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舟”何以抵四海?民进建言助力微短剧“扬帆”

2025-07-04 17:58:55   来源:

用户规模超6.6亿,市场规模达505亿元人民币,海外应用全球累计下载量逾4.7亿次……近年来,中国微短剧产业发展突飞猛进,以“小”体量撬动文旅、电商、公益等领域的“大”价值,也成为中国文化出海的一叶“轻舟”。不过,微短剧制播环节仍存在不少问题。为推动微短剧高质量发展,统一战线成员积极建言献策。

选手越多 赛道越宽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民进中央《关于促进我国微短剧提质发展的提案》(以下简称“提案”)总结了当下微短剧在产业模式、行业竞争、内容质量、国际传播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健全管理的长效机制”“鼓励创新商业模式”“鼓励文化出海平台建设”等建议。近日,民进中央文化艺术委员会委员侯小强接受本报记者采访,对此进行详细解读。

侯小强曾是知名网文平台负责人,后踏入微短剧领域,创办制作公司。面对微短剧行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他相信“市场的力量”,也强调“管理的智慧”。

比如提案提到“竞争”。内容同质化严重,头部企业与中小团队资源分配不均,这是竞争带来的暗面。如何解决?还是要靠竞争。

“要相信市场的力量。”侯小强认为,市场自有“净化”功能,微短剧赛道需要更多“选手”入场,因为“品牌越多,市场能发挥的力量就越大,净化功能就越强”。

微短剧拍摄周期短、成本低、变现快,早期吸引大量中小企业加入。如今,这一赛道不仅集齐头部视频网站,淘宝、美团、小红书等互联网“大咖”及央视与多家卫视也纷纷入场。

业态日益丰富,令微短剧整体质感的提升肉眼可见。“大屏”与“小屏”碰撞,不仅观众获益,创作者也尝到了甜头——习惯拍摄长剧的影视人,开始探索更具“网感”的叙事方式;一些原本声名不显的微短剧创作者,凭借亮眼作品被更多人看到,转战“大屏”。

“长剧与短剧的从业者需要意识到,二者并非竞争对手,这不是一个零和游戏。微短剧观众变多,高品质长剧也不会失去市场。”侯小强说,“微短剧的出现,丰富了文化产业生态,从业者应齐心协力把‘蛋糕’做大。”

优化机制 科学监管

市场不是万能的,微短剧行业需要科学的监管机制。侯小强认为,这个监管机制需要为业界各方找到平衡点,避免“一放就乱、一管就死”,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提案中提到的监管分别指向制作方、平台方及整个行业。鼓励创作,要坚决“拉黑”盗版和抄袭者,保护原创权益;维护平台,需防止流量垄断,保障市场平衡发展。此外,建立相关行业协会,制定行业标准和规范,培养行业人才,支持技术及商业模式创新……种种举措都旨在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我个人还有一个小建议”,侯小强说,“监管机构的专家团队可以更加多元化,注入年轻力量,因为年轻人有更新的视野。微短剧这个年轻产业遇到的问题,年轻人也许更容易找到解决方法,甚至有些问题在年轻人看来也许都不是问题”。

“门槛”降低 叙事创新

微短剧从业者多为年轻人。今年3月发布的一份《2025微短剧从业者生态调查》显示,超七成受访的微短剧从业者年龄在30岁以内,“00后”占比近半。调查还显示,这个行业为不同学历背景的人才提供了进入机会。

“微短剧和网文一样,进入门槛低。创作者不需要投入大量资本,只要拥有足够的创造力,就可以入场。对于文化产品生产来说,这种模式极大地节约了成本,解放了生产力。”侯小强说道。他在接受记者采访前几天,通过社交平台分享自己对微短剧的“十二个思考”。其中一条写道,微短剧正在“复刻网文进化史”。

“网文有一个共同的叙事模式——‘且听下回分解’。如果内容不够精彩,下一章就无人订阅。所以每部连载的网文都带着‘钩子’,吸引读者‘追更’。也因此,网文创作者都有强烈的市场化思维。”曾深耕网文市场的侯小强分析道,“微短剧的生产也是同样的逻辑。”

