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近年来,广西提出打造彰显桂风壮韵精品力作的目标,通过抓创作、抓演出、抓改革,着力推动出精品、出品牌、出人才,探索出一条适合广西的艺术繁荣发展之路。
近日,《“广西有戏”品牌战略行动计划(2022—2024)》(简称《行动计划》)正式实施。该计划提出强化“广西有戏”品牌、擦亮广西舞台艺术名片的发展目标。未来3年,广西将通过规划引导和扶持激励,不断提高舞台艺术创作生产的组织化程度,推动戏剧、音乐、舞蹈、曲艺、杂技、木偶以及旅游演艺等主要艺术门类的创作,形成各展所长、竞相绽放、勇攀高峰、高质量发展的集成效应,进一步提升广西舞台艺术品牌的辨识度和影响力。
从源头引导精品创作
“刘三姐”是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艺术经典。从彩调剧《刘三姐》到电影《刘三姐》,从舞台剧《刘三姐》到彩调剧《新刘三姐》,广西的重要文化名片“刘三姐”深深地印在了人们心里。广西戏剧院创排、2019年首演的彩调剧《新刘三姐》紧跟时代脚步,剧中不但融入了电商、网络等一些流行元素,更将彩调剧山歌体与现代流行音乐相结合,让观众看到了一个全新的“刘三姐”。
彩调剧《新刘三姐》讲述了一个用山歌振奋精神、鼓舞人心的温暖故事。作品在传承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展示了新时代壮乡新农村的新风貌。该剧被列为2019年全国现实主题舞台艺术重点项目,也是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当代文学艺术创作工程重点扶持项目。
彩调剧《新刘三姐》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广西舞台艺术创作成果的一个缩影。壮剧《百色起义》《苍梧之约》《黄文秀》、桂剧《破阵曲》《赤子丹心》《燕歌行》、音乐剧《致青春》《拔哥》《跟斗小子》、杂技剧《英雄虎胆》、话剧《漓水烽烟》、京剧《瑶山春》、邕剧《顶蛳山人》……近年来,广西优秀舞台艺术作品精彩纷呈。但同时,舞台艺术作品整体质量不够高,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
“根据《行动计划》,广西将以提高原创力、创新力为目标,聚焦重大主题,落实创作主体责任,加强创作项目的选题论证评估,抓好题材、导向、主题政治性把关,加大对剧本、编导、作曲等原创性、基础性环节和优秀创作人才的项目资助,实现对舞台艺术作品创作的源头引导,进一步夯实创作基础。”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艺术处处长刘国建表示,未来3年,广西将实施舞台艺术创作题材库建设计划、优秀剧本扶持计划、优秀剧本储备计划,每年召开广西舞台艺术创作选题工作会议,对国家重大战略和自治区重点工作全领域选题进行筛选,重点扶持一批反映新时代新征程的重大现实题材剧目创作,每年安排专项资金对5部符合创作方向、已有明确排演单位的原创剧本进行扶持,从源头对舞台艺术作品进行引导扶持。
让文艺精品走向群众
今年3月,“喜迎二十大,团结向未来”——广西瑶族小戏扶持剧目入选作品展演在南宁举行。这是广西第一次尝试针对瑶族独特的舞台艺术开展的戏剧扶持活动。
“除了瑶族小戏之外,我们一直在传承和推广桂剧、壮剧、侗戏、仫佬戏、苗戏等地方剧种。我们的艺术剧团一直扎根在少数民族县市,不断演出,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广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秘书长林超俊说,广西戏剧家协会一直立足于本土民族文化,将民族元素凝结成戏剧剧目,通过到社区、乡村等基层、民间开展演出,用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让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民众。
《行动计划》提出,提高剧目生产精品化水平,对舞台艺术精品创作的每个环节进行扶持。以提升文艺作品质量为重点,以提升舞台呈现的艺术性、时代性为关键,以提升文艺作品的形象设计感、时代感、话题度为突破口,建立和完善剧目生产专家论证制度,集中力量、集聚资源对新创剧目、修改打磨剧目、复排剧目进行创作生产、修改提高等扶持。同时,实施广西舞蹈创作项目签约计划、广西民族音乐扶持计划。
“今年我们将围绕庆祝党的二十大召开等重要时间节点,重点遴选、扶持、创作、展示、推广一批现实题材、革命历史题材的高质量舞台艺术精品。按照‘策划一批、创作一批、演出一批、储备一批’的原则建立项目库,对入库作品实行动态管理、论证指导和资金扶持。”刘国建说。
群众在哪里,演出的触角就要伸到哪里。《行动计划》提出,举办“广西有戏”系列品牌活动,持续举办全区性专业艺术剧展、音乐舞蹈比赛、杂技魔术展演。实施广西舞台艺术精品剧目演出推广计划,支持新创剧目、经典剧目广泛开展巡演、商演,把演出场次、演出效果作为舞台艺术精品源头扶持工程、舞台艺术精品扶持工程项目验收的重要标准。实施惠民演出提升计划,继续组织全区文艺院团开展进乡村、社区、工厂、部队、景区惠民演出,推动戏曲等高雅艺术进校园和广西濒危剧种进基层演出,积极探索菜单式服务模式。
实施“十百千”育才工程
