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流市集、汉服巡游、滑板赛事表演、街舞快闪……今年“五一”小长假期间,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的百益·上河城和进驻街区的文化企业开展了一系列的潮玩活动,动漫、汉服、宅舞等时尚元素吸引了不少年轻群体参与,点燃了假期夜间娱乐消费的热潮。
百益·上河城的前身是广西曾经最大的绢纺厂——南宁市绢纺厂。秉承存表去里、翻新致新、整旧如旧的理念,在对旧厂房更新改造的基础上,通过引进文化创意企业,上河城已经成为兼具社区营造、休闲娱乐和研学旅行的创意街区以及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的产业集聚区,这里不仅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也是自治区文化产业示范园、自治区创业孵化示范基地。
走进百益·上河城,充满时代感的个性涂鸦、新锐雕像摆件以及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工艺展品,让整个园区既充满工业时代老建筑的韵味,也有大胆奔放的创意和文艺气息。园区围绕“潮拍、潮玩、潮购、潮乐”的理念,设置文化创意市集及街区,提出“新前店后坊”的概念,集民族传统工艺的手工作坊及手工作品展销于一体,形成了多元化的业态结构。迄今为止,园区吸引和集聚了文化创意、科技研发、演艺表演、非遗传承、创意零售、特色餐饮等各类企业超过150家,拥有各类知识产权230项。这其中,百益·上河城非遗生活馆尤为醒目。
投资创办了这家生活馆的广西壮锦山河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联合区内多家院校、企业、博物馆、行业协会等共同实施了“织绣技艺”乡村计划。该计划在广西传统织绣技艺扶贫培训的基础上,把设计、生产、市场一起带入,以“政府+院校+企业+基地+农户+合作社+市场”的创新模式,建立地方特色产业基地,进而实现文化带动、产业脱贫、乡村振兴的目标。“织绣技艺”乡村计划和非遗生活馆也互相促进、借力,共同推动传统工艺和非遗的传承与发展。
据了解,为了提升文化企业集聚度,加快入园文化企业成长,百益·上河城成立了上河谷孵化器,为入园企业提供各类创业孵化服务,以“文化产业+”为原则,选择优质的“文化+科技”“文化+旅游”“文化+服务”等融合发展的文化企业和配套服务企业入驻。
“针对企业遇到的各类问题,我们将提供全方位、多元化的一站式服务,促进企业健康快速发展。”上河谷孵化器经理陈曦介绍,园区现在正在孵化的企业有70多家,通过孵化平台为企业争取到各类奖补和大量融资。
除此之外,针对园区内企业规模小、青年集聚、行业特性鲜明的特点,在江南区“小个专”党总支的领导下,百益·上河城还打造了700平方米的党群服务中心,助力企业与党建共发展,守护创业者的红色精神家园。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可联合辖区单位和政府部门党组织开展共联共建,通过构建“党建+文化+孵化”的石菠——百益文化商圈红色联盟,为创客提供空间支持、创业指导、品牌孵化等服务,先后打造了56个精品创业项目。
上河城艺术中心作为百益·上河城的综合文化空间,经常举办表演、节目录制、文化活动等。自开业以来,完成话剧、戏剧、街舞、音乐、相声、脱口秀等各类演艺活动331场。其自创红色戏剧《绣红旗》、情景诗《脊梁》便是园区坚持以党建引领企业成长的成果。
“我们以党组织联建促进文化创业,以党员联动推进文化传承,以资源联合推动文化共享,优化商圈的营商环境,打造具有江南特色的文化品牌,有力推动了城区文化产业发展。”江南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在工业文化基础之上,我们结合群众需求,不断把百益·上河城发展成为集非遗旅游、工业文化旅游、动漫文化旅游以及运动文化旅游等为一体的景区。”百益集团文旅板块总经理、百益·上河城总经理隆安燕介绍,通过多产业结合,将园区打造成夜间旅游景区,从而实现园区企业的发展创收。
为积极响应号召,助推夜经济发展,百益·上河城每月坚持举行红色歌曲快闪、魔术表演、音乐灯光秀、潮酷艺术展、民俗表演、汉服游园、动漫展览等一系列精彩活动,并打造漫控王国、音乐演出及创作基地、舞蹈培训基地、滑板公园等新业态,深受市民欢迎。众多文创艺术家的进驻也让这些节目越演越精彩。据统计,园区如今日均客流量达到5000人次,累计吸引游客超过350万人次。
“百益·上河城不仅保护了南宁市的工业遗产,也更好地提升了城市功能、丰富了城市内涵、彰显了城市特色,为南宁市的经济发展和就业注入了新活力。”江南区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副局长汪春玲表示。下一阶段,百益·上河城将运用AI、VR等高科技技术打造沉浸式夜游、演绎、表演等新体验,形成更优质的南宁夜间旅游经济集聚区和网红地标。(本报驻广西记者 郭凯倩)
失传的宝物系列是河南博物院2020年底打造推出的考古盲盒文创产品,该产品一推出就受到国内外市场的热捧。它是河南博物院首次采用动态文创理
近年来,浙江省衢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儒学文化产业园示范创建工作,将其作为加快建设浙、闽、皖、赣四省边际中心城市、打造四省边际共同
失传的宝物系列是河南博物院2020年底打造推出的考古盲盒文创产品,该产品一推出就受到国内外市场的热捧。它是河南博物院首次采用动态文创理
近年来,伴着山水相融的自然优势和丰厚的人文历史资源,山西省高平市以山水为底色、以生态为特色、以文化为灵魂、以康养为载体、以旅游为纽
古老的戏曲艺术是根植于中国人血脉的一种文化传统,如何让这种文化传统更持久、更良性、更能与时俱进地影响国民素质、提升文化修为、滋润子
文化,是推动共同富裕的基础力量,也是关键变量。为了让偏远山区的孩子能够读到更多的好书、改善欠发达地区农村小学的阅读现状,浙江省温州
实现文化和旅游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石与内驱是文旅队伍。八闽大地上,活跃着一批忠于职守、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的福建文旅人,他们日夜辛勤耕
近日,山东省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联合印发《山东省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的实施方案》的通知。本报特摘编适用于文化和旅游业的政策,
4月29日,湖南省非遗工坊、非遗村镇、非遗街区省级示范点建设推进会在湖南怀化召开。会议安排部署了湖南省级非遗示范点建设的各项工作任务
旗袍,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虽然其定义和产生的时间至今还存有诸多争议,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服饰文化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发布《北京市电影局关于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有序推进电影院恢复开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风险地区影院,可于7月24日
武汉7·16渡江节组委会14日发布公告,由于长江武汉关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规定取消2020年第46届武汉7·16渡江节。受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
过去一段时间,国家级非遗项目灰塑传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陈家祠等工作现场,向身边那些带着好奇目光的人们讲解灰塑的种种技术细节:草根灰、
7月13日,位于璧山区南门唐城夜市街区的璧山冷酒夜市开街。这是璧山区打造夜间经济消费载体、培育夜间经济活动品牌的举措之一。璧山市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