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国家发明专利,在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中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四学生叶万恒是同学眼中的“全能闪光少女”。不久前,她正式推免直博到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继续深造。4年来,她所在的长望拔尖班,人均竞赛获奖5.2项。
长望拔尖班始于2010年。当时,南信大创立首届大气科学长望实验班,开始探索培养未来气象领军人才。2017年,学校专门成立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长望学院”,2020年入选首批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名单。“从最早的‘大类培养、本研贯通、动态进出’到现在基于学科交叉、科教融合的拔尖学生培养体系,我们10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为行业高校拔尖人才培养探索特色创新之路。”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校长李北群说。
不拘一格,打通知行合一“选才关”
在江苏省宜兴中学读书时,通过南信大教授进高中、大学开放日、科学夏令营等一系列活动,甘立坤对天地间风云变幻产生了浓厚兴趣。去年,甘立坤以全校第二高分考入南信大长望拔尖班,学习大气科学。
“我们有个‘中学生雏英计划’,就是通过高考选拔最优秀的学生学习大气科学。”李北群告诉记者,除此以外,还有部分学生则是通过面向全校的“二次优选”进入拔尖班。
大气科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但学什么、怎么学、学成后做什么,很多学生和家长并不清楚,如何选出有志趣、有天赋、有潜力的青年英才?“相对于高考成绩,科研志趣、学科特长、创新潜质、使命担当是我们最看重的。”李北群说。
大二的张楚在强手如云的拔尖班,成绩并不突出,但几乎所有任课教师都对他印象深刻。“张楚看待科学问题的角度很有新意,常常能在课堂和专家讲座时出其不意地提出‘刁钻’问题。”拔尖班班主任李青青说,“在走向行业顶尖的道路上,这种品质难能可贵,校内二次选拔就是要给这类学生成长空间。”
“对他们的思政教育,我们也注重融入气象文化、气象精神,从根本上夯实学生的专业思想、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党委书记管兆勇告诉记者,为拔尖班命名“长望”,既取自新中国气象事业的奠基人、南信大建校的主要倡议者涂长望先生之名,也寓意放眼远望、百年树人。
金师金课,夯实学为中心“基础关”
“我或许不是反应最快的学生,但一定是最执着、最踏实、最努力的那批。”大二导师双选时,霍芊伊的态度打动了南信大王会军院士。进入王院士课题组半年来,她已独立推导出了一个小型算法,“与大师在一起,给了我们这些‘菜鸟’更多培养兴趣、探索未知的机会。”
与“大师”一起,在长望拔尖班并不新鲜。作为气象行业的“领头羊”,南信大为长望拔尖班配备了40余人的校内导师“天团”,全部由院士、国家杰青等国家级人才组成,来自大气、海洋、水文等多个学科。不仅秦大河院士、许健民院士来校常态化讲授“气候变化科学概论”“大气科学导论”,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曾庆存院士也与大家面对面谈学习思维、讲前沿科学……
金师引路,金课筑基。南信大目前建成了包括10门国家级课程在内的大气科学类一流课程群。“拔尖班的教材和讲义,知识整合度、能力挑战度、实践创新度都更高。”拔尖班另一位班主任、该校大气科学学院院长陈海山介绍,30多门专业选修课中还专门设立了8门交叉学科课程,并且学生可以在全校所有理工科专业中任意选修一定学分的课程。
正在美国读博的2015届毕业生成沛扬,研究方向是使用静止气象卫星的观测数据提高空气质量模式的性能,属于高度交叉的学科领域。“本科时我们不但学习气象学的基础知识,还接触了数值模式、卫星等知识,这为我在后期选择方向时提供了巨大帮助。”成沛扬说。
多元协同,深耕拔尖创新“进阶关”
“风云四号卫星一上天,我们立刻就与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一起,对卫星发回的实时数据进行分析会商。”今年初,长望拔尖班的大二学生魏方志通过导师的项目初步接触到“人工影响天气”保障北京冬奥的科研项目。
与中央气象台进行常态化会商、赴江苏省气象局访学、在南信大—墨迹校企研究院了解产品……在丰富的第二课堂中,魏方志和他的同学们得到了“思想—知识—能力”一体化贯通培养。10多年的实践,南信大逐渐形成了“行业、校企、校所、校地、国际”多元共建体系,与耶鲁大学、哈佛大学、雷丁大学等国际著名高校共建联合实验室,共建共享“世界气象组织全球校园”的优质资源。
“学校很注重培养我们基础知识、动手能力和科研视野等全方位的素养。”2020年赴美攻读博士学位的谢治兴告诉记者,由于本科期间参加了南信大“观云测天”小组进行气象观测实践,让他具备了仪器操作的经验,“很少有美国同学具备这方面经验”。
