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首例小儿ECMO治疗
近日,中大五院成功为2岁、体重只有28斤的先天性心脏病儿行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和ECMO(体外膜肺氧合)治疗。据凤凰网广东了解,这是珠海市首例小儿ECMO治疗。
2岁的晨晨(化名)自出生以来,哭闹、剧烈活动后出现口唇及颜面发绀,体检时发现心脏杂音到中大五院心血管病中心治疗。
检查发现,患儿肺动脉瓣增厚并狭窄(重度)、肺动脉瓣轻度返流、房间隔缺损(中央型,宽约8-9mm)、房水平右向左分流、右心扩大、右室壁肥厚(最厚约10mm)、肺动脉内径扩张、三尖瓣中度返流,需要手术治疗。
中大五院心血管病中心主任李刚教授手术团队在全麻体外循环下为患儿行动脉导管探查+肺动脉瓣成形+房缺修补+心包、纵膈引流术,术后转入ICU进一步治疗。
次日,患儿出现心率快、血压进行性下降,经治疗血压仍不能维持正常状态,ICU医生评估后考虑他出现了术后严重并发症低心排。
医院立刻组织全院疑难病例讨论,最终确定使用ECMO救治患儿,这是最有效的方法,只要挺过这一关,孩子就有活下来的希望。
据悉,ECMO是一种心肺功能辅助的生命支持技术,主要针对各种严重的心肺功能衰竭但又存在逆转可能的患者,其工作原理是将静脉血引出体外,通过“人工肺”氧合器使氧气进入血液,再经过“人工心脏”动力泵,将血液输回体内到达全身,来代替心脏和肺的功能,维持循环和呼吸稳定。ECMO对血液破坏性非常小,能为成功治愈患儿赢得宝贵时间。
随后,ICU心脏小组成员立即联系ECMO团队紧急进行床旁V-A ECMO置管,置管过程顺利,术后ECMO运转顺畅,患儿血压、心率逐渐趋于平稳。
但医护人员的精神依然高度集中,2岁小儿心脏术后ECMO的运行管理、液体管理、抗凝管理与成人ECMO管理有什么不同?
针对该患儿特殊护理情况,医院护理部组织全院相关专科护理专家进行疑难病例讨论,ICU心脏护理小组成员查阅了相关文献,结合患儿具体病情,实施了个性化、精细化护理。
目前,患儿心脏功能恢复良好,生命体征平稳,循环稳定,现已转入普通病房,将于近日出院。
医生表示,先天性心脏病是先天性畸形中最常见的一类,约占各种先天畸形的28%,指在胚胎发育时期由于心脏及大血管的形成障碍或发育异常而引起的解剖结构异常,或出生后应自动关闭的通道未能闭合(在胎儿属正常)的情形。
李刚教授提醒市民,复杂而严重的畸形在胎儿出生后不久可能出现严重症状,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当孩子出现经常感冒、反复呼吸道感染,易患肺炎;生长发育差、消瘦、多汗;吃奶时吸吮无力、喂奶困难,或婴儿拒食、呛咳,平时呼吸急促;易疲乏、体力差;口唇、指甲青紫或者哭闹或活动后青紫,杵状指趾(甲床如锤子一样隆起);喜欢蹲踞、晕厥、咯血;听诊发现心脏有杂音等症状,要立即到正规医院诊治,以免失去最佳手术机会。
通讯员:张嘉斌、姜鑫
本文由搜财资讯网发布,不代表搜财资讯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QQ 841991949,并注明出处:https://www.ncrw.com.cn/news/jiankang/521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