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网络文学行业不断发展壮大,女性写作者在网络文学创作队伍中的重要地位愈发凸显。相比于男性作者,女性作者特有的细腻、婉约气质在文学创作中被认为更有利于书写个体生命的体验。而网络文学带来的开放创作环境,也让越来越多的女性写作者近年来在创作题材以及方式上不断丰富,令新时代的文学创作有了更多元化的女性视角。
在网络文学行业中,“女频”意为女生频道,特指那些关注女性发展、能戳中女性读者内心的网络文学作品,“女频”网文的作者和读者也多为女性。作为当代文学领域中一个自成体系、十分独特的文化现象,目前的“女频”网络文学主要包括古代言情、现代言情、现代都市(包括悬疑、职场、科幻等)以及现实题材等文学类型,不同的题材和故事设定、人物设定展现出当代女性多元和自主的文化心态。在这类网络文学创作中,人物的情感线尤其重要,爱情故事长盛不衰,不管是历史文还是现代文,大多会涉及婚恋和女性成长。人物的情感动态性在这类文学作品叙事中也占据了主导地位,成为刻画人物形象的主要方式,尽管叙事手法各异,却无处不在地表现出对现实生活的折射。
“大女主”类型的网络文学通常聚焦女性的性格、命运、成长经历,尤其注重描写女主不同寻常的情感历程和独立人格的形成,力求塑造更为复杂的人物性格,描绘更为绵密的内心世界。在这些作品中,“大女主”一般难逃权势和爱情的矛盾纠葛,作为有胸怀的女性,敢爱敢恨是她们的主要人设,同时,爱也意味着牺牲与隐忍,明知结果可能是悲剧却从不放弃。比如蒋胜男的《燕云台》中的女主人公萧燕燕、“天下归元”的《扶摇皇后》中的女主人公孟扶摇……不难发现,这些“大女主”独立自主、不畏权势、积极抗争的姿态,伴随着个体情感的剧烈震荡,凸显出情事剧变下女性情感的炽烈,以及痛彻心扉的选择。她们不愿意通过婚姻依附男性实现自我,并非简单女权意识的体现,而是渴望与男性并肩而立、同甘共苦,体现了女性对于“一生一世一双人”的美好纯挚爱情的向往与追求。可以说,古代言情网络文学中的古风表达形式也为传递现代女性的心声打开了一扇窗。比如“吱吱”创作的《庶女攻略》中的女主人公外表是老实的古代庶女,内在却是看遍婚姻百态、尽知人间冷暖的现代灵魂;“关心则乱”创作的《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讲述了一名现代小书记员穿越到古代成为庶女后的传奇人生,小说中的女主人公知冷热、懂进退,能够原谅自己的不完美,宽宥别人的不理解;“千桦尽落”的《嫡长女她又美又飒》讲述了镇国公府嫡长女力挽狂澜拯救家人命运,并与男主人公携手并进共同成长的故事;“意千重”创作的《澹春山》则在保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风貌的基础上,表达了超越时代的健康的家庭婚恋观……这些网络文学作品中关于女性情感和奋斗的描写,既体现了古代女性为了追求美好生活的努力,也映照了现代女性勇于面对生活和工作挑战的坚毅的性格。
在“女频”类网络文学作品的叙事中,女主人公最常见的人设是“玛丽苏”,但这一设定在各类网络文学作品里的出现也较为多元化,从古代的“甄嬛”“若曦”“芈月”“孟扶摇”到现代的“杜拉拉”“安迪”“乔菲”等,这些人物剔除了低级版“玛丽苏”对男性的依附,均具有独立完整的人格,属于相对完整、合理的女性审美形象,集中展现了女性的温柔、活泼、坚贞、优雅与智慧。此外,近年来,女性网络文学中还出现了如柳翠虎的《装腔启示录》、毛冷瞪的《这届家长太难带了》等既具有一定思想深度和批判精神又不失娱乐性的作品,“破圈”的叙事方式与强烈的文本意识形成冲撞,可以说是上世纪80年代传统文学中的先锋小说在互联网时代的精神延续和文化传递。读者既可以从《花都猎人》里的“唐影”身上看到格非在《春尽江南》中描写的李秀蓉的影子,也可以从现代校园类网文作品中感受到余华《十八岁出门远行》里的理想与现实、抗争与妥协、残酷与温暖、失去与收获。
小说创作的本质不仅是为了讲述和传播一些有意思的“好故事”,还要借助这些“好故事”传播正向理念和优秀文化。因此,网络文学的创作也必须立足于作品的正向社会价值,要基于主流化意识形态完成自己的创作使命。近年来,除了女性独立精神、家国情怀的表达外,“女频”类网络文学作品中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也越来越多,《庶女攻略》将精致瑰丽的中国非遗项目刺绣作为推动剧情发展的重要线索;《登堂入室》讲述了制瓷世家出生的女主宋积云,从制造材料、温度控制、技术手法等方面对制瓷技术进行改革创新,带领家族走出困境的故事,作者借助主角成长轨迹巧妙地将中国传统瓷器文化编织进故事里。
