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第九届江西艺术节启幕。从戏曲晚会到玉茗花优秀剧目展演,丰富多彩的艺术节活动,正让观众看到了多年来江西文艺事业的一路繁花。
古韵新声展风华 文艺事业薪火传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在首届江西戏曲晚会上,88岁高龄的“赣剧泰斗”胡瑞华携手多位“梨园顶流”唱响赣剧的古韵新声,也就此拉开了第九届江西艺术节的大幕。
6月18日晚,江西南昌,第九届江西艺术节开幕式暨“盛世梨园 锦绣赣鄱”首届江西戏曲晚会在江西省赣剧院举行,多位梨园名家同台飙戏,正式拉开第九届江西艺术节序幕。 刘思伟 摄
戏曲晚会上,万安安、陈宾茂、褚凤荣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以及王全熹、童侠、魏筱妹、李小宝等德高望重的老艺术家登台。此外,还有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涂玲慧、陈俐、杨俊“三朵梅花”同台竞艳。
独具赣鄱特色的乡音乡韵唤醒了文化记忆,还有梨园新秀见证江西文艺事业的薪火相传。
赣剧、采茶戏和弋阳高腔、原创戏歌轮番登场,26个剧种绝活在同一舞台齐亮相。梨园老中青少共同演绎《还魂记·游园惊梦》《八仙飘海·牡丹对药》《春江月》《方卿戏姑·道情》《萧何月下追韩信》等赣剧、采茶戏、京剧经典名段。
“戏剧能生存,贵在有知音,观众就是我们的知音。希望年轻的朋友都能成为赣剧的知音。”二级演员、著名赣剧表演艺术家胡瑞华表示,现在不仅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欢赣剧,还有许多年轻人加入到戏曲的学习之中。
妙笔丹青促交融 匠心巧思绘新篇
从八大山人的笔情纵恣的水墨画,到傅抱石笔下气势磅礴的山水佳作,回望历史上的江西,美术名家辈出,为中国美术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这些经典之作如同璀璨星辰,照亮了江西美术发展之路,也为当代江西美术创作者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
5月30日,观众正在江西省美术馆参观“色彩与超现实——乌拉圭当代艺术展”。记者 李韵涵 摄
如今的江西省美术馆,红星闪闪的外观不仅成为南昌的文化地标,其精彩纷呈的展览也用笔墨勾勒了当下江西文艺事业的蓬勃生机。
江西省美术馆内,“赣青百美”青年美术双年展展现本土新锐力量,“色彩与超现实”乌拉圭艺术交流展带来异域风情,而“丝路回望瓷上中国”釉色敦煌展更是在莹润瓷面上重现千年敦煌的华彩,架起丝绸之路文明对话的桥梁。
“江西文旅始终秉承开放包容之姿,践行‘文化强省、旅游强省’战略,以艺术为桥,连通世界文明。”在“色彩与超现实”乌拉圭艺术交流展开幕式上,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韩之宇表示,此次展览将激发江西创作者的创作灵感,在思想的交融中凝聚共识,在艺术的共鸣中架起友谊桥梁。
据了解,2024年,江西省160件作品入选第十四届全国美展,28件作品进京展览,是江西入选作品数量最多的一次。其背后离不开强有力的政策支持,2024年,江西文化艺术基金立项重点项目33项、一般项目105项。16个项目获国家艺术基金资助,数量创5年来新高。
文旅联动谱新篇 文化惠民筑新程
在赣鄱大地,文旅联动与文化惠民齐头并进。江西以丰富的文化资源为依托,以创新服务为手段,让文化发展成果如春风化雨般滋润每一位民众的心田。
作为第九届江西艺术节开幕式的举办场地,飞檐翘角的江西省赣剧院新院在此间正式启用,不仅成为江西的又一文化新地标,也将源源不断为民众献上新时代舞台艺术精品。
作为重头戏的“玉茗花优秀剧目展演”将在南昌压轴登场,精选30部新创、改编剧目及10部复排传统剧目,涵盖赣剧、弋阳腔、采茶戏、旴河戏、婺源徽剧等江西多个戏曲剧种及话剧、歌舞剧、音乐剧、儿童剧、木偶剧等多种戏剧类型,新创与复排竞相上演,古剧与新编斗艳争奇,老将与新秀相携相励。
6月18日晚,赣剧《梦回牡丹亭》正在江西省赣剧院新院上演。 刘思伟 摄
为推动艺术惠民,本届艺术节创新推出“赣鄱好戏·周末有约”演出季,打造“全时域·沉浸式”戏曲文旅IP。《赣剧青年说》《霓裳赣韵》《一戏一技》等多个吸睛节目,将融入景区、场馆、商圈、街区四条线路,赋予传统戏曲青春活力与城市美学新腔调。
