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药人才培养特色纪实 小火慢熬一剂“育人良方”

2022-04-18 11:16:39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正值春暖花开季,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药专业大四学生饶玮轶已经在校处理毕业事宜了。回想起4年前略带冲动的专业选择,如今的她倍感幸运,“学校夯实了中药专业学生的基础知识和能力,让我在毕业这个关口充满了自信。”

数月前的秋招现场,饶玮轶曾自信地向企业介绍她在学校“专业五能”人才考核中的优异成绩。当谈及考核中她清晰地辨认了60余种药用植物的科属名、植物名,并快速辨别了20味常用中药的真伪品时,不少企业负责人都连连称赞。

“不搞花架子,强基础、重实操、有创新”,这是企业对安徽中医药大学人才培养成果的评价。作为安徽唯一以中医药学为研究特色的省属本科高校,学校立足中医药根本,不断开拓创新,小火慢熬出了一剂“育人良方”。

扎实筑牢中药学科基础

“对学生中医药文化认同感的培育,是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的。”药学院院长桂双英认为,坚持这套培养思路,既受使命感驱动,也具有明确的问题导向。

中医药事业发展如何保持自身特色和优势?桂双英表示,关键是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始终坚持中医药为本,同时融合其他学科优势。

以基础为纲,在学校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中医学基础”“临床中药学”“中药鉴定学”“中药炮制学”等专业基础课程占据了半壁江山。“在本科阶段打牢学生的中医药理论基础,就是把医药文化认同感深植于学生内心。”桂双英说。

以能力为要,学校提出了中药“专业五能”培养目标——能“识”药,能用本草的历史眼光识中药;能“辨”药,能辨识中药材或饮片的真伪优劣;能“制”药,会传统工艺,懂现代技术,善炮制加工、精制剂生产;能“用”药,知药功效,懂中药配伍,会临床应用;能“创”药,会用现代科学技术开发新产品,促进新应用。

依托“专业五能”培养目标,学校又创建了“五能”考核体系,每种能力分为两个考核等级,让学生的学更有方向。如识药能力一级考核,要求学生能识别常见药用植物300种,写出常见药用植物基原所属科、种以及入药部位、中药名;制药能力考核要求学生解决常用中药炮制的辅料选择、用具使用、火候掌控、操作规范、成品判断等实际问题,并考察学生是否会分析处方,根据药物质初步设计处方以及制备片剂、胶囊剂等中药常规剂型。

创新融合助力跨越提升

已走上工作岗位的乔欧,一直难忘大二期间在校参与的创新项目研究,和它给自己专业学带来的启发。

乔欧介绍,中药成分和作用机理复杂,单一成分无法反映其质量优劣。为探索科学的中药整体评价方法,在教师指导启发下,他将UPLC(超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技术应用于中药经典方桃红四物汤的体内外成分分析中。一年多的研究让乔欧重新思考传承与创新的辩证关系。他表示,对中医药理论基础的夯实、对中药本原的深刻认识并没有让自己陷入故步自封,“理论为基,才能更好地拥抱创新”。整个项目的研究让乔欧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中药发挥疗效的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特点,也更加清晰地体会到指纹图谱等现代技术在中药研究中的重要意义。

在校长彭代银看来,传统中医药融合现代科学技术是中医药发展的关键所在。“传统中医药就是在不断地汲取和利用各时代新兴科学技术的过程中与时俱进的。传统中医药领域具有典型的大数据特征,数据量大、具有多维和复杂。将今天的人工智能特别是大数据技术逐渐应用到中医药领域,联合挖掘和共享中医药大数据,会对中医药事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夯实基础,提质创新,学校据此提出了“一体两翼”人才培养模式,即在院校专业教育的基础上,为学有余力、学有专长的学生做加法,实施英才培养,强化“传承”和“创新”两翼。

