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是钢铁之躯,电能就是其流淌的血液。为机器人提供持久动力,目前存在两种主要的能源供给方式:有缆和无缆。有缆方式下,机器人要通过传输能源的线路或者管道从电源站获取能量。这种方式虽然稳定,但也限制了机器人的移动范围。无缆方式下,机器人通过自身携带或产生的能源来维持“生命”,这使得机器人活动范围更加灵活。
人形机器人通常采取后一种方式作为动力源,虽然获得了更广的活动空间,但续航能力却大打折扣。人形机器人具有类似人的外观和行为,能够行走、跑步、跳跃、抓取和操作工具。相比仿生四足机器人,人形机器人需要性能更强大的电机、更多的机身自由度和更复杂的控制算法,这也意味着需要更多能量支撑。而且,随着人形机器人功能不断增加,如配置更高级的传感器、更复杂的控制系统、数量更多的芯片等,能耗问题将进一步凸显。
机器人的“钢铁之躯”越强壮,“电力心脏”的负荷就越沉重。尽管我们在电动汽车领域已经取得了一些突破,但人形机器人对电池的要求更为苛刻。人形机器人内部空间狭小,需要电池具备高能量密度;人形机器人动作频繁,要求电池有高倍率放电能力,能快速提供大电流;人形机器人工作环境复杂多样,要求电池必须拥有良好的环境适应性和较长的寿命。目前的电池技术在这些方面仍无法满足未来人形机器人长时间、高负荷工作的要求。在实际应用中,无论是工厂中的物流搬运,还是家庭中的家务服务,机器人都需要频繁地停下来充电。
较为低下的工作效率显然无法满足人们对机器人的期待,电池的“电量焦虑”已成行业心病。如果说数据中心这类固定设施的高能耗问题可以依靠堆砌电力资源来解决,机器人的移动能源供给难题似乎更难攻克。人们通常认为,人工智能、机器视觉等技术是人形机器人发展的主要问题,但事实表明,电池续航能力才是制约人形机器人部署的更大瓶颈。
如何给人形机器人提供充足稳定的能量?电池技术突破是解决电力瓶颈的关键。一些科研机构和企业正在研究新型电池材料和技术,有望在不增加体积的情况下,显著提高能量密度和充电速度。新型电池如果能够成功应用于人形机器人,将大大延长其续航时间。除了电池材料的改进,电池管理系统也至关重要。通过智能化管理电池充放电,根据机器人工作状态动态调整电池输出功率,同样可以提高电池使用寿命和效率。当然,如果我们可以加快充电速度,在充电量和工作时间之间找到平衡,单次续航时间的长短就没有那么重要。如果再大胆想象一下:有一天我们给人形机器人装上“液氢心脏”甚至“核能心脏”,续航问题就能更好地得到解决。
人形机器人的机械动力也有优化空间。采用更高效的电机和驱动系统,可以减少能量损失。通过优化机器人运动控制算法,使其动作更加流畅自然,也可以降低能耗。此外,还可以通过减轻人形机器人的重量来降低能耗。例如,采用轻量化材料制造机器人外壳和结构部件,不仅可提高机器人的灵活性,还可减少电池负担。
人形机器人的未来,充满无限可能。电力瓶颈的突破,将是开启这个未来的关键钥匙。随着补能技术不断进步,机器人设计持续优化,人形机器人有望“越走越远”。
标签:
从百度推出全球首款搭载中文大模型的原生AI眼镜到闪极的国内首款量产AI拍摄眼镜,再到CES展会上多达40余款的AI眼镜新品集体亮相……科技巨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上,一组数据吸引社会目光:当前中国共有独角兽企业409家,占全球独角兽企业数量的近30%。其中,北京市独角兽企业115家
从百度推出全球首款搭载中文大模型的原生AI眼镜到闪极的国内首款量产AI拍摄眼镜,再到CES展会上多达40余款的AI眼镜新品集体亮相……科技巨
近日,全国首个无人车+机器狗一体巡检智能体在杭州滨江物联网街上岗。这是全国首次实现机器狗搭乘无人车进行远距离、跨区域自主巡检,将巡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上,一组数据吸引社会目光:当前中国共有独角兽企业409家,占全球独角兽企业数量的近30%。其中,北京市独角兽企业115家
旗袍,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虽然其定义和产生的时间至今还存有诸多争议,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服饰文化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发布《北京市电影局关于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有序推进电影院恢复开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风险地区影院,可于7月24日
武汉7·16渡江节组委会14日发布公告,由于长江武汉关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规定取消2020年第46届武汉7·16渡江节。受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
过去一段时间,国家级非遗项目灰塑传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陈家祠等工作现场,向身边那些带着好奇目光的人们讲解灰塑的种种技术细节:草根灰、
7月13日,位于璧山区南门唐城夜市街区的璧山冷酒夜市开街。这是璧山区打造夜间经济消费载体、培育夜间经济活动品牌的举措之一。璧山市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