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3年创办至今,中国—东盟(南宁)戏剧周让中国与东盟各国友人欢聚广西南宁,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第9届中国—东盟(南宁)戏剧周克服疫情带来的重重困难,以线上展演交流的形式,与东盟艺术家“云端”相聚,共享一年一度的戏剧艺术盛宴。广西的壮剧、桂剧,广东的西秦戏,浙江的婺剧,河南的越调,以及越南的丛剧、改良剧,泰国的歌剧,新加坡的潮剧,老挝的木偶戏……在第9届中国—东盟(南宁)戏剧周上,中外艺术团体共同演绎和展示了38个中外剧种,让500多万人次的观众足不出户领略各国民族风情和多元文化之美。
虽然全球疫情导致海外文化交流的步伐受阻,但广西借助重大文旅活动,积极搭建线上线下文旅交流平台,让壮乡文化、广西故事顺利“走”出去,进一步提升“壮美广西”文旅品牌的海外影响力。
“朋友圈”越扩越大
中国—东盟博览会旅游展自2015年永久落户广西桂林以来,很快实现了东盟10国全部参展。经过7年的专业打造,中国—东盟博览会旅游展已成长为中国—东盟地区最具影响力和号召力的国际性旅游展会品牌。
为克服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旅游展采用线上线下双平台办展模式,推出“云上旅游展”。新颖的办展方式吸引了50个境外国家和地区驻华机构、国内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广西14个市组团参展。展览还邀请了超过300名特邀买家,其中国内买家来自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线上境外买家来自20个国家/地区。桂林市委书记周家斌表示,旅游展将成为中国—东盟高水平的商务交流、文旅推介、经贸合作的共同发展平台。
连续举办13届的《春天的旋律》跨国春节晚会在广西南宁与东盟之间架起了另一座文化桥梁。2021年跨国春节晚会联合了13个国家和地区,共29家媒体、机构联合制作播出。马来西亚电视台主持人李俐澌是“跨国春晚”的老朋友,他回忆说:“跨国春晚最开始并没那么多国家,如今越来越多的国家参与进来,节目更加丰富多样,‘朋友圈’越扩越大。”
中国和东盟国家山水相连、血脉相亲,人文往来密切频繁、友好关系源远流长。在中国—东盟博览会框架下,广西利用区位优势接连举办了中国—东盟文化论坛、中国—东盟博览会旅游展、中国—东盟博览会文化展等活动,在中国与东盟的文化交流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广西文化和旅游厅对外交流合作处相关负责人表示,广西多年来一直积极搭建和完善中国—东盟文化交流合作平台,开展了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元、高效务实的活动,对推进中国与东盟文化关系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增进友谊 共谋合作
“广西文化资源优势明显,有丰富的山水文化、民族文化、历史文化、长寿文化、红色文化、边关文化……”在第16届中国—东盟文化论坛上,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范晓莉向与会各国推介广西优质文旅资源,介绍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并邀请大家到广西走一走、看一看,增进友谊,共谋合作商机。
第16届中国—东盟文化论坛以“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与国际合作”为主题,来自中国和东盟国家的嘉宾不仅交流展示了各国文化产业发展现状,也对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与国际合作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自2006年以来,中国—东盟文化论坛的话题不断延伸拓展,包含了文化产业、文化艺术、非遗保护、公共文化服务、文化人力资源培训、传统艺术等多个方面,为推动中国—东盟文化交流与合作、增进相互了解和友谊提供了重要平台。
在该论坛的影响下,中国与东盟、广西与东盟之间的文化旅游合作日益深入。广西本土动漫企业千年传说影视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自2017年启动“出海”行动以来,推出的《铜鼓传奇》《喀斯特神奇之旅》等多部作品在东南亚国家落地播出,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
为推动文化旅游赋能螺蛳粉产业高质量发展,柳州市积极组织螺蛳粉相关企业参加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中国—东盟博览会旅游展等国内大型展会,开展跨境电商业务,加快“柳州螺蛳粉”商标品牌国际化布局。“柳州螺蛳粉2020年销售11亿袋,远销海外20多个国家和地区,包括6个东盟国家。”柳州市副市长朱富庭说。
“东盟是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重点地区,中国愿意同东盟国家分享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愿意同东盟国家在文化创意、动漫游戏、演出及会展、文化装备制造生产、数字文化产业、文旅融合发展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中国文化和旅游部国际交流与合作局负责人表示。
线上分享 广泛传播
