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新冠肺炎疫情局部暴发后,无论是奋战在一线的下沉干部、医务工作者、社区防疫人员,还是维持社会秩序的警察、志愿者,抑或按照防疫政策居家生活、配合核酸的每一位普通人,都是抗击疫情的参与者、战斗者,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为“清零”作出重要贡献。一次又一次,人们在坚守之中迎来了“区域作战”的胜利,各景区、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重新开放。与此同时,精彩的剧目在舞台上再度绽放,除了喜迎重回正轨的生活,更是在表达对英雄的致敬。
用话剧致敬守护西安的每一个人
为了回馈在这场战疫中默默付出的无名英雄们,为了用文化重振美丽西安发展的士气,为了弥补被疫情耽误的美好心情,3月26日至30日,西安话剧院原创话剧《长安第二碗》连续5天在西安新城剧场上演,票价低至50元一张,回馈广大市民。
“一个城市的发展离不开每位市民、每个家庭的辛勤努力。正如剧中的老秦家,他们响应时代号召,用自己的勤劳和奋斗闯出一片天地,在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也为时代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26日晚观看完话剧的陈丽女士表示,这次疫情与年前的那次相比,时间虽短,但自己也连续做了11次核酸,每天早上五六点时看到忙碌的“大白”们,既感动,又觉得我们的城市愈加凝聚有力。
《长安第二碗》是茅盾文学奖获得者陈彦对于西安的“致敬之作”,它用一间城墙根下的葫芦头泡馍馆,一个随着时代发展命运坎坷的秦腔剧团,一屋子命运各异、性格各异的男女老少、五行八作,勾勒出了一幅独具西安特色的人文风韵画卷,全景式地再现了西安城四十来年的发展全貌,体现了新中国奔向小康社会的波澜壮阔与沧海桑田。
西安话剧院院长、话剧《长安第二碗》的制作人任雪迎表示,在恢复演出的第一时间,进行此次惠民演出,也是要用文艺工作者的实际行动,助力复工复产,振奋行业信心,唱响“千年古都,常来长安”的精神气派,用这部“致敬西安”的精彩大戏,向每一位守护西安、为西安发展作出贡献的普通人致敬。
用曲艺专场感谢“最美逆行者”
“今天是一个特别的日子,有朋友问,过完年了你们竟然封箱了?为什么呢?年前由于疫情,再说我们也没回来,主要是因为上‘春晚’……”3月4日晚和3月5日晚,从央视虎年春晚舞台归来的西安相声人卢鑫和玉浩,携相声新势力优秀相声演员进行相声新势力辛丑牛年封箱《牛来牛去》及壬寅虎年开箱《两只老虎》在西安的演出,把欢乐带给了广大观众。
在封箱演出现场,有100位来自西安交大一附院的抗疫英雄。在去年年底西安疫情最吃紧的时候,西安交大一附院派出500余名医护人员组成医疗队,整建制接管新冠肺炎定点收治医院、西安市胸科医院,受邀来到现场的就有许多奋战在新冠患者救治一线的“大白”英雄以及在艰难时刻坚守在急危重症患者救治一线、守护生命健康的白衣天使。
除此之外,演出还邀请了德福巷社区和南院门社区的工作人员及防疫工作者,对他们的辛劳付出表达敬意。同时,还有来自西安工大附小曲艺社团的相声新势力小学员进行现场观摩学习,中华传统曲艺,需要代代传承。
卢鑫表示,因为今年春节前西安疫情较为严重,城市封闭管理。应当在那时举办的“封箱”演出被迫推后到了春节后,但一定要以此次汇报演出的形式为父老乡亲“补”回来。
同样,在由陕西大剧院与唐蒜铺子联合主办的“艺术有温度·唐蒜铺子喜剧之夜抗疫公益专场”演出现场,来自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西安航天总医院、西安市公安局巡警支队、西安航天基地等多家单位的医务工作者、巡警同志、下沉干部等近300位抗疫一线工作者免费观演。
“作为一个普通的西安市民,我们不会忘记,当我们封闭在家中的时候,还有一群人,他们奋战在抗疫的第一线,守护着我们度过了艰难的日子,带给我们希望和安全感。能为他们演出,为他们带来快乐,是我们作为演员的荣幸。”唐蒜铺子的一位演员这样说。
“喂,您好呀!前些日子,辛苦了……谨以这场欢笑献给您,致敬您的勇气与坚持……”演出开始前,每一位到场的观众都会在自己的座椅椅背上看到一张由陕西大剧院和唐蒜铺子印制的卡片,以暖意满满的感谢卡,传递艺术温度,致敬逆行英雄。据悉,此次演出也是陕西大剧院西安音乐厅“艺术有温度”公益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陕西大剧院致力于用一系列贯穿全年的公益演出及活动,让每一个人感受到表演艺术之美。
以旅游驻场演出复演感恩守护者
“能将红色历史的真实情境呈现在眼前,真的很打动人。”一位焦姓观众在华清宫景区观看了《12·12》西安事变实景影画剧后表示,“穿越时空”回到当年,这就是沉浸式演出的魅力,更能激发出内心深处对崇高的礼赞,对英雄的敬仰,以及向上向善之力。
2月28日,通过“文化+科技”“电影+戏剧”的沉浸式方式,真实还原“西安事变”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12·12》在华清宫景区复演。这是该红色主题演出因疫情影响,在与观众阔别132天后的首次亮相,也拉开了该演出2022年演出的大幕。
当天,300位来自公安、医疗、部队、社区等系统为抗疫作出突出贡献的代表,几十名师生、华清宫红色主题产品客户、新闻媒体代表等受邀观看了演出。
