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的一个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基于贻贝黏附蛋白的生物黏合剂,这种生物黏合剂能够快速愈合伤口并减少疤痕。使用这种黏合剂的皮肤移植可有效地使皮肤恢复活力,而无需使用缝合线。这项研究近日发表在国际期刊《化学工程杂志》上。
接受皮肤移植的患者最大的担忧是术后疤痕和移植皮肤的再生。缝合后疤痕的深度取决于进行皮肤移植的医务人员的技能,而且缝合部位的伤口愈合需要一个多月的时间。
贻贝亦称海虹,是一种人们熟悉的海产。贻贝自身的固定力非常强,其固着在浮筒或船底上面时,甚至可能造成浮筒下沉。此前就有研究显示,贻贝的黏附力有助于优化人工黏合剂本身的结构和效力,而且不需要改变黏接区域的面积。
浦项科技大学研究小组通过在贻贝黏附蛋白凝聚层中引入尿囊素和表皮生长因子来开发生物黏合剂。应用这种生物黏合剂后,两种药物会根据伤口愈合过程的阶段依次释放,并使皮肤再生。
研究结果表明,与当前皮肤移植中使用的缝合线相比,伤口区域的恢复效率更高。特别是移植区域的毛囊损失最小,而胶原蛋白和主要皮肤因子水平得到有效恢复。
这种生物黏合剂的另一个特点是,与缝合线不同,它在伤口区域留下的疤痕最小,并且对人体无害。
研究人员解释说,新开发的生物黏合剂中使用了贻贝黏附蛋白,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疤痕并促进皮肤再生,这个新系统将有效地应用于需要组织再生的各种受影响区域的移植。
【总编辑圈点】
海洋贻贝,一种带壳的软体动物,也是海洋养殖业中的“大户”。它的足丝腺会分泌一种蛋白,把自己固定在海水下的岩石、船体等固体表面上。经过一系列工艺步骤制备,人类就能获得高纯度的贻贝黏蛋白。它具有高强度、高韧性和防水性,有极强的黏附功能,还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对它的应用也已经非常广泛,比如做生物黏合剂、创面修复材料,或者用来制作日常化妆品。对它的开发利用,正改善着我们的生活体验。可见,从大自然中,人类总能学到很多。 (记者张梦然)
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研究人员在27日的《自然·微生物学》杂志上报告,首次发现了感染阿斯加德古菌的病毒,这种古菌可能是所有复杂
6月26日,记者从浙江工业大学获悉,该校长三角绿色制药协同创新中心溶酶体新药研发团队与美国密歇根大学徐浩新教授团队合作,找到了溶酶体
韩国的一个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基于贻贝黏附蛋白的生物黏合剂,这种生物黏合剂能够快速愈合伤口并减少疤痕。使用这种黏合剂的皮肤移植可有效
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研究人员在27日的《自然·微生物学》杂志上报告,首次发现了感染阿斯加德古菌的病毒,这种古菌可能是所有复杂
德国科学家在最新一期《自然》杂志上发表论文称,他们首次成功演示了一款高效的有机双极晶体管,其关键是使用高度有序的纤薄有机层。新晶体
6月26日,记者从浙江工业大学获悉,该校长三角绿色制药协同创新中心溶酶体新药研发团队与美国密歇根大学徐浩新教授团队合作,找到了溶酶体
新基因是生物表型进化和物种形成的动力和源泉。记者近日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获悉,研究人员近期研究发现,基因融合是水稻及其近缘种
摆脱化石燃料和避免塑料在环境中堆积是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关键。近日,在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基础科学学院杰里米·卢特巴赫教授的领导下,
脱发是人体免疫系统攻击自己的毛囊导致的病症,美国索尔克研究所科学家发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脱发治疗分子靶点。6月23日发表在《自然免疫学
2021年,美国人在维生素和膳食补充剂上的花费接近500亿美元。但美国科学家在21日出版的《美国医学会杂志》上发表文章指出,对于未怀孕的、
系外行星有水,就一定代表着具有宜居性吗?显然并不是。那么决定这些海洋世界宜居性的因素到底是什么?英国《自然·通讯》杂志21日发表的一项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称,乳腺癌是最常见的癌症之一,每年全世界约有230万人患上这种疾病。如果医生及早发现乳腺癌,患者通常对治疗反应良好
旗袍,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虽然其定义和产生的时间至今还存有诸多争议,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服饰文化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发布《北京市电影局关于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有序推进电影院恢复开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风险地区影院,可于7月24日
武汉7·16渡江节组委会14日发布公告,由于长江武汉关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规定取消2020年第46届武汉7·16渡江节。受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
过去一段时间,国家级非遗项目灰塑传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陈家祠等工作现场,向身边那些带着好奇目光的人们讲解灰塑的种种技术细节:草根灰、
7月13日,位于璧山区南门唐城夜市街区的璧山冷酒夜市开街。这是璧山区打造夜间经济消费载体、培育夜间经济活动品牌的举措之一。璧山市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