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亿年前鱼类化石“讲述”有颌类的崛起史

2022-09-29 10:12:59   来源:科技日报

包括人类在内,地球上99.8%的脊椎动物都有上颌和下巴,被统称为有颌类。我们的下巴是怎么演化来的?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古生物学家。

如今,我国科研人员有望揭开这一谜题。9月28日,《自然》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朱敏院士团队的四篇学术论文。

他们向世界展示了一批距今约4.4亿年的志留纪早期鱼类化石,这些化石来自我国新发现的两个志留纪早期化石库,为有颌类的崛起与最早期辐射分化提供了确切证据。

破解最初崛起之谜的钥匙

事实上,有颌类的出现与崛起,是“从鱼到人”的脊椎动物演化史上最关键的跃升之一,人类的很多重要器官与身体构型都可追溯到有颌类演化之初。

古生物学家推断,有颌类起源于约4.5亿年前。“然而,那个时期的有颌类化石证据极少,直到4.25亿年前的志留纪晚期才出现较完整的化石记录。”朱敏说,因此有颌类的早期演化存在一段至少绵延3000万年、横跨整个志留纪的巨大空白。

十年来,朱敏团队踏遍我国志留纪地层可能埋藏有鱼类化石的200多个地点,终于在华南志留纪早期地层中,发现重庆特异埋藏化石库和贵州石阡化石库。

其中,重庆特异埋藏化石库距今约4.36亿年,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保存志留纪早期完整有颌类化石的特异埋藏化石库,堪称“鱼类的黎明”。这里发现的古鱼化石不仅数量众多、种类齐全,还保存十分完整、精美。

朱敏说,重庆特异埋藏化石库是继澄江生物群、热河生物群之后,又一个在我国发现的、为探索生命之树演化重要节点提供大量关键证据的世界级特异埋藏化石库,将完整有颌类的化石记录前推了1100万年。

而距今约4.39亿年的贵州石阡化石库,则含有数量众多、保存好的有颌类微体化石。

研究团队在这两个化石库中,发掘出大量保存完好的志留纪早期鱼类化石,找到了破解有颌类最初崛起与辐射分化之谜的钥匙。

改写有颌类早期演化历史

利用高精度CT扫描、状大数据分析、流体动力学模拟等新技术新方法,研究团队对这些鱼类化石开展了详细研究。

他们向世界首次展示出最早有颌类的牙齿、头部、身体以及偶鳍的雏形等过去完全未知的最早有颌类身体结构与解剖学信息,为解答 “从鱼到人”最初演化阶段的一系列重要科学问题提供了确凿证据,改写了有颌脊椎动物早期演化历史的各个方面。

“我们发现,最迟到4.4亿年前,有颌类各大类群已经在华南地区欣欣向荣;到志留纪晚期,更多样、更大型的有颌类属种出现并开始扩散到全球,开启了鱼类登陆并最终演化成为人类的进程。”朱敏说。

在朱敏看来,对重庆特异埋藏化石库和贵州石阡化石库的化石研究,将很多与人类相关的解剖学结构追溯到了4.4亿年前的远古鱼类,填补了“从鱼到人”演化史上缺失的最初始环节,更新了对有颌类起源与崛起的传统认知,进一步夯实了“从鱼到人”的演化路径。

国际古脊椎动物学会原主席、澳大利亚弗林德斯大学教授约翰·隆在了解了朱敏团队的上述工作后,撰文称:“这确实是令人惊叹、改变演化格局的化石发现,改写了有颌脊椎动物早期演化历史的几乎所有方面。”

朱敏表示,可以预见,重庆特异埋藏化石库和贵州石阡化石库未来还将继续为解开有颌类起源的重重谜团作出持续贡献。(科技日报记者 陆成宽)

标签: 鱼类化石 讲述有颌类的崛起史 颌类早期演化历史

相关阅读

4.4亿年前鱼类化石“讲述”有颌类的崛起史

科技

包括人类在内,地球上99 8%的脊椎动物都有上颌和下巴,被统称为有颌类。我们的下巴是怎么演化来的?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古生物学家。如今,我

2022-09-29

我国科学家利用“液体门”解决空气净化技术

科技

9月26日,国际学术期刊《自然》杂志发表了厦门大学侯旭教授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该成果运用首创特定功能液体作为结构与功能材料,实现了对

2022-09-28

云南元谋发现最早长臂猿化石

科技

记者27日从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获悉,该所近期联合纽约大学、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云南大学等机构

2022-09-28

影响青藏高原碳氮循环主要因子发现 相关研

科技

27日,笔者从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获悉,该研究所陈槐研究员及其合作者通过研究青藏高原上的碳氮循环变化及驱动机制,提出草地可持续管

2022-09-28

新方法:模仿生物学将粒子自组装提升到新水

科技

美国物理学家创造了一种自组装粒子的新方法,这一进步为在微观层面构建复杂和创新材料开辟了新途径。这一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新突破,主

