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海关总署发布全年粮食进口数据。2022年1-12月,中国累计进口粮食14687.2万吨,同比降低10.7%。进口金额同比增加10.5%。其中,大豆进口量9108.1万吨,同比下降5.6%,进口金额同比上涨14.4%。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
(资料图片)
这意味着,量减价增成为2022年粮食进口的主要特征。大豆仍然是占比最大的粮食进口品种,占比62%。
对比粮食国内产量与进口量,在国内粮食生产取得十九连丰,粮食总产量创历史新高的背景下,2022年粮食进口量处于历史第二高,仅次于2021年(16454万吨)。
与此同时,2022年粮食进口量,占2022年全国粮食总产量(68653万吨)的21.4%。
粮食进口量下降的原因
粮食进口量之所以下降,广东华南粮食交易中心粮食经济研究员郑文慧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主要原因是进口成本上升:一是粮食价格上涨,二是美元升值。
2022年是国际粮食市场波澜壮阔的一年。这一年,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谷物价格指数创历史新高,同比上涨17.9%。其中,全球玉米和小麦价格双双创历史新高,较2021年平均价格分别上涨24.8%和15.6%,大米出口价格平均同比上涨2.9%。
粮食价格的剧烈波动,直接带来全球粮食进口成本的上涨。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2022年11月11日发布的《粮食展望》报告预计,2022年全球粮食进口费用将上升至1.94万亿美元、全球农业投入品进口费用或达4240亿美元,均可能创历史新高。
除进口成本上涨外,中华粮网易达研究院副院长张智先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饲料粮需求有所下降,也是粮食进口量下降的原因之一。国内养殖业力推玉米豆粕减量替代方案,目前已取得一定成效。
由于2022年12月粮食进口细分数据并未公布,根据2022年前11个月数据显示,小麦同比反跌为升,预计全年进口量将创纪录。稻米进口量首次突破关税配额水平,后期仍将保持较强劲的进口态势。玉米尽管同比进口量下降,但连续三年突破配额水平。粗粮进口量同比下降,但仍处于历史较高水平,随着饲料需求恢复和国内原粮价格普遍上涨,饲用粮进口将有所增长。
对于我国现阶段粮食进口情况,郑文慧认为,粮食进口来源较为单一,饲料粮进口依存度较高,进口成本快速攀升等问题突出,对粮食产业升级发展和粮食安全带来一定的挑战和压力,亟待通过多元化进口来源、继续推动饲料粮减量替代,提质增效,以及不断加强自身在国际贸易中的话语权,增强汇率风险管理能力等多方面发力。
粮食进口渠道走向多元化
至于2023年的粮食进口,张智先认为,前两年粮食进口量走高,既有自身缺口因素,也跟中国为应对外部环境变化预先进口一些粮食有关。不过这部分进口需求并不持续。如果2023年国际局势趋于稳定,这部分进口需求将会有所回落。然而,考虑到国内饲用粮缺口仍然巨大,2023年粮食进口量未必会持续下降,仍将会保持较高水平。
此外,粮食进口渠道也将逐渐走向多元化。比如,2022年5月23日,中国与巴西召开中巴(西)高委会第六次会议,达成系列成果,包括:中国海关总署与巴西农业部签署《巴西玉米输华植物检疫要求议定书》(修订版)等协议文件。
从全球来看,巴西粮食生产和出口具有较大潜力。美国农业部2022年11月全球农产品供需报告预测,2022/23年度巴西玉米产量将增加至1.26亿吨,出口量也将达到4700万吨,占全球玉米出口量26%。
2023年1月7日,我国首次散船进口的巴西玉米到达广东。船上由中粮集团进口的6.8万吨巴西玉米完成检验检疫后,快速运达国内饲料企业。巴西玉米输华走廊的正式打通,意味着中国的玉米进口结构正在重构。
近年来,由于国产玉米产不足需,进口玉米及替代品数量不断增加。多年来,我国玉米进口主要来自美国和乌克兰,两者合计占我国玉米进口的90%以上,2021年玉米进口量达到2800万吨左右,美国(70%)、乌克兰(29%)。2021年年底以来,受俄乌冲突等因素影响,我国从乌克兰进口玉米数量逐渐下降,2022年全年的进口总量预计600万吨左右。
张智先认为,我国从巴西进口玉米的工作已经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不但对全球玉米市场产生深远影响,且未来进口量若较为可观,还会引起国内玉米市场供需格局与价格发生重大变化。
