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发现至少80万年前人类用火遗址 有助于进一步揭示人类起源的秘密

2022-06-30 10:31:05   来源:科技日报

以色列和加拿大科学家在最新一期《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撰文指出,他们利用人工智能算法,发现了迄今最古老的表明人类用火的遗址之一,人类在此处用火的行为可以追溯到至少80万年前。最新技术有助于进一步揭示人类起源的秘密。

古人类对火的控制使用,据推测至少可以追溯到100万年前。火的使用是智人进化的一个关键因素,火不仅可以让人感到温暖,还可用于创造更复杂的工具,让食物变得更安全,从而有助于大脑的发育。

迄今为止,科学家们在全球范围内仅发现了5个可追溯到50万年前人类用火证据的遗址:位于南非的“奇迹洞穴”和斯瓦特克朗、肯尼亚的契索旺加、以色列的格舍尔-贝诺特-雅科夫、西班牙的阿尔塔米拉洞。最新研究负责人之一、魏茨曼植物与环境科学部的菲利佩·纳塔利奥博士说:“我们可能刚刚找到了第六个地点。”

传统考古方法对于早期古人类遗址使用火源的识别,主要依赖于对蚀变沉积物、岩屑和骨骼的视觉评估,如土壤变红、变色、开裂、收缩、变暗等,但这可能会低估当时人类用火的普遍程度。

而在新研究中,纳塔利奥等人开发了一种基于深度学算法的光谱“温度计”,并借此揭示,以色列最古老的遗址之一——埃夫隆采石场存在被火烧过的动物和岩屑残存,其年代介于100万至80万年前之间。

研究人员指出,通过将材料的化学成分精确定位到分子水,人工智能可以评估石器被加热到的温度,最终提供有关过去人类行为的信息。他们评估了该遗址发现的26件燧石工具的热暴露情况,结果显示,有些工具被加热到超过600摄氏度。此外,他们使用不同光谱技术分析了87具动物遗骸,发现一头已灭绝大象的象牙因加热导致身体结构发生了变化。

研究团队表示,他们开发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其他旧石器时代晚期,也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人的用火行为是如何进化的,从而进一步揭示更多与人类历史有关的秘密。(科技日报记者 刘霞)

标签: 至少80万年前 人类用火遗址 人类起源的秘密

相关阅读

AI发现至少80万年前人类用火遗址 有助于进

科技

以色列和加拿大科学家在最新一期《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撰文指出,他们利用人工智能算法,发现了迄今最古老的表明人类用火的遗址之一,人

2022-06-30

向声学集成电路迈出关键一步 声波首次在芯

科技

美国哈佛大学科学家在最新一期《自然·电子学》杂志上撰文指出,他们首次展示了如何利用电场,在芯片上控制和调制声波,朝最终研制出声学集

2022-06-30

静电纺丝将成可穿戴设备制造关键技术 开发

科技

静电纺丝技术是一种从聚合物基材制备具有可调性能的纳米纤维的技术。根据美国物理联合会出版的《APL生物工程》杂志28日最新论文,美国塔夫

2022-06-30

新型太阳能电池光电转化效率达25% 有望应

科技

德国和比利时的研究人员携手研制出一款新型钙钛矿 铜铟二硒化物(CIS)串联太阳能电池,其光电转化效率接近25%,为迄今同类产品最高值。这款

2022-06-30

研究人员开发出无需物理接触的系统 新系统

科技

西班牙纳瓦拉公立大学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使用声学操作就可组装物体而无需物理接触的系统LeviPrint。该系统产生的声场可捕获小颗粒、胶滴甚

2022-06-30

AI发现至少80万年前人类用火遗址 有助于进一步揭示人类起源的秘密

科技

以色列和加拿大科学家在最新一期《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撰文指出,他们利用人工智能算法,发现了迄今最古老的表明人类用火的遗址之一,人

2022-06-30

向声学集成电路迈出关键一步 声波首次在芯片上实现控制与调制

科技

美国哈佛大学科学家在最新一期《自然·电子学》杂志上撰文指出,他们首次展示了如何利用电场,在芯片上控制和调制声波,朝最终研制出声学集

2022-06-30

静电纺丝将成可穿戴设备制造关键技术 开发可穿戴电子设备和系统方面取得新进展

科技

静电纺丝技术是一种从聚合物基材制备具有可调性能的纳米纤维的技术。根据美国物理联合会出版的《APL生物工程》杂志28日最新论文,美国塔夫

2022-06-30

新型太阳能电池光电转化效率达25% 有望应用于车辆和可折叠设备

科技

德国和比利时的研究人员携手研制出一款新型钙钛矿 铜铟二硒化物(CIS)串联太阳能电池,其光电转化效率接近25%,为迄今同类产品最高值。这款

2022-06-30

研究人员开发出无需物理接触的系统 新系统使用声学悬浮组装零件

科技

西班牙纳瓦拉公立大学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使用声学操作就可组装物体而无需物理接触的系统LeviPrint。该系统产生的声场可捕获小颗粒、胶滴甚