此外,新的文本形式近年来也在“女频”类网络文学作品中不断涌现,充分展现了女性形象思维的独特性。以生活为原点,以情感为支点,“女频”类网络文学的创作一直在不断探索文本表现形式和时代精神之间的关系,寻觅心灵世界与万丈红尘的机缘巧合,婉转而细微的描写表现现代女性的知性与敏锐。比如,“三水小草”的《枕边有你》就以两性婚姻作为故事起点,通过夫妻二人互换身体的设定,从灵与肉的双重视角对女性生存境遇进行了细致的描写。关注女性各方面成长的现实题材网络文学创作近年来也收获颇丰,包括“阿耐”的《欢乐颂》、“吉祥夜”的《写给鼹鼠先生的情书》、“囧囧有妖”的《许你万丈光芒好》、“柴可”的《鲜花盛开的村庄》、“清扬婉兮”的《全职妈妈向前冲》以及抗疫题材小说《王谢堂前燕》《樱花依旧开》等,这些作品都从不同侧面揭示了当代女性的精神诉求,并逐渐形成了以社会话题为核心的“人设+职业+情感+家庭”叙事模式,显示出网络文学在时代性与流行性方面各具特色的表征。
(作者马 季系中国作家协会网络文学研究院研究员)
2021年5月,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等9部门印发《关于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到2035年,中国特色博物馆制度更
自2013年创办至今,中国—东盟(南宁)戏剧周让中国与东盟各国友人欢聚广西南宁,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第9届中国—东盟(南
随着我国网络文学行业不断发展壮大,女性写作者在网络文学创作队伍中的重要地位愈发凸显。相比于男性作者,女性作者特有的细腻、婉约气质在
2021年5月,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等9部门印发《关于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到2035年,中国特色博物馆制度更
自2013年创办至今,中国—东盟(南宁)戏剧周让中国与东盟各国友人欢聚广西南宁,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第9届中国—东盟(南
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在给世界带来精彩体育盛会的同时,也为世界留下独具特色的中国记忆。赛场内外,尽显中国坚定的文化自信和从容的大国气
近年来,各地把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大工作力度,深入发掘红色革命遗址的历史价值、时代价值和精神价值,在红色资源保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发出通知,决定开展2022年国家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申报工作,旨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对文明旅游工作的引导,发
文化成风化人,凝聚力量。近日,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指导组织的全国村晚示范展示点——儋州市和庆镇六罗村第37届村晚精彩上演。年味
旗袍,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虽然其定义和产生的时间至今还存有诸多争议,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服饰文化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发布《北京市电影局关于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有序推进电影院恢复开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风险地区影院,可于7月24日
武汉7·16渡江节组委会14日发布公告,由于长江武汉关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规定取消2020年第46届武汉7·16渡江节。受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
过去一段时间,国家级非遗项目灰塑传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陈家祠等工作现场,向身边那些带着好奇目光的人们讲解灰塑的种种技术细节:草根灰、
7月13日,位于璧山区南门唐城夜市街区的璧山冷酒夜市开街。这是璧山区打造夜间经济消费载体、培育夜间经济活动品牌的举措之一。璧山市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