他并不讳言,“市场化思维”的另一面是追逐“爆款”,扎堆跟风。但是,泥沙俱下时,自我净化也开始了。“市场化思维会推动创作者不断创新,赶在观众审美疲劳之前拿出新东西。”

文化“破壁” 出海共鸣

对“下回分解”的好奇,对“推陈出新”的追逐,并非中国观众独有的观剧偏好。侯小强观察到,“现在海外热门的微短剧,很多都是‘外国脸’加‘中国梗’”。

包括暨南大学《对外传播蓝皮书:中国数字文化出海发展报告(2024~2025)》在内的多份报告显示,中国微短剧出海市场呈爆发式增长。如今,中国微短剧已成为中国文化出海“新三样”(网络文学、网络影视剧与网络游戏)的重要组成部分。

助力微短剧出海,民进中央的提案也提出相关建议,如“鼓励国内创作者直接生产具有跨文化传播潜力的内容,减少文化‘中介’,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理解”等。

“人类悲欢是相通的。”侯小强认为微短剧的优势在于其叙事模式已经消解了大部分文化壁垒。对于出海前景,他充满信心:“想想中国有多少充满创造力的人。随着AI(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加上积极的政策引导,这些创作者和企业可以放开手脚,去参与全球文化产业分工,用自己的声音讲好中国故事。”

标签:

相关阅读

刘诗昆、多明戈同台 两位耄耋老人共献和平

文化

气势磅礴的《黄河颂》在现场奏响、世界男高音歌唱家多明戈和钢琴大师刘诗昆同台演绎和平颂歌、美国摄影家行走长城40年结晶《遇见·长城》画

2025-07-04

人工智能时代,古籍文献研究有何新趋势?

文化

记者从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获悉,近日,第五届古籍文献收藏、研究及整理出版国际学术论坛在内蒙古呼和浩特举办。在此次论坛上,天禄云枢数据

2025-07-04

汇京津冀资源 “津彩武清‘嗨一夏’2025消

文化

随着相声演员冯照洋、杨鹤通返场表演在掌声、笑声中结束,四海福临2025德云社相声大会演出日前在武清落幕,也为影剧院津彩武清‘嗨一

2025-07-04

第十五届江苏书展开展 以“苏超”读懂江南

文化

第十五届江苏书展3日在苏州开展。本届书展别出心裁地布置了一块绿茵场,以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又名苏超)为引,讲述江苏各地的悠长文脉。市

2025-07-04

《我心中的那座城——阿勒泰》首映礼在京举

文化

电影《我心中的那座城——阿勒泰》首映礼暨全球青年多维对话专场活动日前在北京华夏电影中心举行。《我心中的那座城》系列电影是中国影协猎

2025-07-04

“轻舟”何以抵四海?民进建言助力微短剧“扬帆”

文化

用户规模超6 6亿,市场规模达505亿元人民币,海外应用全球累计下载量逾4 7亿次……近年来,中国微短剧产业发展突飞猛进,以小体量撬动文旅

2025-07-04

刘诗昆、多明戈同台 两位耄耋老人共献和平之歌

文化

气势磅礴的《黄河颂》在现场奏响、世界男高音歌唱家多明戈和钢琴大师刘诗昆同台演绎和平颂歌、美国摄影家行走长城40年结晶《遇见·长城》画

2025-07-04

人工智能时代,古籍文献研究有何新趋势?

文化

记者从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获悉,近日,第五届古籍文献收藏、研究及整理出版国际学术论坛在内蒙古呼和浩特举办。在此次论坛上,天禄云枢数据

2025-07-04

汇京津冀资源 “津彩武清‘嗨一夏’2025消夏演出季”举办

文化

随着相声演员冯照洋、杨鹤通返场表演在掌声、笑声中结束,四海福临2025德云社相声大会演出日前在武清落幕,也为影剧院津彩武清‘嗨一

2025-07-04

第十五届江苏书展开展 以“苏超”读懂江南

文化

第十五届江苏书展3日在苏州开展。本届书展别出心裁地布置了一块绿茵场,以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又名苏超)为引,讲述江苏各地的悠长文脉。市