1月13日,海关总署发布全年粮食进口数据。2022年1-12月,中国累计进口粮食14687 2万吨,同比降低10 7%。进口金额同比增加10 5%。其中,大豆进
2023年过了不到两周,美股最受关注的两家科技巨头公司特斯拉和苹果都有大动作。特斯拉在全球范围掀起大幅度降价,以应对可能出现的低迷的电动
1月13日,证监会、人民银行联合发布了关于公募基金信息披露电子化规范金融行业标准(下称“新规”),自公布之日起施行。随着公募基金市场的快
2022年,沪市上市公司及相关主体到底有哪些违规行为遭到处分?2023年1月13日晚间,上交所给出了答案。据上交所介绍,2022年共发出纪律处分决定
在一系列利好政策下,花样年境外债重组也取得进展。“新年宜补血、降火”。2023年1月9日,花样年集团在其官方公众号上发布简短推文,暗示有大
1月13日,海关总署发布全年粮食进口数据。2022年1-12月,中国累计进口粮食14687 2万吨,同比降低10 7%。进口金额同比增加10 5%。其中,大豆进
2023年过了不到两周,美股最受关注的两家科技巨头公司特斯拉和苹果都有大动作。特斯拉在全球范围掀起大幅度降价,以应对可能出现的低迷的电动
1月13日,证监会、人民银行联合发布了关于公募基金信息披露电子化规范金融行业标准(下称“新规”),自公布之日起施行。随着公募基金市场的快
2022年,沪市上市公司及相关主体到底有哪些违规行为遭到处分?2023年1月13日晚间,上交所给出了答案。据上交所介绍,2022年共发出纪律处分决定
在一系列利好政策下,花样年境外债重组也取得进展。“新年宜补血、降火”。2023年1月9日,花样年集团在其官方公众号上发布简短推文,暗示有大
1月13日上午,湖北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开幕,省长王忠林代表湖北省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湖北2022年各项工作成绩单和2023年经济社会
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技术的加持下,传统金融科技逐步“进化”,令当前金融体系开始重塑。近日在2023中国金融科技创新与
*摩根大通净利息收入猛增48%*富国银行抵押贷款收入锐减57%*一年期通胀预期回落至4%美股财报季拉开大幕,投资者消化四大行最新业绩,美股低开高
去年12月29日刚刚获批上市的新冠口服药莫诺拉韦胶囊,目前已正式进入中国市场销售推广。今日,国药集团国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国药控股
负债高企的红星控股出售“家居第一股”美凯龙股份一事有了新进展。1月13日晚,建发股份(600153 SH)公告称,该公司计划收购红星美凯龙家居集
旗袍,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虽然其定义和产生的时间至今还存有诸多争议,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服饰文化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发布《北京市电影局关于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有序推进电影院恢复开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风险地区影院,可于7月24日
武汉7·16渡江节组委会14日发布公告,由于长江武汉关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规定取消2020年第46届武汉7·16渡江节。受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
过去一段时间,国家级非遗项目灰塑传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陈家祠等工作现场,向身边那些带着好奇目光的人们讲解灰塑的种种技术细节:草根灰、
7月13日,位于璧山区南门唐城夜市街区的璧山冷酒夜市开街。这是璧山区打造夜间经济消费载体、培育夜间经济活动品牌的举措之一。璧山市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