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2021年,党中央、国务院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大会,全面部署了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改革举措。2022年,职业教育进入提质培优、改革攻坚的关键期。今年,职业教育的重点工作任务和总体思路是什么?
2月23日,教育部召开第三场教育新春系列发布会,介绍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有关工作情况。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陈子季在发布会上表示,今年教育部将聚焦两大任务,落实好三个文件,突破五大重点,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聚焦两大任务
提高质量、提升形象
“在‘十四五’时期国家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进程中,职业教育是短板,更是关键。”陈子季在发布会上表示,2022年职业教育工作将聚焦“提高质量、提升形象”两大任务。
在提高质量方面,陈子季表示,要从类型特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教学改革、打造品牌等方面,抓实抓好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具体举措。
各地各校也在探索提升职业教育质量的各项举措。如广东省深化校企合作,出台省产教融合建设试点方案,培育878家省产教融合型企业。山东近年来各级投入330多亿元,在所有中职学校达到合格标准的基础上,实施省级规范化、示范性及优质特色学校建设工程。作为全国首家公办职业本科教育试点学校,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做实校外企业兼职教师队伍,精雕、华为等合作企业长期派驻学校的工程师全程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与实施。
在提升形象方面,陈子季表示,要在提高质量的基础上,改变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刻板印象,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让学生家长选择职业教育,让用人单位依靠职业教育,逐步形成‘上学选职业学校、技能提升找职业学校’的社会氛围,树立职业教育的好口碑。”
从山东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邓云锋分享的一组数据中,可以窥见职业教育吸引力的增强。
2021年,山东省中考有2.95万名超过当地普高线的学生主动选择中职教育,1.7万名普高在校生转入中职学校。“‘职校招收低分生’难题进一步破解,中等职业教育初步实现从‘无门槛追求数量’到‘有选择以质定量’,吸引力和适应性不断增强。”邓云锋说。
落实三个文件
从深化改革到高质量发展
党的十九大以来,职业教育改革发展重大举措不断,主要集中在三个文件里。一是《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二是《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三是《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这三个文件的内在逻辑,就是从深化改革到提质培优,再到高质量发展,既相互衔接,又逐级递进,明确了‘十四五’期间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政策框架。今年,我们把狠抓落实作为头等大事。”陈子季说。
一是坚持不懈抓好《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落实。教育部将加强部门沟通、加大制度供给,逐个疏通制约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层次障碍,逐项落实“职教20条”提出的各项任务。
二是强力推进《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落细落小。教育部将压实地方和学校主体责任,指导各地各校落实好承接的任务和项目,对执行情况进行绩效评价,并作为考核省级政府履行教育职责和遴选职业教育领域新一轮重大改革试点项目的重要参考。
三是创新机制推动《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落地生根。教育部一方面将压实地方主责,提出定量定性相结合指标,确保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精神不衰减、不走样;另一方面,深化和扩大部省共建职教高地,激发地方改革活力,逐步形成“一省一策”“一市一策”“一县一策”“一校一策”的工作格局,并及时把地方出台的好政策、形成的好经验,提炼转化为制度规范。
突破五大重点
强化职业教育类型特色
职业本科教育如何发展?如何提升中职吸引力?如何完善“职教高考”缓解中考分流压力?这些职教人士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发布会都进行了回应。陈子季介绍,2022年职业教育工作将重点从五个方面突破:
第一,推动职业本科教育稳中有进。教育部将支持符合条件的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单位独立升格为职业本科学校;支持产教深度融合、办学特色鲜明、培养质量较高的专科层次高等职业学校,升级部分专科专业,试办职业本科教育;同时遴选建设10所左右高水平职业本科教育示范学校。目前全国专升本的比例已达20%,下一步教育部将力争让更多的职业学校毕业生接受高质量的职业本科教育。
第二,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多样化发展。调整定位,推动中职学校从单纯“以就业为导向”转变为“就业与升学并重”,抓好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升学教育,在保障学生技术技能培养质量的基础上,加强文化基础教育,扩大贯通培养规模,打开中职学生的成长空间。同时,优化中职学校布局,实施达标工程,用3—5年时间培育1000所左右国家级优质中职。
第三,使“职教高考”成为高职招生主渠道。今年,教育部将在总结地方实践经验基础上,完善“职教高考”的顶层设计,更好地发挥“指挥棒”的作用。一是加强考试制度和标准建设,二是优化“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结构比例和组织方式,三是扩大职业本科、职业专科学校通过“职教高考”招录学生比例,使“职教高考”成为高等职业教育招生,特别是职业本科学校招生的主渠道。
第四,推动职业教育数字化升级。一是建设职业教育数字化“1+5”体系,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教学模式和治理方式变革。二是持续开发优质数字教学资源,推动建设数字化、融媒体教材,加快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建设,启动职业学校信息化标杆学校建设试点。
第五,打造职业教育内涵建设工作闭环。一是加强标准建设,二是优化专业布局,三是健全质量保障体系,四是落实《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开展实习专项治理。
过去的2021年,党中央、国务院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大会,全面部署了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改革举措。2022年,职业教育进入提质培优、改革攻坚的关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中央历次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总结推广地方和中小学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经验做法,
过去的2021年,党中央、国务院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大会,全面部署了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改革举措。2022年,职业教育进入提质培优、改革攻坚的关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国家文物局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利用文化和旅游资源、文物资源提升青少年精神素养的通知》,提出进一步整合文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中央历次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总结推广地方和中小学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经验做法,
为广泛发动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校外培训治理,及时发现和解决各地出现的共性困难和问题,推进群策群力抓治理,进一步加强校外培训监管,近日,
2月21日,柳州市中小学、幼儿园开学了。当晚20时,该市学生家长进入柳州市家长学堂直播间,开启家长春季开学第一课学习模式。如何依法带娃?
近几日,广西玉林中小学生分批次错峰返校上课,开学期间当地连日下雨,加上气温骤降,不少寄宿制学生回校成了家长们头疼的事。返校期间,玉
2月21日,教育部召开2022年第2次全国教育系统疫情防控工作视频调度会议,深入贯彻 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和系列讲话精神
正月里,大棚外冷酷严寒,大棚内春意盎然,黄色的冬枣花绽放枝头。2021年,陕西大荔县冬枣年产值超过60亿元,全产业链产值突破100亿元,中
2月20日,北京冬奥会落下帷幕。据国家体育总局最新数据,我国参与冰雪运动的人数已经达到了3 46亿,实现了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宏伟目
旗袍,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虽然其定义和产生的时间至今还存有诸多争议,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服饰文化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发布《北京市电影局关于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有序推进电影院恢复开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风险地区影院,可于7月24日
武汉7·16渡江节组委会14日发布公告,由于长江武汉关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规定取消2020年第46届武汉7·16渡江节。受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
过去一段时间,国家级非遗项目灰塑传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陈家祠等工作现场,向身边那些带着好奇目光的人们讲解灰塑的种种技术细节:草根灰、
7月13日,位于璧山区南门唐城夜市街区的璧山冷酒夜市开街。这是璧山区打造夜间经济消费载体、培育夜间经济活动品牌的举措之一。璧山市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