2025-07-04

《我心中的那座城——阿勒泰》首映礼在京举办

文化

电影《我心中的那座城——阿勒泰》首映礼暨全球青年多维对话专场活动日前在北京华夏电影中心举行。《我心中的那座城》系列电影是中国影协猎

2025-07-04

电视剧《我叫张思德》专家研讨会在京举办

文化

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日前在京召开电视剧《我叫张思德》专家研讨会。会上,中国视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闫少非表示,《我叫张思德》成功实

2025-07-04

拒绝为猎奇而猎奇,国产悬疑剧怎么拍?

文化

《棋士》《黄雀》《沙尘暴》《刑警的日子》……2025已经过半,悬疑赛道又上新了一批热门剧作。作为近年来备受关注的影视剧种,国产悬疑剧不

2025-07-04

话剧《四世同堂》重临香港 再述浩繁“平民史诗”

文化

卢沟桥一声炮响,刺破北平城内小羊圈胡同的平静生活,祁家、冠家、钱家三户人家聚集在胡同口,或愁眉不展,或争论不休,或闲话家常,嘈杂的

2025-07-04

中原文物“邂逅”江南:洛阳龙门石窟特展启幕

文化

7月3日,由龙门石窟研究院与无锡灵山博物馆联合主办的千年龙门 遇见灵山——梵境双辉龙门石窟与灵山胜境艺术对话展暨2025灵山博物馆季在无

2025-07-04

遇见旗袍是于万千人群中的惊鸿一瞥 沿途洒满了爱的芬芳

旗袍,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虽然其定义和产生的时间至今还存有诸多争议,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服饰文化

北京市电影院有序恢复开放 周五预售部分场次已满座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发布《北京市电影局关于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有序推进电影院恢复开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风险地区影院,可于7月24日

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 第46届武汉渡江节因长江水位过高取消

武汉7·16渡江节组委会14日发布公告,由于长江武汉关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规定取消2020年第46届武汉7·16渡江节。受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

“非遗”普及受众最看重“动手”参观大师工作室非常享受

过去一段时间,国家级非遗项目灰塑传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陈家祠等工作现场,向身边那些带着好奇目光的人们讲解灰塑的种种技术细节:草根灰、

璧山冷酒夜市 丰富市民夜间文旅活动

7月13日,位于璧山区南门唐城夜市街区的璧山冷酒夜市开街。这是璧山区打造夜间经济消费载体、培育夜间经济活动品牌的举措之一。璧山市民一

日播时尚2024年亏损1.59亿元,能否顺利重组转型“双主业”受关注

中国网财经2月26日讯 日播时尚2024年年报近期出炉。报告期内,日播时尚实现营业收入8 66亿元,同比下降15 7%;归母净利润为-1 59亿元,而

年内两市超过500家上市公司完成回购 累计回购金额超332亿元

近期A股市场持续震荡,不少上市公司或其重要股东推出回购、增持计划,用真金白银力挺股价。记者根据同花顺数据统计,今年以来,两市超过500

持续发力补链强链加大研发抢占市场 渝企跑出“加速度”

玥湖路渝快电充换电站 一辆新能源汽车,离不开研发、动力、配套等多个环节。作为汽车制造重镇,重庆在这些环节的多个板块上,正在加速奔跑

重启上市公司资本运作 康佳集团去年半导体业务营业收入为3.22亿元

近日,康佳集团正式对外发布2021年年度业绩报告。2021年,康佳集团实现全年营收491 07亿元,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为9 05亿元,同比增长89 5

伟禄集团连续6年增长 去年营收同比增长37.5%

深港通标的之一的深圳企业伟禄集团近日公布2021年业绩。财报数据显示,伟禄集团全年营业收入11 95亿港元,同比增长37 5%,连续6年稳步增长;

龙头企业去年净利倍增 整个行业营收规模有望创造历史新高位

近日,面板龙头TCL科技、京东方分别发布2021年度业绩快报,两家企业去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增长129 3%、412 86%,实现超过百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