育夜间经济活动品牌的举措之一。璧山市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