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最后一个月,A股日度成交额持续缩量,月内即从单日万亿缩至最低不到6千亿,几近腰斩。第一财经记者发现,机构对于新的一年股市有望转入增量资金博弈阶段较有共识。然而紧跟的问题就是,增量资金从哪里来?
对于这一问题,除外资等增量资金外,十万亿超额存款中或有答案。疫情以来,投资、消费、出口均受冲击,居民收入大幅低于趋势值。但是,居民超额存款规模创出新高。
(资料图片)
“截至11月份,2022年居民存款累计新增存款高达 14.95万亿,环比上年多增约5万亿,是历史同期从未出现过的水平。”中信建投陈果团队1月1日研报称。而据中信证券宏观首席程强团队测算,2019年以来我国居民积累了约10.8万亿超额存款,其中约一半是在2022年积累的。
如此大规模的超额存款较为罕见。有机构分析人士对第一财经表示,疫情之下居民收入受到冲击,但是存款依然大幅增长,简单来说就是源自不买房、不消费、不投资,“其实最明显的就是今年(2022年),理财赎回、地产滞销、疫情下消费减少,都赶在一起了”。
程强团队认为,在中性情景下,2023年超额存款可能消耗的比例和对各类市场的影响,总体来看超额存款的消耗对消费、房地产和权益市场的边际影响均较为显著,其中“若全部用于投资于权益市场,以2022年自由流通市值35.5万亿元的规模来看,对权益市场的提振约为3个百分点”。
股市资金大幅流出
2022年最后一个交易日,A股以6040.64亿元的日成交划上年度句号。成交持续缩量的背后,是资金大幅流出。
据海通证券荀玉根团队统计,2022年前11个月股市资金净流出超过8800亿元,而2021年全年为资金净流入16600多亿元。
2022年前11个月,融资余额、私募、资管产品都是净流出,公募基金流入规模仅有3800多亿元,远低于2021年1.7万亿元的水平。外资流入规模也仅有550亿元,相比2021年的4300多亿元大幅萎缩。
“2022 年市场行情整体偏弱的背景下 A 股资金面临一定的流出压力,”荀玉根表示,展望 2023 年,在居民资产配置力量推动下,随着市场行情的整体好转,A 股的增量资金有望重新回流。
在他看来,短期内股市的资金流向和行情密切相关,随着 2023年A股赚钱效应整体好转,叠加中长期居民资产配置向权益迁移趋势进一步延续,2023年A股资金将明显回流。
超额存款快速增长
陈果认为,2022 年以来流动性供给端持续发力,但实体经济融资需求萎缩叠加居民部门风险偏好系统性回落,导致被创造出来的货币大量滞留于银行体系成为储蓄,并未进一步转化为股市流动性,形成了当前宏观流动性充裕,但全年市场大幅调整的局面。
那么这部分储蓄,特别是“超额储蓄”有多大?
据程强团队测算,2019年以来我国居民共积累了10.8万亿元超额存款。2019年以来,我国居民存款增长速度明显加快,尤其是2022年前11个月居民存款比2021年同期多增6.9万亿元。 而这部分超额存款主要有消费下滑、地产销售下滑和理财产品回表三个原因所致。
其中,消费贡献超额存款约4.9万亿元。疫情期间虽然居民收入承压,但是消费的收缩更加明显。据其测算,2020~2022年居民收入分别低于趋势值2.4万亿元、1.8万亿元和3.6万亿元,三年合计少7.8万亿元。而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分别低于趋势值4.8万亿元、2.6万亿元和5.2万亿元,三年合计少12.7万亿元。
超额存款的另一个来源是地产销售下滑。“购房减少导致的存款增加主要出现在2022年,2022年前11个月,住宅销售额同比下滑28.4%。我们假设2022年全年住宅销售额同比下滑28.5%,而中枢增速为8.8%,则2022年住宅销售额比销售中枢下滑6.1万亿元。”程强团队认为,按居民的购房资金约50%来自于银行贷款,测算2022年房地产销售下滑导致的居民超额存款约为3万亿元。
2022年年底的理财赎回也为超额存款添了“一把火”。
“2022年的理财回表主要发生在四季度的债券市场大幅调整时期,测算规模约为1.5万亿元。”程强团队表示,理财产品回表始于2018年,当年资管新规正式印发,以委托贷款和信托贷款为代表的非标理财规模开始见顶回落。2019~2021年的银行理财增长总计低于中枢约1.1万亿元,而2022下半年出现了大规模银行理财赎回。他预计,2019~2022年理财回表贡献了2.6万亿元超额存款。
股市有望转入增量博弈
对股市而言,在陈果看来,超额储蓄预示着资金上并无担忧,核心仍在于信心修复的时间及斜率。
“目前来看,房地产融资政策逐步放开,疫情防控措施不断优化,内需提振政策箭在弦上,整体而言,基本面短期内压力仍存,但长期改善确定性强。届时一旦信心重拾,居民资产负债表走向修复,风险偏好提升下积压的超额储蓄流至股市可期。”他预计,2023 年资金面的担忧将逐步得到缓解,有望转为增量博弈。
程强也认为,居民的超额存款主要由消费场景缺失、房地产销售的回落和理财产品回表所形成,明年预计各行业均将有一定的改善能够带动预防性储蓄的消耗。
