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车企业绝对无法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受制于人
作为燃油车时代汽车产业链的绝对主导者,整车企业绝对无法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受制于人。
上周五,几乎就在大众汽车集团入股江汽集团的同时,动力电池企业国轩高科发布公告称,通过转股和募资定增的方式,大众将成为国轩高科第一大股东,占其总股本的26.47%。而在此之前,路透社报道称,戴姆勒集团有意参与动力电池企业孚能科技的科创板IPO。
事实上,随着动力电池“白名单”制度在去年6月被取消,整车企业在动力电池上有了更广泛的选择。除了此前的宁德时代和比亚迪等国内厂商外,松下和LG化学等国际电池厂商也可供车企选择。
因此,在有众多动力电池厂商可供选择的情况下,大众和戴姆勒在一周之内纷纷布局动力电池企业,这引起了外界的广泛关注。
“大众、戴姆勒入股动力电池企业,还是旨在培育专属自己的、自主可控的供应链。”一位不愿具名的券商人士对中车网表示:“在燃油车时代,整车企业是产业链中议价能力最强的。如果到了电动车时代,变成电池企业成为产业链中最有话语权的一环,整车企业无法忍受。”
车企话语权渐衰
在燃油车时代,作为汽车三大核心部件的发动机、变速箱和底盘,其控制权基本掌握在整车企业自己的手中。然而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动力电池、电机和电控成为了新的核心硬件,其中,动力电池更是其中的重中之重。根据东兴证券研究所的分析,在新能源汽车整车成本结构中,动力电池就占到了38%。
但车企因为没有相关技术积累,所以纷纷采用合资的模式进行合作,即整车企业与电池企业共同出资设立新的工厂来生产车企所需的动力电池生产。
本文由搜财资讯网发布,不代表搜财资讯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QQ 841991949,并注明出处:https://www.ncrw.com.cn/news/jiaoyu/562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