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第十八届海峡两岸文化艺术展在陕西西安启幕。图为市民参观书法作品。 中新社记者 张远 摄
当日,第十八届海峡两岸文化艺术展在陕西启幕。本次文化艺术展以“九州同根,两岸一脉”为主题,共计405件展品。其中,台湾地区作品47件。展览时间为4月2日至15日。
记者在展览现场看到,此番展出的作品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展示了两岸文化艺术界在交流中的互鉴与创新。
“众人皆说‘书画同源’,主要体现在传统艺术中对于书法与水墨画的相互影响与共通性,它不仅是一种技法上的共通,更是一种文化与审美的交融。它不仅展现美的形式,更蕴含儒释道哲学思想,是中华文化的核心标志。”台湾书法名家陈铭镜表示,两岸书画同宗同源,这份共同的文化记忆需要用心维系。
台湾中华杰出青年交流促进会理事长陈长风表示,艺术作品作为文化交流的桥梁,是最具象征意义的载体。每一件作品,无论是传统的书画,还是现代的雕塑、油画,都蕴含着艺术家的思想与情感,也展现了两岸在文化与艺术领域中的共鸣与创新。“希望未来,两岸能够有更多这样的互动机会,无论是在艺术、文化,还是在创新与合作的层面,我们能够携手并肩,共同推动两岸关系的发展。”
陕西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雷婉萍表示:“通过展览我们感受到,台湾同胞的创作中饱含着对中原古风的追慕,大陆作品里也跃动着对宝岛风情的感知,这种双向奔赴的艺术对话,正是中华文化包容性与凝聚力的生动写照。期待两岸艺术家能继续以笔墨为舟楫,在中华文明的长河中同舟共济、破浪前行。”
本次活动由民革陕西省委会、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黄帝陵基金会主办。
标签:
由中国作协社会联络部和中国传媒大学中国故事研究院携手编写的《2024年文学改编影视作品蓝皮书》(下称蓝皮书)2日在宁夏石嘴山发布。蓝皮书
从文化上来讲,我一直认为我是中国人,永远是中国人。2025年3月31日,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迎来一场特殊的捐赠仪式。16部交响乐谱手稿静静陈
由中国作协社会联络部和中国传媒大学中国故事研究院携手编写的《2024年文学改编影视作品蓝皮书》(下称蓝皮书)2日在宁夏石嘴山发布。蓝皮书
从文化上来讲,我一直认为我是中国人,永远是中国人。2025年3月31日,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迎来一场特殊的捐赠仪式。16部交响乐谱手稿静静陈
近日举办的第十二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上,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成为会场内外共同关注的热点之一。当前,AIGC对网络视听的影响力到底有多大
是埋在心里几十年的种子,也是对一座山许下的承诺,作家毕淑敏的最新长篇小说《昆仑约定》日前由人民出版社推出。在新书发布会上,73岁的她
4月2日晚,音乐剧《南孔》第102场巡演在南京保利大剧院上演,同时,看《南孔》好剧,游衢州古城推介活动南京站也同步开启。当晚100分钟的演
旗袍,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虽然其定义和产生的时间至今还存有诸多争议,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服饰文化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发布《北京市电影局关于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有序推进电影院恢复开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风险地区影院,可于7月24日
武汉7·16渡江节组委会14日发布公告,由于长江武汉关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规定取消2020年第46届武汉7·16渡江节。受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
过去一段时间,国家级非遗项目灰塑传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陈家祠等工作现场,向身边那些带着好奇目光的人们讲解灰塑的种种技术细节:草根灰、
7月13日,位于璧山区南门唐城夜市街区的璧山冷酒夜市开街。这是璧山区打造夜间经济消费载体、培育夜间经济活动品牌的举措之一。璧山市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