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科学家在最近于法国巴黎举行的欧洲医学肿瘤学会年会上提交论文称,他们确定了空气污染引发非吸烟者肺癌的机制,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微小颗粒会对健康构成风险。这项研究有望为预防肺癌提供新思路。
人们一直认为,非吸烟者罹患肺癌的风险上升与空气污染有关。传统观念认为,接触致癌物——比如香烟或污染物中的致癌物会导致DNA变异,继而形成癌症。但弗朗西斯·克里克研究所科学家发现这种模式有个“不容忽视的事实”:以前的研究表明,DNA可以变异而不引发癌症,且大多数环境致癌物不会导致突变。
为弄清楚空气污染对肺癌的影响,科学家分析了来自英国、韩国等超过46万人的健康数据。他们发现,如果暴露在直径小于2.5微米的PM2.5污染颗粒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EGFR)发生突变的风险会增大。
研究小组通过小鼠实验发现,这些颗粒导致了EGFR基因和克尔斯滕大鼠肉瘤病毒癌基因(KRAS)发生变化,这两种基因都与肺癌有关。此外,对250份从未暴露在吸烟或重度污染的致癌物下的人类肺组织样本开展的分析表明,尽管肺是健康的,但18%的EGFR基因和33%的KRAS基因发生了DNA变异。
科学家称,变异似乎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就其自身而言,这可能不足以导致癌症,但当细胞暴露于污染中时,就可能激发导致炎症的“愈合反应”。如果该细胞有突变,就会形成癌症。
在对小鼠进行的另一项实验中,他们证明,一种抗体可以阻断引发炎症的介体——白细胞介素1β,从而将癌症扼杀在“摇篮”中。
研究人员希望这一发现能为未来的分子癌症预防奠定坚实基础,届时可以向大家提供一种药片,或许每天服用一次就能降低癌症风险。而将来人们有可能通过扫描寻找肺部的癌前病变,并尝试用白细胞介素1β抑制剂等药物逆转这些病变。(科技日报记者 刘霞)
2022年9月12日是第18个中国预防出生缺陷日,今年的主题为防治出生缺陷,促进生育健康。中国优生优育协会副会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黄荷凤指出
记者9月12日从南开大学获悉,该校生命科学学院、药物化学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赵强教授课题组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徐清波教授课题
12日,记者从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获悉,该所光电材料动力学研究组吴凯丰团队在胶体量子点超快光物理研究中取得新进展。科研团队观测到
英国科学家在最近于法国巴黎举行的欧洲医学肿瘤学会年会上提交论文称,他们确定了空气污染引发非吸烟者肺癌的机制,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微小
美国莱斯大学科学家通过使用植入式药物工厂,阻止了小鼠的晚期癌症,而且这种新疗法只需几天就能生效。该研究已发表在《临床癌症研究》上。
2022年9月12日是第18个中国预防出生缺陷日,今年的主题为防治出生缺陷,促进生育健康。中国优生优育协会副会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黄荷凤指出
记者9月12日从南开大学获悉,该校生命科学学院、药物化学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赵强教授课题组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徐清波教授课题
12日,记者从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获悉,该所光电材料动力学研究组吴凯丰团队在胶体量子点超快光物理研究中取得新进展。科研团队观测到
一个国际科研团队发现了两颗距离地球仅100光年的新行星,其中一颗可能适合生命生存。据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报道,这两颗行星都被称为超级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美国农业部(USDA)认为一种营养强化的紫色西红柿可以安全种植。这种西红柿在经过基因编辑后可产生比原有品种多9倍的抗氧
空气污染是一个巨大的问题。虽然在户外,阳光、降雨,甚至自然发生的氧化作用都有助于清除空气,但当在室内时,许多这些因素并没有发挥作用
如果看到虫子,先别急着拿拖鞋打,因为那可能是一只被改造过的机器昆虫。昆虫拥有令人惊叹的运动、弹跳和飞行能力,许多科学家从昆虫的生理
自然界拥有自己的内在电网。在我们脚下和海底,细菌产生的微小纳米线呼出多余的电子而形成一张遍布全球的电网。美国耶鲁大学研究人员发现,
旗袍,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虽然其定义和产生的时间至今还存有诸多争议,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服饰文化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发布《北京市电影局关于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有序推进电影院恢复开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风险地区影院,可于7月24日
武汉7·16渡江节组委会14日发布公告,由于长江武汉关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规定取消2020年第46届武汉7·16渡江节。受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
过去一段时间,国家级非遗项目灰塑传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陈家祠等工作现场,向身边那些带着好奇目光的人们讲解灰塑的种种技术细节:草根灰、
7月13日,位于璧山区南门唐城夜市街区的璧山冷酒夜市开街。这是璧山区打造夜间经济消费载体、培育夜间经济活动品牌的举措之一。璧山市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