2021年10月间,受西安疫情影响,《12·12》演出被迫暂停。停演期间,演员们通过云排练、云研讨的方式,对各个片段进行反复排练、磨合。此次首演前,又从音乐、灯光、机械、多媒体等诸多方面进行了提升和完善,确保《12·12》以最完美的状态,带领观众穿越战火硝烟,重温历史,弘扬爱国精神。
陕西华清宫文化旅游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华儿女,每一个普通的个体团结起来就是耀眼的钢铁长城。华清宫景区将与全市人民一起,共同守卫和建设美好家园,用优质的文旅产品致敬英雄和全体市民,助力陕西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本报驻陕西记者 秦 毅 文/图)
为帮助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渡过难关、恢复发展,3月25日,广东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广东省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
2022年5月19日是第12个中国旅游日。记者近日从文化和旅游部获悉,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统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决策部署
3月28日,由中宣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文联主办的第五届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对44名中青年德艺
每一次新冠肺炎疫情局部暴发后,无论是奋战在一线的下沉干部、医务工作者、社区防疫人员,还是维持社会秩序的警察、志愿者,抑或按照防疫政
为帮助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渡过难关、恢复发展,3月25日,广东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广东省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
2022年5月19日是第12个中国旅游日。记者近日从文化和旅游部获悉,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统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决策部署
3月28日,由中宣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文联主办的第五届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对44名中青年德艺
在即将到来的清明小长假,多地在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策划推出多种线上、线下文旅活动,传承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
广东省东莞市大岭山镇是著名的革命老区、全国19个抗日根据地之一,也是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发展时期的重要活动区域。近年来,该镇
近日,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了全省文化和旅游数字化改革最佳应用名单,读行乐清场景应用成功入选,并上架浙里办APP。在当下文旅融合大背
从宜柳高速柳江出口出来,眼前是一片开阔的新城区,楼宇林立,五纵五横道路大开大阖。河流、骑行绿道绕行其间,绿地、园林错落有致。南面是
3月9日,海南省委副书记李军到儋州市调研,对于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开展东坡文化资源保护和开发等工作,他提出,要刻不容缓地开展东坡文物
旗袍,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虽然其定义和产生的时间至今还存有诸多争议,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服饰文化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发布《北京市电影局关于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有序推进电影院恢复开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风险地区影院,可于7月24日
武汉7·16渡江节组委会14日发布公告,由于长江武汉关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规定取消2020年第46届武汉7·16渡江节。受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
过去一段时间,国家级非遗项目灰塑传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陈家祠等工作现场,向身边那些带着好奇目光的人们讲解灰塑的种种技术细节:草根灰、
7月13日,位于璧山区南门唐城夜市街区的璧山冷酒夜市开街。这是璧山区打造夜间经济消费载体、培育夜间经济活动品牌的举措之一。璧山市民一