2022-09-28

4.4亿年前鱼类化石“讲述”有颌类的崛起史

科技

包括人类在内,地球上99 8%的脊椎动物都有上颌和下巴,被统称为有颌类。我们的下巴是怎么演化来的?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古生物学家。如今,我

2022-09-29

我国科学家利用“液体门”解决空气净化技术痛点

科技

9月26日,国际学术期刊《自然》杂志发表了厦门大学侯旭教授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该成果运用首创特定功能液体作为结构与功能材料,实现了对

2022-09-28

云南元谋发现最早长臂猿化石

科技

记者27日从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获悉,该所近期联合纽约大学、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云南大学等机构

2022-09-28

影响青藏高原碳氮循环主要因子发现 相关研究在《自然综述:地球与环境》上发表

科技

27日,笔者从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获悉,该研究所陈槐研究员及其合作者通过研究青藏高原上的碳氮循环变化及驱动机制,提出草地可持续管

2022-09-28

新方法:模仿生物学将粒子自组装提升到新水平

科技

美国物理学家创造了一种自组装粒子的新方法,这一进步为在微观层面构建复杂和创新材料开辟了新途径。这一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新突破,主

2022-09-28

研究团队:二维拓扑材料内发现新奇电子效应 为研发新型量子材料奠定基础

科技

德国尤利希研究中心领导的一个国际研究团队在最新一期《自然·通讯》杂志上撰文指出,他们首次证明了在二维材料中存在一种奇异的电子态——

2022-09-28

最新技术成果:机器人与AI系统珠联璧合 锂离子电池“最佳配方”研发有望加速

科技

英国《自然·通讯》杂志27日发表一项最新技术成果,美国科学家团队描述了一种机器人学与人工智能(AI)相结合的技术,该技术能筛选出锂离子电

2022-09-28

NASA航天器首次成功撞击小行星

科技

综合外媒报道,北京时间今天早上7时14分,在人类对行星防御的第一次测试中,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DART)任务的航天

2022-09-28

高分辨率时空图谱记录大脑修复过程 让蝾螈大脑再生的“关键群体”被锁定

科技

脊椎动物的大脑是一个重要而复杂的器官,控制着动物的行为、情感和记忆。人类大脑有860亿个神经元。这些神经元彼此之间相互连接,赋予了大

2022-09-28

增强现实系统将用于太空作业 提供视觉数据从而补充所处环境的信息

科技

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公司网站近日消息称,俄罗斯研发出用于太空作业的增强现实系统。增强现实系统的原理是向人提供视觉数据,从而补充所处环

2022-09-27

遇见旗袍是于万千人群中的惊鸿一瞥 沿途洒满了爱的芬芳

旗袍,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虽然其定义和产生的时间至今还存有诸多争议,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服饰文化

北京市电影院有序恢复开放 周五预售部分场次已满座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发布《北京市电影局关于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有序推进电影院恢复开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风险地区影院,可于7月24日

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 第46届武汉渡江节因长江水位过高取消

武汉7·16渡江节组委会14日发布公告,由于长江武汉关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规定取消2020年第46届武汉7·16渡江节。受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

“非遗”普及受众最看重“动手”参观大师工作室非常享受

过去一段时间,国家级非遗项目灰塑传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陈家祠等工作现场,向身边那些带着好奇目光的人们讲解灰塑的种种技术细节:草根灰、

璧山冷酒夜市 丰富市民夜间文旅活动

7月13日,位于璧山区南门唐城夜市街区的璧山冷酒夜市开街。这是璧山区打造夜间经济消费载体、培育夜间经济活动品牌的举措之一。璧山市民一

年内两市超过500家上市公司完成回购 累计回购金额超332亿元

近期A股市场持续震荡,不少上市公司或其重要股东推出回购、增持计划,用真金白银力挺股价。记者根据同花顺数据统计,今年以来,两市超过500

持续发力补链强链加大研发抢占市场 渝企跑出“加速度”

玥湖路渝快电充换电站 一辆新能源汽车,离不开研发、动力、配套等多个环节。作为汽车制造重镇,重庆在这些环节的多个板块上,正在加速奔跑

重启上市公司资本运作 康佳集团去年半导体业务营业收入为3.22亿元

近日,康佳集团正式对外发布2021年年度业绩报告。2021年,康佳集团实现全年营收491 07亿元,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为9 05亿元,同比增长89 5

伟禄集团连续6年增长 去年营收同比增长37.5%

深港通标的之一的深圳企业伟禄集团近日公布2021年业绩。财报数据显示,伟禄集团全年营业收入11 95亿港元,同比增长37 5%,连续6年稳步增长;

龙头企业去年净利倍增 整个行业营收规模有望创造历史新高位

近日,面板龙头TCL科技、京东方分别发布2021年度业绩快报,两家企业去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增长129 3%、412 86%,实现超过百亿

深圳国企全力为市民 守好“菜篮子”“米袋子”保障量足价稳

疫情防控形势下,民生物资供应是否充足成为市民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连日来,深农集团、深粮控股等企业,充分发挥国企担当,全力为深圳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