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北京时间7月8日,该校生命科学与医学部张智教授团队、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刘元渊教授团队以及安徽医科大学陶文娟副教授团队合作在《科学》上发表论文,揭示了声音镇痛的关键因素及神经机制。
早在1960年,《科学》杂志就发表过一篇论文,发现在牙科手术过程中,音乐能够调控病人情绪,并且指出甚至是噪音,也能够产生镇痛效果。然而,半个多世纪以来,声音可以减轻疼痛的关键因素,以及声音如何影响我们的大脑从而减轻疼痛的神经机制,尚不清楚。
研究人员首先给爪子发炎的小鼠播放3种不同类型的声音,分别是舒缓的音乐,不协调的音符以及白噪音。结果发现,这3种声音在大约是耳语的水平低强度播放时,都能够有效缓解小鼠的疼痛,而在高强度播放时则无明显的镇痛效果。随后,研究人员又将小鼠放置在不同强度背景声音的环境中,发现高出环境噪音约5分贝的声音能够有效缓解小鼠的疼痛。至此,研究人员建立了声音镇痛的小鼠模型。
“令人惊讶的是,对小鼠而言,声音与环境噪音之间微弱的声强差,对声音的镇痛作用至关重要,而不是声音的旋律。”该论文第一作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部特任副研究员周文杰博士说。
那么,声音发挥镇痛作用的神经机制又是什么?研究人员利用病毒作为神经示踪剂,对小鼠的听皮层输出进行了全脑追踪,发现了听皮层神经元大量投射到负责接收来自身体的感觉信号的躯体感觉丘脑,并发现低强度的声音能够抑制这种投射。
“研究结果表明,低强度的声音通过抑制听皮层到躯体感觉丘脑的神经投射,进而起到缓解疼痛的作用。” 周文杰说,这就是声音镇痛的皮质丘脑回路。然而,除声音强度外,声音的旋律,对人类感知疼痛的作用也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科学》杂志做了专文评述,指出“通过创建一个研究机制基础的模型,为音乐/声音引起镇痛的研究开辟了新的方向”。(科技日报记者 吴长锋)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北京时间7月8日,该校生命科学与医学部张智教授团队、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刘元渊教授团队以及安徽医科大学陶文娟副教
麻省理工学院的科学家们认为他们可能最终找到了逆转气候变化的方法。或者,至少可以帮助缓解一些。这个想法在很大程度上围绕着几个薄膜状的
7月5日,国际著名期刊《细胞》子刊《细胞通讯》在线发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刘冰、王亚文教授团队在噬菌体抑菌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揭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北京时间7月8日,该校生命科学与医学部张智教授团队、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刘元渊教授团队以及安徽医科大学陶文娟副教
麻省理工学院的科学家们认为他们可能最终找到了逆转气候变化的方法。或者,至少可以帮助缓解一些。这个想法在很大程度上围绕着几个薄膜状的
时下植物性肉类日益受到追捧。虽然原材料是大豆等富含蛋白质的植物,但近期发表在美国化学学会的《农业与食品化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表明,
当你节食、锻炼保持身材的时候,身边总有那么一类人,即使胡吃海喝,或从不运动,也能轻轻松松保持苗条的体型。来自德国的科学家们发现,人
7月5日,国际著名期刊《细胞》子刊《细胞通讯》在线发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刘冰、王亚文教授团队在噬菌体抑菌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揭
在自然界中,微生物群落在多个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如土壤中的微生物菌群在碳循环中发挥重要作用;肠道微生物菌群在代谢营养物质和防止病原
据美国太空网5日报道,经过两年升级,激光干涉仪引力波天文台(LIGO)将于2023年3月开始第四轮运行,并将捕捉到比以往更微弱的引力波信号,如
宇宙中最早的类星体是如何形成的?这一谜团已经困扰科学家近20年。现在,英国天体物理学家在最新一期《自然》杂志发表论文称,他们已经找到
记者7月7日从国家航天局获悉,嫦娥四号任务玉兔二号月球车和着陆器分别于7月5日19时14分和7月6日6时整完成休眠设置,完成第44月昼工作,进
刺,是植物防御大型食草动物取食的主要武器,有皮刺、枝刺和托叶刺等。现生的有花植物中,大量的刺头,让包括人在内的取食者颇为忌惮。但此
旗袍,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虽然其定义和产生的时间至今还存有诸多争议,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服饰文化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发布《北京市电影局关于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有序推进电影院恢复开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风险地区影院,可于7月24日
武汉7·16渡江节组委会14日发布公告,由于长江武汉关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规定取消2020年第46届武汉7·16渡江节。受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
过去一段时间,国家级非遗项目灰塑传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陈家祠等工作现场,向身边那些带着好奇目光的人们讲解灰塑的种种技术细节:草根灰、
7月13日,位于璧山区南门唐城夜市街区的璧山冷酒夜市开街。这是璧山区打造夜间经济消费载体、培育夜间经济活动品牌的举措之一。璧山市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