2022-06-30

建模研究显示认为富含氢氦的系外行星长期宜居

科技

英国《自然·天文学》杂志近日发表的一项建模研究显示,大气主要由氢气与氦气组成的岩质系外行星,能在其表面维持温带条件和液态水长达几十

2022-06-30

碳纳米纤维增加铝复合材料硬度 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纳米材料》杂志上

科技

俄罗斯科研人员将碳纳米纤维添加到铝复合材料中,使铝复合材料的硬度增加了20%,材料结构在微观层面上也发生了极大变化。有关专家指出,这

2022-06-29

研究表明20世纪的热带气旋数量下降 相比19世纪下半叶减少了约13%

科技

根据英国《自然·气候变化》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20世纪每年的热带气旋数量相比19世纪下半叶减少了约13%。热带气旋在人类排放情景下的变化

2022-06-29

糖尿病截肢者的福音 柔性机械假肢可减轻使用者痛苦

科技

每30秒,世界上就有一名糖尿病患者的腿因病被迫截肢。这些患者经常患有神经病变,下肢感觉丧失,因此无法检测到由不合适假体造成的损伤,从

2022-06-29

研究结果表明 气候变化严重影响红树林储碳

科技

红树林在人类维护星球的健康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吸收了大量的温室气体排放,帮助保护社区免受海平面上升的影响,并充当幼鱼的苗圃

2022-06-29

遇见旗袍是于万千人群中的惊鸿一瞥 沿途洒满了爱的芬芳

旗袍,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虽然其定义和产生的时间至今还存有诸多争议,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服饰文化

北京市电影院有序恢复开放 周五预售部分场次已满座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发布《北京市电影局关于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有序推进电影院恢复开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风险地区影院,可于7月24日

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 第46届武汉渡江节因长江水位过高取消

武汉7·16渡江节组委会14日发布公告,由于长江武汉关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规定取消2020年第46届武汉7·16渡江节。受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

“非遗”普及受众最看重“动手”参观大师工作室非常享受

过去一段时间,国家级非遗项目灰塑传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陈家祠等工作现场,向身边那些带着好奇目光的人们讲解灰塑的种种技术细节:草根灰、

璧山冷酒夜市 丰富市民夜间文旅活动

7月13日,位于璧山区南门唐城夜市街区的璧山冷酒夜市开街。这是璧山区打造夜间经济消费载体、培育夜间经济活动品牌的举措之一。璧山市民一

年内两市超过500家上市公司完成回购 累计回购金额超332亿元

近期A股市场持续震荡,不少上市公司或其重要股东推出回购、增持计划,用真金白银力挺股价。记者根据同花顺数据统计,今年以来,两市超过500

持续发力补链强链加大研发抢占市场 渝企跑出“加速度”

玥湖路渝快电充换电站 一辆新能源汽车,离不开研发、动力、配套等多个环节。作为汽车制造重镇,重庆在这些环节的多个板块上,正在加速奔跑

重启上市公司资本运作 康佳集团去年半导体业务营业收入为3.22亿元

近日,康佳集团正式对外发布2021年年度业绩报告。2021年,康佳集团实现全年营收491 07亿元,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为9 05亿元,同比增长89 5

伟禄集团连续6年增长 去年营收同比增长37.5%

深港通标的之一的深圳企业伟禄集团近日公布2021年业绩。财报数据显示,伟禄集团全年营业收入11 95亿港元,同比增长37 5%,连续6年稳步增长;

龙头企业去年净利倍增 整个行业营收规模有望创造历史新高位

近日,面板龙头TCL科技、京东方分别发布2021年度业绩快报,两家企业去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增长129 3%、412 86%,实现超过百亿

深圳国企全力为市民 守好“菜篮子”“米袋子”保障量足价稳

疫情防控形势下,民生物资供应是否充足成为市民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连日来,深农集团、深粮控股等企业,充分发挥国企担当,全力为深圳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