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讯:比亚迪2022年赚了多少钱?答案是166.22亿元

2023-03-29 05:58:14   来源:第一财经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比亚迪(002594.SZ)继拿下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以及中国乘用车企销量冠军之后,终于在3月28日揭晓答案,它在2022年究竟赚了多少钱。

今日,比亚迪发布2022年年度报告,该企业去年实现收入约4240.61 亿元,同比增长 96.2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66.22亿元,同比增长445.86%。收入以及净利润大幅增长,与该企业的汽车业务大幅增长有关。

2022年,中国汽车行业面临诸多困难挑战,芯片结构性短缺、原材料价格居高不下,汽车供给端节奏放缓, 汽车消费需求亦受到压制。面对供需两难,政府出台系列稳增长、促消费政策,以消费补贴、购置税减半等多种方式刺激汽车消费。全行业共同努力,应对供应链紧张,保证汽车生产和交付。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 2022年,我国汽车销量为2686.4万辆,同比增2.1%。去年,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86.35万辆,同比大增208.64%,大幅跑赢大盘。

对于去年销量大幅增长的原因,比亚迪方面称,主要是在新能源乘用车领域依托技术创新与应用。该企业坚持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两条腿、齐步走,先后推出了刀片电池、DM-i 超级混动、e 平台 3.0、CTB 电池车身一体化和DM-p 王者混动等技术,助力自身业务实现跨越式发展,推动新能源汽车行业技术变革。

此外,比亚迪2022年加速开拓欧洲、亚太、美洲等多个地区的市场。其中,去年2月,比亚迪元 PLUS(又名「BYD ATTO 3」)于澳大利亚同步开启预售;7月,比亚迪在东京宣布正式进入日本乘用车市场,并携 BYD ATTO 3等三款车型亮相;9月,比亚迪召开欧洲新能源乘用车发布会,面向欧洲市场推出汉 EV、唐 EV、元 PLUS三款车型,并于10月法国巴黎车展亮相上市;11月, 比亚迪在巴西圣保罗推出宋 PLUS DM-i和元 PLUS两款车型。随着海外布局持续深化,比亚迪全资投建的首个海外乘用车工厂于9月正式在泰国落地。

通过多方面发力,比亚迪击败特斯拉夺得2022年全球新能源销量冠军。不过, 2022年,特斯拉的净利润为125.83亿美元(按当时汇率折合人民币853亿元),远高于比亚迪同期的净利润。今年伊始,特斯拉依仗丰厚的利润举起价格屠刀,引发国内超过40个品牌加入价格战,新能源车与传统燃油车战火明显升级。

即使作为国内乘用车销量第一的车企,比亚迪也承受一定的压力,并一步步加入降价潮中,先是今年2月通过秦PLUS新车“变相降价”将DM-i车型起步价首次下探至10万以内,紧接着在3月对海豹、宋PLUS两大主力车型分推出了8800元、6800元的优惠补贴,以及推出汉EV和唐DM-i两款新车进攻20~30万元区间的轿车和SUV市场,进一步以增配降价的方式抢占合资品牌燃油车的市场份额。

此外,比亚迪在新能源乘用车领域将继续深化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研发,今年1月已正式发布“易四方”技术。伴随着“易四方”等核心技术的成熟与应用,比亚迪正式发布全新百万级高端品牌“仰望”。 除了仰望品牌外,比亚迪今年亦将推出一个具有专业性、个性化的全新品牌。届时,比亚迪将形成比亚迪品牌、腾势品牌、仰望品牌和专业个性化全新品牌的品牌矩阵,覆盖从家用到豪华、从大众到个性化, 全面满足用户多方位全场景的用车需求。比亚迪方面还称,未来,将通过技术创新,推动智能辅助驾驶发展,提升产品的综合竞争力,为品牌发展带来新动能。近期在中国商标网上,比亚迪被发现已注册“云辇”商标。据相关人士透露,该商标或为比亚迪一项全新技术,有关新能源汽车垂向智能融合,是比亚迪全栈自研的重磅技术。

标签:

相关阅读

环球时讯:比亚迪2022年赚了多少钱?答案是

要闻

比亚迪(002594 SZ)继拿下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以及中国乘用车企销量冠军之后,终于在3月28日揭晓答案,它在20

2023-03-29

中储粮积极入市“收国豆、稳预期”

要闻

为落实国家有关部门部署,中储粮集团在黑龙江、内蒙古大豆主产区启动2022年产国产大豆收购工作,稳定国产大豆市场预期,调动

2023-03-29

环球要闻:金诚信:签署1.67亿美元铜矿竖井

要闻

金诚信晚间公告,全资子公司迈拓矿业服务(赞比亚)有限公司近日取得赞比亚孔科拉铜业有限公司孔科拉铜矿4号竖井建设及采矿工程

2023-03-28

环球微资讯!比亚迪电子:2022年归母净利润

要闻

比亚迪电子晚间在港交所披露业绩公告,2022年公司收入1071 86亿元,同比增长20 36%;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18

