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监利县第五人民医院:对口帮扶是扶贫工作的第二步
通讯员吴立金 高雪宝 许威
八十多岁的龚大爷喝着清冽的自来水,布满皱纹的脸上写满灿烂,逢人便说道:“我活到这把年纪还能喝上这么干净的水,真是答共产党的福,叨了政府和扶贫工作队的光。其实这仅只是湖北省监利县第五人民医院在该县尺八镇高雄村精准扶贫中出现的一个镜头,近五年来,第五人民医院驻村扶贫工作队以其踏实的工作作风、严谨的工作态度、菩萨一样的心肠,亲人一样的热情,使该村脱贫攻坚战役取得显著成效,受到村民的充分肯定和上级领导的高度称赞。
对口扶贫 扶智扶资双管下
高雄村地处尺八镇腹地,有耕地面积3642.8亩,全村共有13个村民小组421户2237人,该村单一的传统种植严重制约了村级经济的发展,怎样从根本上改善贫困户的生存状态,这一直是五医院党总支一班人苦苦研究探索的课题。“不惜人力物力财力,不惜一切代价,尽其所能,全员上阵,绝对不让一个贫困对象输在脱贫致富路上……”在扶贫攻坚动员大会上,院长李移风态度坚决,掷地有声。从2016年开始,院党委一斑人带领扶贫专班便沉到了高雄村,拉开了扶贫帮困的序幕。
摸清底细是扶贫工作的第一步,驻村工作队员通过走访,与村民促膝谈心,核实自然增加,自然减少和漏登人员,及时召开民主评议会,将贫困对象张榜公布,接受社会监督。通过调整后,该村精准扶贫对象为49户181人。智力帮困是扶贫工作的第二步。由于该村属于纯农业村,村民常规的农作物种植长期囿于投入大、耗工多、收益少的格局之中,五医扶贫工作队大胆决定从扶智开始,引导贫困户推广“双水双绿”虾稻连作养殖模式,组织他们到外地参观取经,邀请县水产专家、农业专家到田头地角“传经送宝”,发放科技种养传单,从而形成了人人学科技、个个当能人的良好氛围。对口帮扶是扶贫工作的第三步。为让耕者有其地,能者多种地,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扶贫工作队大做产业扶贫文章、引导懂技术、善经营、有市场意识的熊祝生、熊华堂、熊衡山等村民成立了梓茗合作社和五个家庭农场,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全面带动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参与其间,贫困户参与率达100%,双水双绿面积达1058亩,通过近两年的运作,合作社及家庭农场收效明显。贫困户户平增收3万元。
本文由搜财资讯网发布,不代表搜财资讯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QQ 841991949,并注明出处:https://www.ncrw.com.cn/news/jiankang/468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