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7月10日从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获悉,该台双星与变星研究团组近期对光学薄径移主导吸积盘内流和外流区域中能量守恒的维持机制进行研究,并阐明了其物理本质。国际期刊《天体物理学杂志》发表了这一研究成果。
吸积盘是天体间一种由弥散物质组成的、围绕中心体转动的气体盘,常被用于恒星形成和活动星系统的过程研究。在银河系中,光学薄径移主导吸积盘在解释中心超大质量黑洞、低亮度活动星系核以及黑洞X射线双星的低硬态等的观测数据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经典模型中,这种吸积盘由于物质密度低导致辐射能力很弱,能量守恒主要靠‘径移冷却’来维持。”云南天文台焦承亮副研究员介绍,但径移热量输运的物理本质是,当人们观察静止参考系中某一个固定区域时,流出和流入的物质所携带的熵的净差别,因此它既可以是熵减少的冷却,也可以是熵增加的加热。同时,近年的理论和观测研究都支持径移主导吸积盘中存在着很强的外流,而内流和外流由于径向运动方向的不同,径移很可能发挥着完全不同的作用。
为深入探究同一个吸积盘中的内流和外流区域的能量守恒如何同时维持,焦承亮等人将熵的径移按照机制分解为内能的径移和压强做功两个部分,并进一步在球坐标系下对径向和垂向两个方向的分量作了研究。
研究发现,在通常情况下,压强做功占据主导地位,导致内流中径向上的径移表现为一个加热机制,而非经典模型中的冷却机制,在外流中则是一个冷却机制。内流中的能量守恒需要依靠垂向的径移将熵转移到外流中进行冷却。此项研究结果和此前一些研究者提出的研究模型吻合,并解释了这种机制的物理本质,并将其定量化。(科技日报记者 赵汉斌)
记者7月10日从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获悉,该台双星与变星研究团组近期对光学薄径移主导吸积盘内流和外流区域中能量守恒的维持机制进行研究
10日,记者从南京师范大学获悉,在9日的第41届国际高能物理大会上,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大型强子对撞机(LHC)的紧凑介子线圈(CMS)合作组报告了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北京时间7月8日,该校生命科学与医学部张智教授团队、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刘元渊教授团队以及安徽医科大学陶文娟副教
麻省理工学院的科学家们认为他们可能最终找到了逆转气候变化的方法。或者,至少可以帮助缓解一些。这个想法在很大程度上围绕着几个薄膜状的
记者7月10日从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获悉,该台双星与变星研究团组近期对光学薄径移主导吸积盘内流和外流区域中能量守恒的维持机制进行研究
10日,记者从南京师范大学获悉,在9日的第41届国际高能物理大会上,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大型强子对撞机(LHC)的紧凑介子线圈(CMS)合作组报告了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北京时间7月8日,该校生命科学与医学部张智教授团队、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刘元渊教授团队以及安徽医科大学陶文娟副教
麻省理工学院的科学家们认为他们可能最终找到了逆转气候变化的方法。或者,至少可以帮助缓解一些。这个想法在很大程度上围绕着几个薄膜状的
时下植物性肉类日益受到追捧。虽然原材料是大豆等富含蛋白质的植物,但近期发表在美国化学学会的《农业与食品化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表明,
当你节食、锻炼保持身材的时候,身边总有那么一类人,即使胡吃海喝,或从不运动,也能轻轻松松保持苗条的体型。来自德国的科学家们发现,人
7月5日,国际著名期刊《细胞》子刊《细胞通讯》在线发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刘冰、王亚文教授团队在噬菌体抑菌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揭
在自然界中,微生物群落在多个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如土壤中的微生物菌群在碳循环中发挥重要作用;肠道微生物菌群在代谢营养物质和防止病原
据美国太空网5日报道,经过两年升级,激光干涉仪引力波天文台(LIGO)将于2023年3月开始第四轮运行,并将捕捉到比以往更微弱的引力波信号,如
宇宙中最早的类星体是如何形成的?这一谜团已经困扰科学家近20年。现在,英国天体物理学家在最新一期《自然》杂志发表论文称,他们已经找到
旗袍,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虽然其定义和产生的时间至今还存有诸多争议,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服饰文化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发布《北京市电影局关于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有序推进电影院恢复开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风险地区影院,可于7月24日
武汉7·16渡江节组委会14日发布公告,由于长江武汉关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规定取消2020年第46届武汉7·16渡江节。受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
过去一段时间,国家级非遗项目灰塑传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陈家祠等工作现场,向身边那些带着好奇目光的人们讲解灰塑的种种技术细节:草根灰、
7月13日,位于璧山区南门唐城夜市街区的璧山冷酒夜市开街。这是璧山区打造夜间经济消费载体、培育夜间经济活动品牌的举措之一。璧山市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