青年人才是艺术创作的关键因素,是艺术事业繁荣发展的根基。《行动计划》提出,2022年至2024年,选送10名左右拔尖的创作和表演人才到专业艺术院校“回炉”进修;以名师带徒的方式培养100名青年骨干人才;通过举办戏曲、舞蹈、声乐和器乐青年演员比赛等专业赛事以及签约创作、项目资助等方式培养1000名基层艺术人才。同时,强化项目育人导向,优先支持、推选获国家艺术基金青年项目资助的编剧、导演、演员等中青年艺术人才,挑梁创排精品大戏、参加各类全国性文艺活动。
据了解,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不断探索与学校、企业合作办班模式,通过搭建交流平台,汇集了区市直属文艺院团、基层国有文艺院团及旅游演艺骨干,引领舞台艺术广泛深入开展,把优质资源向基层倾斜和延伸。
“加强艺术人才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机制,开启音乐艺术人才培养新模式,是新时代文化艺术工作者所面临的现实课题和时代使命。《行动计划》提出的一系列措施,能够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完善艺术人才选、育、管、用机制,同时营造有利于青年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刘国建说。
此外,《行动计划》还明确要通过加强组织领导、机制建设、资金扶持、宣传推广等工作措施,保障广西舞台艺术高质量发展,强化“广西有戏”品牌建设,提升品牌效应。(本报驻广西记者 宾 阳 通讯员 莫 曲)
文旅中国·百城百艺非遗传播活力展示平台,依托中国文化传媒集团自主知识产权系统中传云,实现对1557个国家级非遗项目、3610个子项非遗传播
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中说:再也没有比长安更加伟大而雄伟的城市。该剧自2019年6月开播后,热度爆表,为促进陕西旅游发挥了重要作用。今
依托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近年来,广西提出打造彰显桂风壮韵精品力作的目标,通过抓创作、抓演出、抓改革,着力推动出精品、出品牌、出人才
文旅中国·百城百艺非遗传播活力展示平台,依托中国文化传媒集团自主知识产权系统中传云,实现对1557个国家级非遗项目、3610个子项非遗传播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京协和医学院九号院文物修缮现场调研考察。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院士
建设国家文化公园, 是推动新时代文化繁荣发展的重大文化工程。短短几年间,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长江五大国家文化公园迅速启动建设
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中说:再也没有比长安更加伟大而雄伟的城市。该剧自2019年6月开播后,热度爆表,为促进陕西旅游发挥了重要作用。今
我国作为拥有数千年悠久历史的世界文明古国,文化底蕴之深厚,文化艺术成就之璀璨夺目,是世界公认的,同时由于民族众多、地域辽阔的独特国
5月12日,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的《广东省2021年度博物馆事业发展报告》显示,目前佛山拥有18家非国有博物馆。自2017年开展博物馆之城建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依安县龙江剧艺术中心辅导老师杨彦如与该县先锋乡长福村农民韩博结成帮扶对子,经过杨彦如几年来的言传身教,韩博的二人
近日,重庆市发展改革委、重庆市财政局等15个部门联合印发《重庆市贯彻〈关于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政策〉的措施》,本报特
5月11日,湖北省金融支持文旅企业纾困政银企对接会在武汉召开,湖北省副省长宁咏出席会议并讲话。宁咏指出,疫情发生以来,湖北省文旅企业
旗袍,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虽然其定义和产生的时间至今还存有诸多争议,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服饰文化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发布《北京市电影局关于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有序推进电影院恢复开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风险地区影院,可于7月24日
武汉7·16渡江节组委会14日发布公告,由于长江武汉关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规定取消2020年第46届武汉7·16渡江节。受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
过去一段时间,国家级非遗项目灰塑传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陈家祠等工作现场,向身边那些带着好奇目光的人们讲解灰塑的种种技术细节:草根灰、
7月13日,位于璧山区南门唐城夜市街区的璧山冷酒夜市开街。这是璧山区打造夜间经济消费载体、培育夜间经济活动品牌的举措之一。璧山市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