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举办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项目视频培训班
为高质量完成省政府民生实事项目,做好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的筛查、诊断、治疗和随访等工作,我省于2020年5月29日举办了全省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项目视频培训班。培训班主会场在省卫生健康委应急指挥大厅,13个设区市分别设立分会场,参加人员包括市县两级卫生健康委妇幼处相关工作负责同志、妇幼保健院(所)项目管理人员、信息管理人员,以及各新生儿先心病筛查项目诊断机构和治疗机构的相关医务人员,还有部分筛查机构相关人员通过外网进行观看,全省共有700余人参加视频培训。
省卫生健康委妇幼处处长顾寿永、四级调研员相莉、省妇幼保健院党委书记李殿富、群保科主任宁魏青出席培训班开幕式。
开幕式上,李殿富书记表示,先天性心脏病是导致新生儿和婴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2019年全省全面启动了新生儿先心病筛查项目,并纳入省政府民生实事项目加以推进。项目实施以来,各地新生儿先心病的早期筛查、诊断水平逐步提高,先心病的婴儿死因构成比下降,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早发现、早诊断、及时治疗”的防控策略初显成效。
省卫生健康委妇幼处顾寿永处长指出,出生缺陷可能导致先天残疾,不仅影响儿童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给家庭社会带来巨大精神压力和经济负担。近年来,出生缺陷防治形势极为严峻。开展先天性心脏病筛查等出生缺陷防治工作,对于促进江苏人口素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精准扶贫的具体举措,更是实现健康江苏的重要措施。省委省政府于2018年起连续三年,将出生缺陷综合防治项目纳入改善和提高民生实事项目,通过各地的努力,我省孕妇产前筛查和新生儿疾病筛查都保持了较高的水平,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项目也取得了较大进展。但是,由于项目启动时间不长,项目管理质量和人员能力还有待提升。
今年,省政府将出台 《江苏省出生缺陷防治办法》,为各地开展出生缺陷防治工作、先心筛查、诊治工作创造良好的制度基础、工作基础和社会基础。省级层面也将不断完善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继续实施出生缺陷综合防治政府实事工程,健全出生缺陷防治网络,加强妇幼健康信息系统建设,开展出生缺陷防治人才培训项目,提升人员服务能力,推进出生缺陷救助项目不断深入,让群众感受更多政府关怀。各地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做好健康宣教工作,宣传个人是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通过开展预防出生缺陷日等主题活动,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出生缺陷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 二是加强项目培训和督导,提高项目业务管理和信息管理质量。筛查和诊断技术水平仍需要加强培训学习,努力为辖区新生儿提供规范化、同质化的先心病防治服务。 三是完善新生儿先心病诊治服务体系。各诊断和治疗机构应积极参与和配合筛查机构建立并完善绿色转诊通道,加强业务知识学习,努力提高筛诊治业务水平。 四是加强困难家庭先心患儿救助。目前,大部分开展儿童先心手术的医疗机构都有基金支持,对困难家庭会有一定比例的资金补助,各地要注意宣传引导,避免贫困家庭先心患儿得不到有效治疗。 五是配足项目资金。希望各地能够与当地财政部门、医保部门加强沟通,满足项目开展资金需求。
出生缺陷综合防治,我们一起努力!
链接
我院是全省第一家成立小儿心胸外科的妇幼保健机构,2014年起,结合孕产保健专科优势,开展了 产前产后一体化模式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明显降低了复杂先心病的出生率,做到对先心病的早发现、早评估、及时治疗,降低了先心病患儿死亡率,减少了治疗费用和家庭经济负担。
来源:江苏省出生缺陷防治管理中心、
江苏省新生儿先心病筛查项目管理办公室
▼
本文由搜财资讯网发布,不代表搜财资讯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QQ 841991949,并注明出处:https://www.ncrw.com.cn/news/jiankang/442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