特别是在“传承翼”中,学校遴选了中医药名师,组建了由骨干教师、研究生、本科生组成的梯队,开展医教研一体化传承教育工作,并建立相应的人才评价和绩效考核机制,使名师倾囊相授、弟子安心学

与此同时,学校与中国中医科学院联合创设的中药传承创新班应运而生,每一届班级均在学校中药学专业大一学生中选拔30人,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开设中医药传承创新特色课程及特色实践教学环节,精准强化本科生的中医药思维、科学思维培养。

实践育人山野天地求真知

依托安徽丰富的中药资源和产业优势,学校构建了第一、二、三课堂一体化的校内外实践育人体系,创建了黄山野外药用植物识别、亳州中药材市场中药材辨识、中医药文化节、大学生中药资源科考等实践育人品牌项目,探索出了一条特色育人道路。

“神农尝百草的艰辛、中药藏于山野天地间的灵气,都在野外科考中化作了震慑人心的力量。”参与大别山中药资源科考后,2020级中药(1)班学生庄荣将传承中医药文化的使命扛在了肩头。

2018年起,学校启动了中药资源科学考察活动。每年暑期,经层层选拔的20余名学生深入大别山、皖南山区等地,采集道地药材标本,实地考察中药材资源的分布、保护和开发利用等情况。

“中药科考多在森林、山区等恶劣环境里完成。队员们每日行程20公里以上,晚上还要压制标本到深夜,有时还要在野外露营。”科考项目负责教师杨青山表示,通过科考,学生锻炼了体魄、锤炼了意志、增长了中医药知识,也增强了中医药文化自信。

“中药专业‘五能’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彰显了学校‘三全育人’‘五育并举’的育人特色,不失为一剂夯实基础、创新提升、实践求真的‘育人良方’。”彭代银说。

标签: 安徽中医药大学 中药人才 培养特色 育人良方

相关阅读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药人才培养特色纪实 小火

教育

正值春暖花开季,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药专业大四学生饶玮轶已经在校处理毕业事宜了。回想起4年前略带冲动的专业选择,如今的她倍感幸运,学校

2022-04-18

深圳:“科技+精细”智取校门堵点 为学生

教育

学校周边尤其是学校门口的交通问题是城市道路交通管理的难点。面对校门口的堵点,近年来多地将学校周边交通拥堵问题纳入民生实事项目,推出

2022-04-18

河南大学“一体四式”卓越中学教师培养模式

教育

编者按教育部等八部门近日共同发布《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明确提出在新时代要构建师范院校为主体、高水平综合大学参与、教师发展机构

2022-04-18

全国39所强基计划试点高校招生简章全部公布

教育

目前,2022年强基计划招生已启动,全国39所强基计划试点高校招生简章全部公布。在此前36所强基计划试点高校基础上,今年不仅新增了西北农林

2022-04-18

强化有组织科研支撑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 推

教育

农业高校是推动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战略科技力量。当前我们必须自觉贯彻 相关重要讲话精神,肩负

2022-04-18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药人才培养特色纪实 小火慢熬一剂“育人良方”

教育

正值春暖花开季,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药专业大四学生饶玮轶已经在校处理毕业事宜了。回想起4年前略带冲动的专业选择,如今的她倍感幸运,学校

2022-04-18

深圳:“科技+精细”智取校门堵点 为学生共筑安心上学路

教育

学校周边尤其是学校门口的交通问题是城市道路交通管理的难点。面对校门口的堵点,近年来多地将学校周边交通拥堵问题纳入民生实事项目,推出

2022-04-18

河南大学“一体四式”卓越中学教师培养模式横跨9+学科

教育

编者按教育部等八部门近日共同发布《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明确提出在新时代要构建师范院校为主体、高水平综合大学参与、教师发展机构

2022-04-18

全国39所强基计划试点高校招生简章全部公布 今年强基计划有啥新变化

教育

目前,2022年强基计划招生已启动,全国39所强基计划试点高校招生简章全部公布。在此前36所强基计划试点高校基础上,今年不仅新增了西北农林

2022-04-18

强化有组织科研支撑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 推进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

