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节心理状态,缓解压力的常用方法
你是否也有感觉身体不舒服,但去医院又查不出什么实质的器质性病变的时候,一般医生会让你好好休息、放宽心态,但这种不舒服感却并不是靠你自己抵抗就能消失的,只能忍耐。
一般心理学上把这种没有器质性病变,多数由心理原因造成的身体不适称之为心身疾病。
也就是说,心理不适也会影响身体。
像我们平时最常见的焦虑症、抑郁症等等,都可能会由身体某处不舒服,如莫名的头疼、心口疼、胃疼等来表现出来。
最严重的我曾经治疗过因为心理问题导致的癔病——神经性瘫痪。
真的是因为心理原因造成的无法站立行走,又查不出身体问题,经心理咨询后重新站起来的神奇病人。
今天,就教给大家一个调节心理状态,缓解压力的常用方法,这也是心理咨询和治疗中常用的基础性技术。
去心理咨询机构做治疗可能需要漫长的过程和巨额的资金压力,希望你能用上这些方法进行适当的自我调节,当然,问题严重的话还是建议你去专业机构治疗。身心一体的医学模式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人的身体与心理、社会环境是密不可分的,也就诞生出“生理——心理——社会”三位一体的医学模式。
因此现在人们在治疗生理疾病的同时,也更加注重心理调试和改变社会生活环境。
同样,心理问题的产生在排除社会干扰的基础上,也总是会附带某些生理异常现象,进而需要从生理的角度进行调试和改变。
现代心理学更加注重身体——心理的关系,提出身心一体和身心交互作用等观点,也就是告诉我们,任何心理调节和控制都离不开对人本体的有效调整。
心理问题的的身体表现
心理问题的身体表现千差万别,我们以最典型的焦虑症为例:
当我们呈现在压力环境下,例如对学生在考试情境下、职员在工作压力下等,心理上承受的压力有多大,或多或少都会表现在相应的躯体现象上:
有些是外显的,像发抖、出汗、尿频等;
有些是内隐的如心动过速、头晕目眩等等。
这些症状和问题就像绳索一样紧紧地将自己绑住,无法挣脱,同时这些躯体症状进而又加深了心理上的恐惧和焦虑。
本文由搜财资讯网发布,不代表搜财资讯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QQ 841991949,并注明出处:https://www.ncrw.com.cn/news/jiankang/554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