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10月,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中央红军指战员从江西于都出发,犹如一条红色铁流,经过11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草地,行程二万五千里。直到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长征胜利结束。在众多表现长征的舞台艺术作品中,赣南采茶戏《一个人的长征》无疑是非常特别的一部。
《一个人的长征》由中共赣州市委宣传部、赣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旅游局出品,赣南艺术创作研究所演出,讲述了中央红军长征时期,赣南地区一个名叫“骡子”的青年马夫,被苏区中央银行马队雇用,他赶的黑骡子在湘江战役中被炸死,破碎的箱子从黑骡子身上掉下——大量的黄金呈现在他眼前,可他坚守承诺,不为黄金所动,在红军战士拼死掩护下,携带黄金孤身突围,毅然踏上了追赶红军部队艰险路程的感人故事。该剧突出展现了“骡子”作为一位赣南客家群众代表,讲信义、重承诺,在不懈的“行走”和“追寻”中,不断进行精神攀升,最后用生命践行理想信仰的成长历程。
主人公“骡子”取自革命年代两个真实的原型:苏区兴国县,曾经有一位“腰缠万贯(身存13根金条)讨米人”刘启耀,大余县池江镇新江村有一位红军挑夫张义华。“骡子”形象融合了这两位革命英雄的事迹,将根植于民族心灵深处的传统道德抽象出来,置于红色革命历史大背景中。
“而在那个峥嵘岁月,无数‘骡子’都在奔向革命、奔向延安。很显然,这是一部写实的作品,却是革命年代无数草根人物的高度浓缩和抽象,穿插寓言甚至魔幻的情节,生出想象的翅膀、浪漫的色彩,在个体上找到了普遍的认知,找到了某种艺术和现实的平衡、交融。观众相信了,并且肃然起敬。” 江西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常务理事刘飞说。
《一个人的长征》总导演张曼君是从赣南成长、成熟继而走向全国的知名艺术家,创作了不少革命历史题材优秀剧目。该剧是张曼君继赣南采茶戏“红色三部曲”《山歌情》《八子参军》《永远的歌谣》之后的又一红色题材大戏。而这一切,又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她出生在这方热土。用她的话说:“我生于此,长于此,与这块土地母子连心。”
编剧盛和煜在写作中既讲家国情怀,又有厚实的生活底色。主演杨俊唱念做舞俱佳,值得一提的是,他出生在瑞金,是红军的后代。在这部剧中,中华传统美德与革命文化得到交融、淬炼、升华,内涵丰富、打动人心。全剧既保留赣南采茶戏传统的矮子步、扇子花、单水袖等原生态艺术特征,又守正创新,融合了多种艺术元素,丰富了赣南采茶戏的表现力。
《一个人的长征》在赣南采茶戏的舞台上首次融合运用了皮影道具。用皮影道具外化为黑骡子和红鬃马形象,再结合人的形体和身段实现人偶同台演绎。同时,还大量运用了月亮、星星、小树等道具物件来营造灵动的舞台时空。舞台上民乐小乐队的设置别开生面,既承担演奏职能,还担任伴唱角色,同时还与演员、观众现场互动,进而推动剧情发展,令人眼前一亮。
1934年10月,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中央红军指战员从江西于都出发,犹如一条红色铁流,经过11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草地,
一条运河唱十载,以河为引现情韵。4月14日至17日,国家大剧院原创民族歌剧《运河谣》在首演10周年之际,再度回归舞台,启幕国家大剧院歌剧
4月23日,国家图书馆联合中国图书馆学会举办书籍,春风,还有你——国家图书馆2022年‘4·23世界读书日’特别活动暨第十七届文津
1934年10月,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中央红军指战员从江西于都出发,犹如一条红色铁流,经过11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草地,
一条运河唱十载,以河为引现情韵。4月14日至17日,国家大剧院原创民族歌剧《运河谣》在首演10周年之际,再度回归舞台,启幕国家大剧院歌剧
人间最美四月天,读书不觉春已深。近年来,重庆市南岸区依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将全民阅读作为书香南岸的重要内容,让文化服务提质升级
4月23日,国家图书馆联合中国图书馆学会举办书籍,春风,还有你——国家图书馆2022年‘4·23世界读书日’特别活动暨第十七届文津
6月11日是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近日,国家文物局发布通知,公布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的相关事宜,进一步宣传展示文物保护利用成
近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文化和旅游部等14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政策》(简称《若干政策》)。本
图书馆不仅是借阅图书的地方,更是一座城市的文化地标,需要担负起建构城市文化形象的职责,成为全民的公共文旅空间。陈鹏博是陕西省图书馆
山东烟台地处北纬37度黄金线,是我国重要的葡萄酒产区。近几年,依托资源和区位优势,烟台市因地制宜、创新思路,将葡萄酒产业作为重要IP打
旗袍,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虽然其定义和产生的时间至今还存有诸多争议,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服饰文化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发布《北京市电影局关于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有序推进电影院恢复开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风险地区影院,可于7月24日
武汉7·16渡江节组委会14日发布公告,由于长江武汉关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规定取消2020年第46届武汉7·16渡江节。受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
过去一段时间,国家级非遗项目灰塑传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陈家祠等工作现场,向身边那些带着好奇目光的人们讲解灰塑的种种技术细节:草根灰、
7月13日,位于璧山区南门唐城夜市街区的璧山冷酒夜市开街。这是璧山区打造夜间经济消费载体、培育夜间经济活动品牌的举措之一。璧山市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