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健康 >

中山三院儿科主任陈壮桂:不要轻信民间或网上的毒蘑菇鉴别方法

中山三院儿科主任陈壮桂:不要轻信民间或网上的毒蘑菇鉴别方法

野生蘑菇可能含有毒素

春天各种菌菇类植物生长茂盛,引来不少喜爱“天然野味”的民众采摘,殊不知此举可能给自己带来生命危险。5月20日下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PICU(儿科重症监护病房)从急诊紧急收治一名三岁女童,她与家人一起食用野生毒蘑菇后引发严重的肝、肾及心肌损害,一度生命垂危,经过系列救治才得以脱险。目前患儿病情稳定。

中山三院儿科主任陈壮桂提醒,不要轻信民间或网上的毒蘑菇鉴别方法。出现疑似中毒症状时,应立即停止食用可疑物质,立刻催吐并及时就近到正规医院诊治,不要自行服药,并且要保存可疑物质以备检验。

事发当天,亲属中包括女童在内的三人从山上自行采摘野蘑菇,食用后均出现不同程度恶心、呕吐、腹泻等食物中毒症状。眼见情况不妙,家属连忙将食物中毒的三人送至中山三院就诊。中山三院急诊科医生诊治后判断,患儿已经出现严重肝、肾及心肌损害。

女童被紧急收入PICU进行催吐、解毒,并做了血浆置换等抢救治疗,一度生命垂危。幸运的是,经过医护人员的精心救治,目前患儿病情稳定,已经从PICU转至普通病区继续治疗。

据悉,食用毒蘑菇致中毒事件屡见不鲜,民众对食物中毒的危害性认识还不够,抱着侥幸心理。中山三院儿科主任陈壮桂表示,毒菇种类繁多,所含毒素复杂,几乎可对所有组织器官造成伤害,目前医学上还没有特效药,只能见招拆招,对症治疗。如果催吐洗胃之后症状仍不能缓解,则需进行血浆置换来将毒素排出。如果毒素已经到达各脏器,又就医不及时,很可能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危及生命。

陈壮桂提醒,野生物种生长旺季,切不可随意采摘。不要轻信民间或网上的毒蘑菇鉴别方法,集体聚餐、餐饮服务、民俗旅游等单位不要自采、加工、食用野生蘑菇,避免有毒有害物质混入其中,以确保公众饮食消费安全。

南方农村报记者 方壮玮

通讯员 张杨 段孟岐 周晋安

本文由搜财资讯网发布,不代表搜财资讯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QQ 841991949,并注明出处:https://www.ncrw.com.cn/news/jiankang/44167.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18069218786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