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新冠肺炎持续大流行造成了巨大的公共卫生负担,尽管已经有多个新冠疫苗上市,但病毒变异株的不断出现对疫苗的有效性带来巨大挑战。近日,厦门大学分子疫苗学和分子诊断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夏宁邵教授团队联合香港大学管轶教授团队等提出广谱新冠疫苗的免疫原构建新策略,该策略或可实现更广谱的抗原性覆盖,为开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通用疫苗提供新思路。相关研究成果近日以《用于广谱新冠疫苗的“谱系嵌合-突变补丁”刺突蛋白》为题在线发表于《细胞》子刊《细胞•宿主与微生物》。
眼下,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的传染性和免疫逃逸能力显著增强。传统疫苗的研发思路可能难以应对新冠病毒的快速变异,迫切需要发展能实现广谱保护的广谱新冠疫苗。
就此,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谱系嵌合-突变补丁”的免疫原构建策略,即通过对抗原性差异大的毒株进行刺突蛋白(S蛋白)的结构域嵌合重组和突变改造,评价筛选出免疫原性强、抗原性互补程度高的免疫原组合,实现更广谱的抗原性覆盖。
在该研究中,研究人员将B.1.620变异株S蛋白的N端结构域(NTD)与伽马变异株的受体结合域及S2亚基(RBD-S2)嵌合重组,并在此基础上引入其他影响抗原性的受体结合域突变,成功构建了免疫原性强、抗原性与原型S蛋白(STFK)互补的嵌合免疫原STFK1628x及STFK1628y。其中,由STFK和STFK1628x组成的二价疫苗在动物中诱导了高滴度的广谱中和抗体,能有效地中和各类VOC和VOI变异株,包括奥密克戎亚分支BA.1、BA.1.1、BA.2、BA.2.12.1、BA.2.75、BA.4和BA.5。
在仓鼠攻毒模型中,研究人员证实该疫苗能够高效保护新冠原型株和贝塔、奥密克戎变异株的直接攻击。更重要的是,该研究还表明该二价疫苗可以阻断病毒从接种过疫苗的仓鼠传播到未接种过疫苗的个体。
值得一提的是,两种新的免疫原STFK1628x及STFK1628y均是在奥密克戎出现之前设计构建的,却能高效诱导针对奥密克戎各种变异株的广谱中和抗体,表明该研究提出的免疫原构建新策略具有前瞻性。
这些研究结果阐明了新冠变异株S蛋白的抗原性和免疫原性特征,为开发COVID-19通用疫苗提供新思路。(科技日报记者 符晓波)
10月19日,记者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获悉,该院医学检验科曹炬研究员团队最新研究发现,颗粒蛋白酶前体(PGRN)在促进真菌失控性炎症反
10月20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获悉,该研究所王光辉研究员带领的多孔催化材料研究组开发了一种双模板策略,制备了成
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新冠肺炎持续大流行造成了巨大的公共卫生负担,尽管已经有多个新冠疫苗上市,但病毒变异株的不断出现对疫苗的有效性带
10月19日,记者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获悉,该院医学检验科曹炬研究员团队最新研究发现,颗粒蛋白酶前体(PGRN)在促进真菌失控性炎症反
10月20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获悉,该研究所王光辉研究员带领的多孔催化材料研究组开发了一种双模板策略,制备了成
美国科学家在最新一期《科学》杂志上撰文指出,他们研制出了迄今最薄的铁电材料——半纳米厚的二氧化锆。最新研究为下一代节能电子设备的设
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郭光灿院士团队史保森教授、丁冬生教授课题组与国外同行合作,利用强关联系统的相变提高了里德堡原子对微
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了解到,该校物理学院肖正国教授课题组与南京工业大学王建浦教授、王娜娜教授课题组合作,通过在钙钛矿表面形成的纳
19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获悉,该所材料研究中心能源材料室与合作方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材料所在钒合金抗辐照性能机理研究方
俄罗斯研究人员发现,可使用正电子发射和计算机断层扫描提前诊断慢性肾病(CKD)。在尿检还没有变化但疾病已在分子细胞水平上形成的时期,这
美国华盛顿大学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深度学习软件Omnipose,其能帮助解决在显微镜图像中识别各种微小细菌的挑战。研究结果发表在17日的《自然
旗袍,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虽然其定义和产生的时间至今还存有诸多争议,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服饰文化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发布《北京市电影局关于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有序推进电影院恢复开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风险地区影院,可于7月24日
武汉7·16渡江节组委会14日发布公告,由于长江武汉关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规定取消2020年第46届武汉7·16渡江节。受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
过去一段时间,国家级非遗项目灰塑传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陈家祠等工作现场,向身边那些带着好奇目光的人们讲解灰塑的种种技术细节:草根灰、
7月13日,位于璧山区南门唐城夜市街区的璧山冷酒夜市开街。这是璧山区打造夜间经济消费载体、培育夜间经济活动品牌的举措之一。璧山市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