教育

农业高校是推动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战略科技力量。当前我们必须自觉贯彻 相关重要讲话精神,肩负

2022-04-18

河南全额监管校外培训预收费 可“一课一销”或与授课进度同步同比例拨付

教育

记者今天从河南省教育厅获悉,河南省教育厅、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九部门近日联合印发《河南省校外培训机构预收费资金监管暂行规定》,对在

2022-04-15

家长学校水平影响教育发展质量

教育

近日,全国妇联、教育部等11个部门印发了《关于指导推进家庭教育的五年规划(2021—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对家长学校建设提出更高的

2022-04-15

北京冬奥精神是高校育人的宝贵资源 博大精深内涵丰富

教育

北京冬奥精神向世界展示了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彰显了中华民族踔厉奋发、笃行不怠的昂扬精气神。回顾北京冬奥会从筹办到举办的7年历程

2022-04-15

推进省级中考统一命题改革的山西经验 为教学改革赋能为学生成长奠基

教育

背景链接◆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做好2022年中考命题工作的通知》,要求严格依据课程标准命题,坚决取消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大纲或考试

2022-04-15

贵师重傅打造大国强师 不断提升教师的幸福感获得感成就感

教育

日前,《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正式出台, 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强师计划》从提升教

2022-04-15

遇见旗袍是于万千人群中的惊鸿一瞥 沿途洒满了爱的芬芳

旗袍,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虽然其定义和产生的时间至今还存有诸多争议,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服饰文化

北京市电影院有序恢复开放 周五预售部分场次已满座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发布《北京市电影局关于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有序推进电影院恢复开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风险地区影院,可于7月24日

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 第46届武汉渡江节因长江水位过高取消

武汉7·16渡江节组委会14日发布公告,由于长江武汉关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规定取消2020年第46届武汉7·16渡江节。受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

“非遗”普及受众最看重“动手”参观大师工作室非常享受

过去一段时间,国家级非遗项目灰塑传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陈家祠等工作现场,向身边那些带着好奇目光的人们讲解灰塑的种种技术细节:草根灰、

璧山冷酒夜市 丰富市民夜间文旅活动

7月13日,位于璧山区南门唐城夜市街区的璧山冷酒夜市开街。这是璧山区打造夜间经济消费载体、培育夜间经济活动品牌的举措之一。璧山市民一

重启上市公司资本运作 康佳集团去年半导体业务营业收入为3.22亿元

近日,康佳集团正式对外发布2021年年度业绩报告。2021年,康佳集团实现全年营收491 07亿元,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为9 05亿元,同比增长89 5

伟禄集团连续6年增长 去年营收同比增长37.5%

深港通标的之一的深圳企业伟禄集团近日公布2021年业绩。财报数据显示,伟禄集团全年营业收入11 95亿港元,同比增长37 5%,连续6年稳步增长;

龙头企业去年净利倍增 整个行业营收规模有望创造历史新高位

近日,面板龙头TCL科技、京东方分别发布2021年度业绩快报,两家企业去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增长129 3%、412 86%,实现超过百亿

深圳国企全力为市民 守好“菜篮子”“米袋子”保障量足价稳

疫情防控形势下,民生物资供应是否充足成为市民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连日来,深农集团、深粮控股等企业,充分发挥国企担当,全力为深圳市民

去年我国中小企业实现恢复性增长 政策持续加码助力中小企业平稳发展

中小企业是稳定工业经济的重要力量,党中央把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作为长期战略。2021年我国中小企业实现了恢复性增长,规上中小企业收入利润同

工银瑞信累计创造投资回报4707亿元 夯实投研能力建设

公募基金行业的本质是受人之托,代人理财,首要社会责任就是为广大投资者提供优质的资产管理服务。作为国内首家银行系基金公司,工银瑞信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