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生命科学与医学部周丛照教授和陈宇星教授课题组,利用单颗粒冷冻电镜技术解析了人类磷脂翻转酶ATP8B1-CDC50及其与生理底物磷脂酰丝氨酸复合物的三维结构,并借助一系列生化实验阐明了ATP8B1的底物特异性及其活性调控的分子机制。相关研究成果3月30日在线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报》上。
脂质双分子层的不对称性是真核生物细胞膜的标志性特征,维系一系列细胞功能,如膜稳定性、细胞形状、细胞信号传导以及胆汁和胆固醇稳态等。人类ATP8B1是一种P4型ATP酶,主要定位于肝脏的胆管细胞和小管膜上,利用ATP水解产生的能量将磷脂从细胞外膜翻转到内膜,对维持肝肠等细胞膜稳态具有重要作用。ATP8B1的功能缺陷会导致严重的人类相关疾病,如I型进行性家族性肝内胆汁淤积症,严重时将发展成肝胆管癌等疾病。
研究人员结合体外ATP水解活性以及基于荧光标记的脂质翻转活性检测,首次利用生化手段证明了磷脂酰丝氨酸是ATP8B1的真正生理底物。结构比对发现,无配基的ATP8B1处于天然的磷酸化状态,其氨基端和羧基端分别插入三个胞内结构域之间,处于自抑制状态。这一首次发现的全新构象,更新了人们对P4型ATP酶转运循环的认识。在生理底物结合时,ATP8B1的自抑制状态将被解除。进一步的酶活实验发现,在生理环境中大量存在的胆酸盐能够极大地增强ATP8B1的酶活,表明胆酸盐在ATP8B1的活性调控中起着重要作用。结构分析发现,ATP8B1胞内的P结构域上具有一个独特的带正电的柔性结构与胆酸盐响应密切相关。
该研究结果阐明了ATP8B1介导的胆酸盐循环过程中膜脂不对称性修复的分子机理,揭示了ATP8B1在底物和肝内胆酸盐共同作用下的“自抑制-抑制解除-酶活增强”的精细调控机制,同时还为胆汁淤积症等疾病的治疗干预和药物设计提供了结构基础。(科技日报记者 吴长锋)
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生命科学与医学部周丛照教授和陈宇星教授课题组,利用单颗粒冷冻电镜技术解析了人类磷脂翻转酶ATP8B1-CDC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已于北京时间3月31日18时40分受控再入大气层。飞船绝大部分器件被烧蚀销毁,少量残骸落入
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生命科学与医学部周丛照教授和陈宇星教授课题组,利用单颗粒冷冻电镜技术解析了人类磷脂翻转酶ATP8B1-CDC
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开发出一种新冠病毒传感器,可同时提高准确性和检测速度,有望彻底改变病毒检测方式。在29日《纳米快报》上发表的
英国科学家在最新一期《美国化学学会·传染病》杂志上发表论文称,他们的研究表明,感染两种不同普通人类冠状病毒不会产生能与新冠病毒发生
据最新一期《自然·通讯》报道,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双城分校研究人员领导的一项首创研究揭示了液滴为何具有腐蚀坚硬表面的能力。这一发现可以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已于北京时间3月31日18时40分受控再入大气层。飞船绝大部分器件被烧蚀销毁,少量残骸落入
被誉为生命科学登月计划的人类基因组测序再次取得重大进展:国际科学团队端粒到端粒联盟(T2T)发表了第一个完整的、无间隙的人类基因组序列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30日报道,美国德克萨斯农工大学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型的水稳定二维共价有机框架(COF)纳米颗粒,可以引导人类间充质干细
根据自然科研旗下《科学报告》31日发表的一项动物行为研究,斑马拟丽鱼(慈鲷鱼的一种)和公式鱼能完成1到5以内加减1位的计算。科学家认为,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作物病原生物功能基因组研究创新团队基于转录组测序、酵母双杂交文库筛选和蛋白质组数据分析,获得了一
3月30日,记者从甘肃省科技厅了解到,为充分挖掘甘肃省中医药方面的禀赋优势,推动甘肃方剂在当前甘肃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治中的积极作用,甘
旗袍,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虽然其定义和产生的时间至今还存有诸多争议,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服饰文化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发布《北京市电影局关于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有序推进电影院恢复开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风险地区影院,可于7月24日
武汉7·16渡江节组委会14日发布公告,由于长江武汉关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规定取消2020年第46届武汉7·16渡江节。受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
过去一段时间,国家级非遗项目灰塑传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陈家祠等工作现场,向身边那些带着好奇目光的人们讲解灰塑的种种技术细节:草根灰、
7月13日,位于璧山区南门唐城夜市街区的璧山冷酒夜市开街。这是璧山区打造夜间经济消费载体、培育夜间经济活动品牌的举措之一。璧山市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