其中,在中性情境下,四年累积超额存款10.8万亿元规模,假设超额存款2023年释放10%即1.08万亿元,若该资金全部用于消费,对2022年约43.6万亿元的社消总规模来看,能带动 2023年社消增速约为1.2个百分点;若全部都用于购房,以2022年商品房销售总金额13.9万亿元来看,对商品房销售的提振为7.8个百分点。而如果全部用于投资于权益市场,以2022年自由流通市值35.5万亿元的规模来看,对权益市场的提振约可以达到3个百分点。
“当股市行情处于明显上涨的牛市时,增量资金往往大幅入市;而当宽基指数开始明显下跌时,股市资金会明显流出;最后在股市走势偏震荡时,资金面也往往呈现小幅波动的紧平衡状态。”荀玉根表示,从牛熊周期视角来看,股市资金面与牛熊周期的关系为“牛市入、熊市出、震荡市紧平衡”。他预计,2023年A股资金将明显回流,整体增量规模有望达到万亿。
2022年最后一个月,A股日度成交额持续缩量,月内即从单日万亿缩至最低不到6千亿,几近腰斩。第一财经记者发现,机构对于新的一年股市有望转入
2022年12月26日至12月30日当周(下同),主板IPO方面,沪市主板无新增上市企业,深市主板新增1家;1家企业过会;1家企业拿到发行核准批文;沪
元旦小长假接近尾声,随着防疫政策放宽,此次元旦假期的长线游市场开始复苏。携程统计显示,相较2022年同期不到四成的用户跨省出行,这次元旦
1月起,存量房贷客户还款压力减轻了。2022年,与房贷利率息息相关的5年期以上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共经历了三次下调,总计35个基点。由于购
刚刚过去的2022年最后一周国际市场风云变幻,极寒天气冲击多国运输业,美国政府避免停摆。美股经历动荡一年,三大股指9均录得2008年以来的最差
2022年最后一个月,A股日度成交额持续缩量,月内即从单日万亿缩至最低不到6千亿,几近腰斩。第一财经记者发现,机构对于新的一年股市有望转入
2022年12月26日至12月30日当周(下同),主板IPO方面,沪市主板无新增上市企业,深市主板新增1家;1家企业过会;1家企业拿到发行核准批文;沪
元旦小长假接近尾声,随着防疫政策放宽,此次元旦假期的长线游市场开始复苏。携程统计显示,相较2022年同期不到四成的用户跨省出行,这次元旦
1月起,存量房贷客户还款压力减轻了。2022年,与房贷利率息息相关的5年期以上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共经历了三次下调,总计35个基点。由于购
刚刚过去的2022年最后一周国际市场风云变幻,极寒天气冲击多国运输业,美国政府避免停摆。美股经历动荡一年,三大股指9均录得2008年以来的最差
高企的饲喂成本和低迷的市场让原奶行业的新年压力重重。近期第一财经记者走访了解到,由于疫情影响下游乳制品消费,加之近两年国内原奶产业加
一个是令人恐惧不安的暗黑异形,一个是光彩照人、有着浓烈赛博朋克风的性感机械姬,当吉格尔与空山基两位超现实主义艺术家的作品并置在UCCALab
新年第一天,上海城市形象资源共享平台(IPSHANGHAI)拟向全市摄影爱好者发起“从地平线到天际线——2023上海城市摄影征集大赛”,邀请市民朋
近日,家住在湖北武汉的马晓芸(化名)外婆因感染新冠住院,急需注射静注人免疫球蛋白(下称“球蛋白”),但医院无货,同时她也遍访武汉以及
2022年A股市场正式收官,全年来看,沪指累计跌超15%。新年1月如何寻找机会?截至1月1日,有15家券商公布了1月月度投资组合,涉及消费、金融、
旗袍,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虽然其定义和产生的时间至今还存有诸多争议,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服饰文化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发布《北京市电影局关于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有序推进电影院恢复开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风险地区影院,可于7月24日
武汉7·16渡江节组委会14日发布公告,由于长江武汉关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规定取消2020年第46届武汉7·16渡江节。受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
过去一段时间,国家级非遗项目灰塑传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陈家祠等工作现场,向身边那些带着好奇目光的人们讲解灰塑的种种技术细节:草根灰、
7月13日,位于璧山区南门唐城夜市街区的璧山冷酒夜市开街。这是璧山区打造夜间经济消费载体、培育夜间经济活动品牌的举措之一。璧山市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