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广西北海市举办特种设备人工智能监管交流会。翟李强 摄
当天,广西北海市举办特种设备人工智能监管交流会,来自特种设备领域的专家学者、特种设备安全生产专业委员会及特种设备使用单位代表等,共同探究人工智能赋能特种设备安全新路径。来自特种设备领域的专家及移动信息的专家,围绕人工智能赋能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等方面进行现场交流。
于凯指出,全国特种设备数量从2015年的1100万台,增长到了去年的2294万台。从去年的整体特种设备数量来看,电梯数量的占比将近50%,数量的增加也带来了此类设备监管压力的提升。此外,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方面的监管,尤其是叉车的安全使用也需要监管部门及相关机构重视。
“安全管理面临新挑战,监管创新势在必行。”北海市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前海指出,要向科技要能力,向创新要安全,进一步深化智慧系统应用,破解监管难题,推动监管向“智慧化、精准化、高效化”升级。
图为交流会现场展示的智能安全帽,它集成高清摄像、实时定位、多态报警、远程通话等功能于一体。翟李强 摄
“特种设备安全是‘生命线’。”北海市市场监管局特种设备监察员庞东成介绍,电梯安全AI监管模型具备物联网智能监控功能,利用AI监测装置及图像识别和数据分析技术,自动识别困人故障并呼叫救援人员,自主筛查识别违法线索并预警,大幅提升电梯救援效率,并为精准执法提供数据支撑。
北海市铁山港区市场监管局特种设备监察员莫艳艳现场展示一款AI安全监管智能头盔时说,过去,特种设备监察员走进工厂、攀上锅炉、深入设备,凭借的是双眼的锐利、双手的记录、双脚的丈量,效率低、风险高。而AI的赋能,让安全监管从“人眼观察”跃升为“智慧洞察”,从“经验判断”进化为“数据决策”,让安全监管变得更精准、更及时。
张前海表示,此次交流会的举办,对于加快人工智能在市场监管领域的创新应用,推动科技赋能治理现代化、提升监管效能和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标签:
中国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促进会信息部主任于凯12日在广西北海市表示,近十年,全国特种设备保有量的年增长率维持在7%左右,未来特种设备安全
记者从中船集团获悉,今天(7月13日),由黄埔文冲建造的我国首艘海洋级智能综合科考船同济号在上海正式交付。同济号是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2
7月12日,2025第四届中国(赣州)永磁电机产业创新发展大会在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区举办。本次大会的召开,搭建了跨界交流、合作创新的优质平台
今天(7月13日),新疆环塔里木盆地750千伏输变电工程全线贯通,总线路长度为4197千米,围绕塔里木盆地画了一个圈。电网延伸涵盖区域将达到10
中国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促进会信息部主任于凯12日在广西北海市表示,近十年,全国特种设备保有量的年增长率维持在7%左右,未来特种设备安全
记者从中船集团获悉,今天(7月13日),由黄埔文冲建造的我国首艘海洋级智能综合科考船同济号在上海正式交付。同济号是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2
7月12日,2025第四届中国(赣州)永磁电机产业创新发展大会在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区举办。本次大会的召开,搭建了跨界交流、合作创新的优质平台
今天(7月13日),新疆环塔里木盆地750千伏输变电工程全线贯通,总线路长度为4197千米,围绕塔里木盆地画了一个圈。电网延伸涵盖区域将达到10
7月12日晚,缤纷夏日 浙里好玩2025浙江省暑期文化和旅游消费季在浙江金华东阳启动。该活动通过打造十大场景、汇聚百家优惠、推出千场活动
16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60多位商协会代表,近日来到吉林长春探访,寻求合作机会。长春地处东北亚地理核心位置,是中国向北开放的重要窗口。
据中国铁路微信公众号消息,今年上半年,铁路建设优质高效推进,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559亿元,同比增长5 5%,累计投产新线301公里,
为了落实中国证监会发布的《关于在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 增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的意见》(以下简称《科创板意见》),进一步深化科创板改革,
13日,在沈阳国际展览中心,第七届中国粮食交易大会正在进行中。展馆内备受瞩目的不仅有粮食本身,还有各类硬核科技装备——从机器人平仓系
旗袍,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虽然其定义和产生的时间至今还存有诸多争议,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服饰文化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发布《北京市电影局关于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有序推进电影院恢复开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风险地区影院,可于7月24日
武汉7·16渡江节组委会14日发布公告,由于长江武汉关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规定取消2020年第46届武汉7·16渡江节。受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
过去一段时间,国家级非遗项目灰塑传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陈家祠等工作现场,向身边那些带着好奇目光的人们讲解灰塑的种种技术细节:草根灰、
7月13日,位于璧山区南门唐城夜市街区的璧山冷酒夜市开街。这是璧山区打造夜间经济消费载体、培育夜间经济活动品牌的举措之一。璧山市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