不仅如此,3个月时间里,江西艺术节将串联南昌、宜春、赣州等城市,实现“天天有活动、周周有看点、月月有主题”的全省联动。
赣鄱大地之上,历史的墨痕在岁月长河中沉淀千年,而今正以磅礴之势,在新时代的砥砺奋进中徐徐铺展。第九届江西艺术节不仅是艺术成果的集中展示,更是文艺为民的创新实践。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江西正以文化强省建设为目标,汇聚各界力量,在传承与创新的交织中,书写新时代的文化答卷。
标签:
记者27日从山西省大同市新闻中心获悉,日前在河南洛阳举行的2025微博旅游之夜颁奖典礼上,山西省大同市荣获2024年度微博最具影响力国内游城
在古徽州核心区黄山市歙县,3785处不可移动文物如星辰散落乡野。其中大量未定级文物——那些尚未戴上文保单位头衔的历史建筑,正面临保护困
6月26日至27日,来自中国各地的考古专家相聚广西柳州市,共同纪念白莲洞遗址发现七十周年,并深入研讨凤岩遗址的最新考古成果。图为学术交
记者27日从广西出版传媒集团获悉,2025中国—东盟图书文化周(下称:图书文化周)将于7月3日至6日举办,主会场设在广西南宁市,将展销3万余种
记者27日从山西省大同市新闻中心获悉,日前在河南洛阳举行的2025微博旅游之夜颁奖典礼上,山西省大同市荣获2024年度微博最具影响力国内游城
据国家文物局网站消息,国家文物局办公室27日发布关于做好2025年暑期博物馆开放服务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各地博物馆要实事求是开展参观预
在古徽州核心区黄山市歙县,3785处不可移动文物如星辰散落乡野。其中大量未定级文物——那些尚未戴上文保单位头衔的历史建筑,正面临保护困
6月26日至27日,来自中国各地的考古专家相聚广西柳州市,共同纪念白莲洞遗址发现七十周年,并深入研讨凤岩遗址的最新考古成果。图为学术交
在刚过去的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作为北京图博会全新推出的作家品牌活动Author Focus(焦点作家),将聚光灯投向来自世界各地的作家,通过
记者从中国轻工业出版社获悉,日前,《一个人的故乡》新书发布会在北京举行。据了解,《一个人的故乡》是青年插画师须臾对故乡和童年的回望
记者从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获悉,近日,从汉代图像研究到形相学建构——IIML图像标注系统发布发布暨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大学举行,会议聚焦《汉
旗袍,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虽然其定义和产生的时间至今还存有诸多争议,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服饰文化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发布《北京市电影局关于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有序推进电影院恢复开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风险地区影院,可于7月24日
武汉7·16渡江节组委会14日发布公告,由于长江武汉关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规定取消2020年第46届武汉7·16渡江节。受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
过去一段时间,国家级非遗项目灰塑传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陈家祠等工作现场,向身边那些带着好奇目光的人们讲解灰塑的种种技术细节:草根灰、
7月13日,位于璧山区南门唐城夜市街区的璧山冷酒夜市开街。这是璧山区打造夜间经济消费载体、培育夜间经济活动品牌的举措之一。璧山市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