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EPFL)的一个工程师团队开发出一种3D打印方法,可在数秒钟内用光将不透明的树脂制成物体。这一突破或在生物医学行业有良好应用前景,例如可用于制造人工动脉。相关研究近日发表在《先进科学》杂志上。
早在2017年,EPFL工程学院应用光子器件实验室(LAPD)的工程师们就设计了一种能够几乎瞬间制造物体的3D打印机。5年后,该团队改进了他们的打印设备和方法,可生产出由不透明树脂制成的物品,而这在以前是无法实现的。
EPFL的3D打印机是世界上速度最快的打印机之一。大多数3D打印机是通过一层一层地沉积材料来工作的,这一过程被称为增材制造。而EPFL使用的是容积法,即将树脂倒入容器中并旋转。工程师从不同的角度用光照射容器,使树脂中积累的能量超过给定水平时就会固化。这是一种非常精确的方法,可以与现有3D打印技术相同的分辨率制造物品。
这一容积法可用于几乎任何形状的物体。工程师们只花了20秒就制作出《星球大战》中的尤达(Yoda)的微小雕像,而传统的制造工艺大约需要10分钟。
光线能够通过与塑料中包含的光敏化合物相互作用来固化树脂。工程师表示,新方法只有在光线以直线穿过树脂而没有偏离的情况下才有效,而不透明树脂中光无法顺利传播。为此,他们设计出一种解决方案。
首先,他们使用摄像机观察光线通过树脂的轨迹,然后通过调整计算来补偿光线失真。他们还对打印机进行了编程,以便运行计算并校正光线,这确保了机器能适时达到固化树脂所需的能量。于是,工程师们能够以几乎与透明树脂相同的精度打印不透明树脂中的物体,这是一个重大突破。
下一步,工程师们希望能够同时利用新方法打印几种材料,并将打印机的分辨率从十分之一毫米提高到微米。(实习记者张佳欣)
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EPFL)的一个工程师团队开发出一种3D打印方法,可在数秒钟内用光将不透明的树脂制成物体。这一突破或在生物医学行业有
丹麦科学家对68个国家民众的睡眠跟踪腕带提供的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全球变暖影响了人们的睡眠时间。异常炎热的夜晚导致人们睡得晚、起得早
据美国趣味科学网站22日报道,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近地天体研究中心称,一颗名为7335(1989 JA)的小行星将于5月27日与地球擦肩而过。
5月18日,全球首艘智能型无人系统母船在广州下水。该船隶属于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以下简称南方海洋实验室),将成为全球
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EPFL)的一个工程师团队开发出一种3D打印方法,可在数秒钟内用光将不透明的树脂制成物体。这一突破或在生物医学行业有
据最新一期《自然·合成》报道,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研究人员开展的一项研究,已成功合成出科学家们数十年来孜孜以求的一种新型碳——石墨炔。
丹麦科学家对68个国家民众的睡眠跟踪腕带提供的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全球变暖影响了人们的睡眠时间。异常炎热的夜晚导致人们睡得晚、起得早
据美国趣味科学网站22日报道,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近地天体研究中心称,一颗名为7335(1989 JA)的小行星将于5月27日与地球擦肩而过。
5月18日,全球首艘智能型无人系统母船在广州下水。该船隶属于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以下简称南方海洋实验室),将成为全球
5月18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获悉,该所丁云杰研究员和朱何俊研究员团队开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煤制油技术——炭
俄罗斯国立研究型大学莫斯科电子技术学院新闻处通报,该院科学家的一项研究将有助于提高循环辅助装置的效率。他们开发的数学模型在世界上首
俄罗斯国立研究型技术大学开发了一种算法,可提高量子密钥分发(QKD)系统中光子检测的效率。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IEEE光子学杂志》上。QKD是
根据《自然·植物》杂志23日发表的一项研究,番茄经过工程改造后能产生更多的维生素D3原——维生素D3的前体,改造方式是阻断通常能让维生素
海洋是人类活动重要场所,如果能灵活控制水波传播方向,减少海浪对相关设备的侵袭,将极大便利人类活动,对海洋环境保护也有积极意义。近日
旗袍,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虽然其定义和产生的时间至今还存有诸多争议,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服饰文化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发布《北京市电影局关于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有序推进电影院恢复开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风险地区影院,可于7月24日
武汉7·16渡江节组委会14日发布公告,由于长江武汉关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规定取消2020年第46届武汉7·16渡江节。受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
过去一段时间,国家级非遗项目灰塑传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陈家祠等工作现场,向身边那些带着好奇目光的人们讲解灰塑的种种技术细节:草根灰、
7月13日,位于璧山区南门唐城夜市街区的璧山冷酒夜市开街。这是璧山区打造夜间经济消费载体、培育夜间经济活动品牌的举措之一。璧山市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