如今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做博士后研究的首届毕业生缪家鹏,在2021年度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中,成为全国大气科学领域获得资助的3人之一。据不完全统计,目前长望拔尖班已经毕业的8届学生中,90%进入国内外大气科学顶尖高校和科研院所深造。
“拔尖创新人才不是‘拔’出来的,而是在肥沃的土壤中生长出来的。为有天赋的学生创造适宜的成长环境,让他们不拘一格地自主学习和研究,未来的领跑者自然会从中脱颖而出。”李北群坚定地说。(本报记者 缪志聪 通讯员 林雯 贾冰)
1元钱能买到什么?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您可以买到一份美味可口的套餐或一碗热气腾腾的烩菜……第一次品尝到‘1元爱心餐’是在西
记者今天从教育部获悉,有关强基计划试点高校近日陆续公布2022年招生简章,启动强基计划招生工作。今年将增加东北大学、湖南大学、西北农林
3月23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2054例。疫情当前,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在做好尽快控制疫情
拥有国家发明专利,在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中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四学生叶万恒是同学眼中的全能闪光少女。不久前,她正式
1元钱能买到什么?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您可以买到一份美味可口的套餐或一碗热气腾腾的烩菜……第一次品尝到‘1元爱心餐’是在西
记者今天从教育部获悉,有关强基计划试点高校近日陆续公布2022年招生简章,启动强基计划招生工作。今年将增加东北大学、湖南大学、西北农林
因为疫情防控需要,近期很多孩子又开始进入居家上网课的状态。与此同时,一些企业也选择居家办公,于是,家长和孩子长时间待在一个屋檐下,
3月23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2054例。疫情当前,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在做好尽快控制疫情
作业是教学至关重要的一环,双减之下,作业设计更应注重量少质高。但在教学实践中,部分教师面对作业设计找不准方向和抓手。对此,学校又该
日前,《2022中国国民健康睡眠白皮书》发布,数据显示,睡眠令和双减政策发布后,六成中小学生睡眠时长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不过,中小学生睡
选课走班教学是新高考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的需要。近年来,全国各地特别是教育部实施的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国
家庭教育是学生成长的基础,学校教育在学生发展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家庭与学校的合作对学生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而教师就是家校合作的桥梁
要建设一批国家亟需、特色鲜明、制度创新、引领发展的高端智库,重点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开展前瞻性、针对性、储备性政策研究。地方高师院
旗袍,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虽然其定义和产生的时间至今还存有诸多争议,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服饰文化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发布《北京市电影局关于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有序推进电影院恢复开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风险地区影院,可于7月24日
武汉7·16渡江节组委会14日发布公告,由于长江武汉关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规定取消2020年第46届武汉7·16渡江节。受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
过去一段时间,国家级非遗项目灰塑传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陈家祠等工作现场,向身边那些带着好奇目光的人们讲解灰塑的种种技术细节:草根灰、
7月13日,位于璧山区南门唐城夜市街区的璧山冷酒夜市开街。这是璧山区打造夜间经济消费载体、培育夜间经济活动品牌的举措之一。璧山市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