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浙江省衢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儒学文化产业园示范创建工作,将其作为加快建设浙、闽、皖、赣四省边际中心城市、打造四省边际共同富裕示范区和“文化高地金名片”的战略支撑和重要抓手。短短几年间,衢州市将文化产业变“盆景”为“风景”,大有星火燎原之势,探索出了一条依托文化产业园带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可借鉴之路。
2011年,衢州市人民政府以文化产业发展为基石,以南孔文化为魂,整合优势资源,设立了以儒学文化为主题、以文化产业发展为重心的衢州儒学文化产业园,重点发展以儒学为核心的文化旅游、工艺美术、教育培训等业态,在推动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同时,全力传承与弘扬儒学文化。2014年,衢州市紧紧抓住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创建机遇,衢州儒学文化产业园获评国家级文化产业试验园区。2020年,该产业园获批开展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创建工作,成为全国范围内为数不多的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方面具有先进示范性的园区之一。
如今,衢州每年都会举办祭孔大典、衢州国际儒学论坛、“南孔大讲坛·国学论衡”、南孔文化季等一系列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公共文化活动,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在衢州纵论中华传统文化。值得一提的是,自2004年起,每年衢州都会举办以“当代人祭孔”为特色的祭孔大典。与传统祭孔不同,衢州祭孔倡导的是以“今礼”祭孔,摒弃旧礼仪,穿现代服装,行现代礼节,弘儒家思想精髓。
衢州祭孔大典至今已经走过18个年头,孔氏南宗祭典也成功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南孔圣地·衢州有礼”城市品牌的引领下,衢州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连续5年推出“全球免费游衢州”惠民政策,并且逐年升级,用“有礼”品牌、“有礼”文化、“有礼”服务吸引游客、留住游客,带动产业可持续发展。这一独特的城市精神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衢州儒学文化产业园开展文化活动的价值主张与定位。
衢州儒学文化产业园大力打造以儒学文化为重点的研学教育产业链、生态圈,进行原创培训课程设计、研学产品开发及线上培训核心技术研发,开发具有儒学文化内涵的研学教育产品。目前,园区正在建设剧场书院、鹿鸣山文化院街等系列研学基地,推动研学产业集群化、全链条式发展。
除研学产业外,衢州通过业态创新、技术应用、融合发展等路径,形成了一批特色鲜明的文化产业,初步构建了紧密合作的产业链条。衢州儒学文化产业园在根雕、陶瓷、奇石为核心的三大工艺美术产业集群发展中,注重以南孔文化为主题进行创作与生产。
其中,根雕产业探索出了“技艺+产业+景区”的发展模式,年产根雕作品超过30万件,产值成3亿元以上;陶瓷产业通过对文化遗产的抢修、保护和开发,推动了传统产业焕发新姿,涌现出衢窑研究院、火神瓷业、三陶轩、和睦彩陶等重点企业,青瓷、莹白瓷等陶瓷品种在全国形成较高知名度,陶瓷产业年产值超过3亿元;常山青石镇集聚各类奇形怪状、风格各异的石头,形成集生产、加工、销售、展示为一体的青石花石专业市场,年产值超6亿元。
“我们通过打造具有一定集聚度、带动力的产业生态,推动文化产业提档升级,特色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园区乃至周边地区的经济增长极和动力源。”衢州市副市长李宁说。
文化产业是朝阳产业,文化产业园则是聚集人才、聚集技术、聚集信息的能量蓄水池。衢州儒学文化产业园在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方面,走出了一条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新路,并仍将朝着守正创新、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方向坚定地走下去。
衢州儒学文化产业园致力于将儒学文化与旅游业进行深度融合,通过旅游业的发展为南孔文化传承集聚人气。园区依托丰富的生态资源和儒学文化资源,打造了以水亭门、北门街为核心的历史文化旅游街区;立足年轻人文化消费需求,开发系列体验馆、科技馆、电影院、文创店等街区休闲文化旅游项目;天王塔传统文化艺术馆借助创意布展与新型展示技术手段,打造国内领先的传统文化体验艺术空间;依托古城区儒学文化资源创作生产适合文化旅游消费的演艺产品,产业园推出了以“东南阙里·南孔圣地”儒家文化为主题的沉浸式演出,为游客生动展现了儒家传统的“礼文化”。
衢州儒学文化产业园还以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打造了多项具有国内外影响力的文化旅游品牌。它拥有以根雕为主题的国家5A级旅游景区——开化根宫佛国文化旅游区、开发了中国观赏石博览园……文旅高质量融合发展进程中,衢州在突出儒学文化在旅游业中核心地位的同时,将传统文化以更接地气的方式传承与弘扬。(本报记者 张 婧)
失传的宝物系列是河南博物院2020年底打造推出的考古盲盒文创产品,该产品一推出就受到国内外市场的热捧。它是河南博物院首次采用动态文创理
近年来,浙江省衢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儒学文化产业园示范创建工作,将其作为加快建设浙、闽、皖、赣四省边际中心城市、打造四省边际共同
失传的宝物系列是河南博物院2020年底打造推出的考古盲盒文创产品,该产品一推出就受到国内外市场的热捧。它是河南博物院首次采用动态文创理
近年来,伴着山水相融的自然优势和丰厚的人文历史资源,山西省高平市以山水为底色、以生态为特色、以文化为灵魂、以康养为载体、以旅游为纽
古老的戏曲艺术是根植于中国人血脉的一种文化传统,如何让这种文化传统更持久、更良性、更能与时俱进地影响国民素质、提升文化修为、滋润子
文化,是推动共同富裕的基础力量,也是关键变量。为了让偏远山区的孩子能够读到更多的好书、改善欠发达地区农村小学的阅读现状,浙江省温州
实现文化和旅游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石与内驱是文旅队伍。八闽大地上,活跃着一批忠于职守、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的福建文旅人,他们日夜辛勤耕
近日,山东省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联合印发《山东省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的实施方案》的通知。本报特摘编适用于文化和旅游业的政策,
4月29日,湖南省非遗工坊、非遗村镇、非遗街区省级示范点建设推进会在湖南怀化召开。会议安排部署了湖南省级非遗示范点建设的各项工作任务
一直以来,特殊群体尤其是残障群体的文化权益保护都是城乡公共文化服务的重点和难点。旺盛而多元的文化需求与相对单一的文化产品形成鲜明对
旗袍,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虽然其定义和产生的时间至今还存有诸多争议,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服饰文化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发布《北京市电影局关于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有序推进电影院恢复开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风险地区影院,可于7月24日
武汉7·16渡江节组委会14日发布公告,由于长江武汉关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规定取消2020年第46届武汉7·16渡江节。受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
过去一段时间,国家级非遗项目灰塑传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陈家祠等工作现场,向身边那些带着好奇目光的人们讲解灰塑的种种技术细节:草根灰、
7月13日,位于璧山区南门唐城夜市街区的璧山冷酒夜市开街。这是璧山区打造夜间经济消费载体、培育夜间经济活动品牌的举措之一。璧山市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