2021年11月,2021中国—东盟音乐周开幕式音乐会在广西南宁举行,各国艺术家共同演绎了《美丽壮乡新时代》《印象·三月三》《伽倻琴散调》等独具民族特色的交响音乐作品。“此次盛会不仅向世界展现了多元的中国民族音乐魅力,同时对推动中国和东盟现代音乐发展交流起到重要作用。”印度尼西亚驻广州总领事馆文化领事卫保沃表示。
20世纪60年代初,中国第一部山水音乐风光片《刘三姐》风靡东南亚。此后,“刘三姐”被以多种形式创新演绎,成为沟通民心的文化使者,传递中国和广西的美好故事。2012年以来,广西优秀舞台艺术和文化产业项目不断“走”出去,彩调歌舞剧《刘三姐》、舞剧《碧海丝路》《花界人间》、桂剧《打棍出箱》、京剧《三岔口》等精彩节目先后赴泰国、柬埔寨、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演出,受到东盟观众喜爱。
此外,广西还与中外文化交流中心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合作挖掘和打造广西文化和旅游品牌项目,利用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和旅游办事处平台加强对广西文化旅游宣传推广。其中,彩调剧《刘三姐》选段《定情》、穿越时空的鼓声——铜鼓文化展、《春天的旋律·2021》跨国春节晚会、广西“五风”宣传片4个项目入选文化和旅游部“欢乐春节”线上项目资源库,向世界各地传播。
在脸书、推特、优兔等海外自媒体平台上,“壮美广西”的品牌和形象也在广泛传播。以“Discover Guangxi”(发现广西)和“Splendors Of Guangxi”(壮美广西)账号为宣传阵地,广西举办了系列海外知名博主广西文化旅游采风活动,通过外国人的视角展示广西的风土人情。(本报驻广西记者 郭凯倩)
自2013年创办至今,中国—东盟(南宁)戏剧周让中国与东盟各国友人欢聚广西南宁,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第9届中国—东盟(南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发出通知,决定开展2022年国家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申报工作,旨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对文明旅游工作的引导,发
自2013年创办至今,中国—东盟(南宁)戏剧周让中国与东盟各国友人欢聚广西南宁,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第9届中国—东盟(南
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在给世界带来精彩体育盛会的同时,也为世界留下独具特色的中国记忆。赛场内外,尽显中国坚定的文化自信和从容的大国气
近年来,各地把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大工作力度,深入发掘红色革命遗址的历史价值、时代价值和精神价值,在红色资源保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发出通知,决定开展2022年国家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申报工作,旨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对文明旅游工作的引导,发
文化成风化人,凝聚力量。近日,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指导组织的全国村晚示范展示点——儋州市和庆镇六罗村第37届村晚精彩上演。年味
当 五环更换为三色带标识,雪容融接替冰墩墩正式上岗,火炬和火种灯展示台主色调调整,北京2022年冬奥会正式切换至冬残奥会。3月4日至13日
一直以来,我国的主旋律歌曲产量并不低,但是如何让老百姓喜欢这些主旋律歌曲,将这些作品传唱开来,始终是瓶颈。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乘风破
为加强戏曲表演人才队伍建设,培育推出一批中青年戏曲表演领军人才,文化和旅游部2022年继续实施全国戏曲表演领军人才培养计划(简称培养计
旗袍,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虽然其定义和产生的时间至今还存有诸多争议,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服饰文化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发布《北京市电影局关于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有序推进电影院恢复开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风险地区影院,可于7月24日
武汉7·16渡江节组委会14日发布公告,由于长江武汉关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规定取消2020年第46届武汉7·16渡江节。受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
过去一段时间,国家级非遗项目灰塑传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陈家祠等工作现场,向身边那些带着好奇目光的人们讲解灰塑的种种技术细节:草根灰、
7月13日,位于璧山区南门唐城夜市街区的璧山冷酒夜市开街。这是璧山区打造夜间经济消费载体、培育夜间经济活动品牌的举措之一。璧山市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