2023-03-28

当前观察:何立峰:中国利用外资的政策不会

要闻

“投资中国年”招商引资活动启动仪式28日在广州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出席活动并讲话。何立峰指出,中

2023-03-28

环球时讯:比亚迪2022年赚了多少钱?答案是166.22亿元

要闻

比亚迪(002594 SZ)继拿下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以及中国乘用车企销量冠军之后,终于在3月28日揭晓答案,它在20

2023-03-29

中储粮积极入市“收国豆、稳预期”

要闻

为落实国家有关部门部署,中储粮集团在黑龙江、内蒙古大豆主产区启动2022年产国产大豆收购工作,稳定国产大豆市场预期,调动

2023-03-29

环球要闻:金诚信:签署1.67亿美元铜矿竖井建设及采矿运营项目合同

要闻

金诚信晚间公告,全资子公司迈拓矿业服务(赞比亚)有限公司近日取得赞比亚孔科拉铜业有限公司孔科拉铜矿4号竖井建设及采矿工程

2023-03-28

环球微资讯!比亚迪电子:2022年归母净利润18.58亿元 同比降19.58%

要闻

比亚迪电子晚间在港交所披露业绩公告,2022年公司收入1071 86亿元,同比增长20 36%;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18

2023-03-28

当前观察:何立峰:中国利用外资的政策不会变,将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

要闻

“投资中国年”招商引资活动启动仪式28日在广州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出席活动并讲话。何立峰指出,中

2023-03-28

动态焦点:华润三九:2022年净利同比增19.16% 拟10派10元

要闻

华润三九晚间披露年报,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180 79亿元,同比增长16 31%;净利润24 49亿元,同比增长19

2023-03-28

外资大举加仓这些石化股

要闻

今天石油石化板块涨幅接近4%,位居涨幅榜首位。个股方面,华锦股份、荣盛石化、宝莫股份等涨停。千亿市值巨头荣盛石化全天保持

2023-03-28

【当前热闻】铖昌科技:2022年净利同比降17.02 拟10转4派3.6元

要闻

铖昌科技晚间披露年报,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2 78亿元,同比增长31 69%;净利润1 33亿元,同比下降17 02%

2023-03-28

社论:吸引外资的韧性在于新政策、新机遇

要闻

按计划,“投资中国年”招商引资活动启动仪式于28日举行。此前,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支持各国企业来中国

2023-03-28

机构今日首次关注这21股

要闻

Wind数据显示,机构今日首次关注21只个股,其中曙光数创获国信证券“买入”评级,目标价48-54元;华海清科获华泰金控

2023-03-28

遇见旗袍是于万千人群中的惊鸿一瞥 沿途洒满了爱的芬芳

旗袍,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虽然其定义和产生的时间至今还存有诸多争议,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服饰文化

北京市电影院有序恢复开放 周五预售部分场次已满座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发布《北京市电影局关于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有序推进电影院恢复开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风险地区影院,可于7月24日

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 第46届武汉渡江节因长江水位过高取消

武汉7·16渡江节组委会14日发布公告,由于长江武汉关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规定取消2020年第46届武汉7·16渡江节。受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

“非遗”普及受众最看重“动手”参观大师工作室非常享受

过去一段时间,国家级非遗项目灰塑传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陈家祠等工作现场,向身边那些带着好奇目光的人们讲解灰塑的种种技术细节:草根灰、

璧山冷酒夜市 丰富市民夜间文旅活动

7月13日,位于璧山区南门唐城夜市街区的璧山冷酒夜市开街。这是璧山区打造夜间经济消费载体、培育夜间经济活动品牌的举措之一。璧山市民一

年内两市超过500家上市公司完成回购 累计回购金额超332亿元

近期A股市场持续震荡,不少上市公司或其重要股东推出回购、增持计划,用真金白银力挺股价。记者根据同花顺数据统计,今年以来,两市超过500

持续发力补链强链加大研发抢占市场 渝企跑出“加速度”

玥湖路渝快电充换电站 一辆新能源汽车,离不开研发、动力、配套等多个环节。作为汽车制造重镇,重庆在这些环节的多个板块上,正在加速奔跑

重启上市公司资本运作 康佳集团去年半导体业务营业收入为3.22亿元

近日,康佳集团正式对外发布2021年年度业绩报告。2021年,康佳集团实现全年营收491 07亿元,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为9 05亿元,同比增长89 5

伟禄集团连续6年增长 去年营收同比增长37.5%

深港通标的之一的深圳企业伟禄集团近日公布2021年业绩。财报数据显示,伟禄集团全年营业收入11 95亿港元,同比增长37 5%,连续6年稳步增长;

龙头企业去年净利倍增 整个行业营收规模有望创造历史新高位

近日,面板龙头TCL科技、京东方分别发布2021年度业绩快报,两家企业去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增长129 3%、412 86%,实现超过百亿

深圳国企全力为市民 守好“菜篮子”“米袋子”保障量足价稳

疫情防控形势下,民生物资供应是否充足成为市民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连日来,深农集团、深粮控股等企业,充分发挥国企担当,全力为深圳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